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治理供给与乡村建设

作 者: 施俊
导 师: 林尚立;郑长忠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MPA
关键词: 治理供给 乡村建设 选派支书
分类号: D42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于80年代,普遍推行于90年代,已成为当今我国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和扩大基层民主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与乡村治理的具体处境并非能够保持同步适应。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农村人口流动和阶层分化的加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本土精英大量外流,造成了农村生产要素中最宝贵的人才流失。留村人口整体素质和结构的“弱势化”,致使许多地方基层党组织陷入了“后备干部力量短缺→班子建设愈加困难→执政能力日益削弱→公共治理绩效低下→吸纳人才能力衰退→后备干部力量短缺”的恶性循环。同时,现任村官尤其是支部书记队伍自身存在的“年龄老化、知识老化、观念老化、能力弱化”的突出问题,又与“三农危机”交织在一起,互为因果、相互加强,更是加重了党和政府治理农村社会的政治成本、经济成本。基于此,当乡村人力资源与文明自我循环还难以普遍有效支撑村庄干部队伍建设时,如何跳出村民自治自身的理路,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中构建社会精英回流农村机制已显得尤为迫切。本世纪初开始,选派干部到农村担任支部书记,作为救济现行村民自治不足的全新探索,在各地党委的主导下大规模展开。本文通过对选派村党支部书记这一现象的研究,阐明乡村精英流失直接导致了乡村治理资源危机,从而使选派村党支部书记作为政党组织化救济的手段被推上历史舞台。选派工作虽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提升年轻干部能力方面体现了一定成效,但由于选派干部毕竟来自村集体组织外部,难免有“水土不服”的适应性问题。此外,还必须对下派书记离任后展开进一步思考,探索如何实现乡村治理资源的长期累积。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K258
  2. 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I206.6
  3. 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之比较,K263
  4. 晏阳初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C912.82
  5. 晏阳初:农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K263
  6. 梁漱溟的道德理想主义,B261
  7. 跨文化视域中的“乡土中国”,I712.074
  8. 论中国乡村社会与国家政权对话机制的改善,D921
  9. 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D422.9
  10. 千阳布艺的调查与研究,J528
  11. 师范教育、社会教育与乡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G779.2
  12.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当代意义,F320
  13. 民国时期云南乡村建设研究,K258
  14. 东西文化论战、乡村建设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转型,K26
  15. 民国时期的乡村治理研究,K258
  16. 西安新乡村建设的聚落特色挖掘及规划策略研究,TU982.29
  17.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F320
  18. 教育爱农民吗—农民精神之塑造,D663.2
  19. 宗族组织与乡村建设,C912.82
  20. 地方自治背景下的乡村建设运动,D929
  21. 邹平教育模式与延安教育模式比较研究,G40-0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农民运动与组织 > 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 > 农民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