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太极推手技术在散打比赛中的运用研究

作 者: 王健
导 师: 田金龙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民族传统体育学
关键词: 散打 太极推手 摔法
分类号: G8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6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发源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武术散打,在近代随着体育运动的兴起,也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逐步走向世界,走进国际搏击大舞台。近年来,由于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赛事的成功举办,使得各类格斗项目的技战术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多元搏击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武术散打的技术风格已不突出,领先优势己不明显。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渊源深厚,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训练方法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为保持我国武术散打的传统优势,应鼓励散打吸收更多的优秀的传统武术技术及其训练方法。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的精髓,不仅技术卓越,而且拳理丰富,太极推手和武术散打又同属于格斗对抗类向群,理论上两者可以相互借鉴。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训练和比赛经验,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观看相关比赛视频,先是理论上分析了太极推手技术和散打技术的各自特征,以及在技术上、竞赛规则上两者的可联系之处,分析得出太极推手和散打具有很多共同特征,太极推手功夫有利于散打技术的发挥和提高,尤其在摔法技术上,推手技术有助于提高散打运动员实施摔法的成功率及抗摔能力,在激烈的散打对抗中运用太极推手技术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并通过实例佐证以上观点。在一系列分析论证之后,笔者还拟定出几点关于散打借鉴太极推手技术的训练方案:1、教授散打运动员太极拳套路:2、在训练课的准备环节植入推手的盘手、定步练习;3、在摔法训练环节上增加推手的活步练习。并提出建议:1、鼓励散打吸收更多的优秀的传统武术技术及其训练方法;2、为散打运动员增配专业的太极拳教练。以期促使我国武术散打保持领先优势,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6
1 选题依据  6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6-7
3 文献综述  7-15
  3.1 散打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7-12
    3.1.1 散打的发展简史  7-8
    3.1.2 国内外关于散打的研究现状  8-12
  3.2 太极推手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4
    3.2.1 太极推手的起源  12
    3.2.2 国内外关于太极推手的研究现状  12-14
  3.3 将散打与太极推手联系起来研究的文献整理  14-15
4. 研究对象及方法  15
  4.1 研究对象  15
  4.2 研究方法  15
    4.2.1 文献资料法  15
    4.2.2 访谈法  15
    4.2.3 观察法  15
    4.2.4 数理统计法  15
    4.2.5 逻辑分析法  15
5. 技术分类  15-18
  5.1 散打技术的分类  15-16
  5.2 太极推手技术的分类  16-18
6. 散打技术与太极推手技术可联系之处的分析与讨论  18-27
  6.1 从技术特点方面分析其可联系之处  18-19
  6.2 太极推手技术与散打摔法的共性分析  19-24
    6.2.1 太极推手技术特点  20-22
      6.2.1.1 重视“听劲”功夫  20-21
      6.2.1.2 追求“空劲”  21
      6.2.1.3 虚实分明、刚柔相济  21-22
      6.2.1.4 舍己从人、顺势借力  22
    6.2.2 散打快摔得分制胜的特征  22-23
      6.2.2.1 动作速度快  22
      6.2.2.2 运用灵活、变化多样  22-23
      6.2.2.3 把握“距离差”、“时间差”、“空间差”  23
    6.2.3 太极推手技术与散打摔法技术的共性  23-24
  6.3 太极推手技术在武术散打摔法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4-27
    6.3.1 竞赛规则对比  25-26
    6.3.2 太极推手技术在散打比赛中的运用举例  26-27
7. 实例分析——优秀武术运动员王璐璐的比赛分析  27-33
  7.1 2007年王璐璐武林风新人王散打比赛个人技术运用分析  27-30
  7.2 王璐璐武林风10场比赛中26次有效摔法的技术实施分析  30-33
    7.2.1 透过太极推手的发放过程区分推手摔法与散打摔法的本质  30-31
    7.2.2 26次有效摔法的技术分类统计  31-33
8. 散打吸取太极推手技术的训练方案  33-34
  8.1 教授散打运动员太极拳套路  33
  8.2 在训练课的准备环节植入推手的盘手、定步练习  33
  8.3 在摔法训练环节上增加推手的活步练习  33-34
9. 结论与建议  34-35
  9.1 结论  34
    9.1.1 散打技术与太极推手技术存在共性  34
    9.1.2 太极推手技术能促进散打技术向更高层次、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34
    9.1.3 在激烈的散打对抗中运用太极推手技术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34
  9.2 建议  34-35
    9.2.1 鼓励散打吸收更多的优秀的传统武术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34
    9.2.2 为散打运动员增配专业的太极拳教练  34-35
10. 参考文献  35-38
致谢  38-39

相似论文

  1. 我国武术国际化发展障碍研究,G852
  2. 江西省高校武术散打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52.4
  3. 普通高校增强武术散打教学魅力的相关因素研究,G852.4
  4. 中药金匮肾气丸对散打运动员冬季体能与免疫的影响,R285
  5. 女子散打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G852.4
  6. 散打比赛中重击头部的研究,G852.4
  7. “四维度”注意力训练对提高散打与跆拳道注意能力的有效性研究,G886.9
  8. 中外优秀散打运动员主动进攻技术运用特征对比研究,G852.4
  9. “高住高训低练”对散手运动员体重及体成分的影响,G852.4
  10. 散打竞技化研究,G852.4
  11. 河北省散打教练员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G852.4
  12. 对散打运动员吴松录制胜因素的研究,G852.4
  13. 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现状与致因研究,G804.53
  14. 男子散打运动员赛前专项耐力评定手段与训练方法研究,G852.4
  15. 江苏省散打后备运动员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52.4
  16. 武术散打比赛抱缠现象研究,G852.4
  17. 武术散打比赛边裁判员评判结果公开显示的可行性研究,G852.4
  18. 长春市武术散打俱乐部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G852.4
  19. 西安市普通高校散打选项课教学模式的研究,G852.4-4
  20. 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教学现状的研究,G852-4
  21. 河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散打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G852.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 > 中国武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