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影响因子分级和居民地指数密度的人口数据空间化-以梅江流域为例

作 者: 曾祥贵
导 师: 赖格英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影响因子分级 居民地指数密度 梅江流域 GIS 多源数据融合
分类号: C9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发展,3S技术成为了研究地理现象的重要手段。运用3S技术进行人口数据空间化也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但现有的研究大多在全球、国家及地区的大范围领域,在小区域的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较少;且其研究领域局限于行政区,在自然区域(如流域)的研究却较缺乏。本文以江西省梅江流域为例,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对小流域的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进行了探究。笔者选择地形、公路和河流作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因子;选择居民点作为指引性因子,指引各主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选择土地利用类型中居民地作为指标性因子,以体现居民点人口大小。考虑研究区较小,对模拟精度要求较高,因而笔者采用影响因子分级和居民地指数密度的方法。在模拟过程中:首先,将主因子进行分级处理,地形因子按类型分为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公路因子按公路等级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河流因子根据河流等级分为第一、二、三、四等级河流。其次,计算子因子的居民地指数密度,将其作为子因子对居民点分布的影响权值(子因子居民点权值),再加权融合子因子居民点权值得到主因子居民点权值。第三,将整个研究区分为城镇居民点、农村居民点与远离居民点三类区域,以各居民点类型区域人口密度为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权值(居民点人口权值)。第四,融合各主因子居民点权值和居民点人口权值得到单因子人口权值,再加权融合单因子人口权值得到多因子人口权值,即多因子人口权值即为研究区的人口密度系数。最后,将研究区乡镇级人口根据人口密度系数图生成100m×100m分辨率的人口密度图。结果显示,验证区的模拟村级人口数据与实际村级人口数据相关系数达0.824,证明该方法在小流域的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中有较好的效果。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1 绪论  9-18
  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9-11
    1.1.1 人口的空间分布  9-10
    1.1.2 人口数据空间化  10-11
  1.2 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进展  11-14
    1.2.1 简单的人口统计数据栅格化  11-12
    1.2.2 遥感光谱与人口关系的方法  12
    1.2.3 基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估算人口  12-13
    1.2.4 基于遥感与 GIS 融合地表因子建模方法  13-14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8
    1.3.1 研究方法  14-17
    1.3.2 技术路线图  17-18
2 研究区概况  18-20
  2.1 自然地理概况  18
  2.2 社会经济概况  18-20
3 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20-25
  3.1 数据准备与数据来源  20-23
  3.2 数据预处理  23-25
4 人口分布与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  25-30
  4.1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子分析  25
  4.2 人口分布与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  25-30
    4.2.1 人口分布与居民点分布的相关分析  25-26
    4.2.2 人口分布、居民点分布与土地利用的相关分析  26-27
    4.2.3 人口分布、居民点分布与地形因子的相关分析  27-28
    4.2.4 人口分布、居民点分布与公路的相关分析  28
    4.2.5 人口分布、居民点分布与河流的相关分析  28-30
5 人口数据空间化过程  30-57
  5.1 主因子分级  31-36
    5.1.1 地形因子分级  31-32
      5.1.1.1 海拔高度的分级  31
      5.1.1.2 坡度的分级  31
      5.1.1.3 坡向的分级  31-32
    5.1.2 公路分级  32-34
    5.1.3 河流分级  34-36
      5.1.3.1 第一等级河流  34
      5.1.3.2 第二等级河流  34
      5.1.3.3 第三等级河流  34
      5.1.3.4 第四等级河流  34-36
  5.2 各因子对居民点分布影响权值的确定  36-44
    5.2.1 居民地指数与居民地指数密度的引入  36
    5.2.2 子因子对居民点分布影响权值的确定  36-41
      5.2.2.1 计算公式确定  36-37
      5.2.2.2 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对居民点分布影响权值的确定  37
      5.2.2.3 各类公路对居民点分布影响权值的确定  37
      5.2.2.4 各级河流对居民点分布影响权值的确定  37-41
    5.2.3 主因子对居民点分布影响权值的确定  41-44
      5.2.3.1 计算公式的确定  41
      5.2.3.2 地形对居民点分布影响权值的确定  41-43
      5.2.3.3 公路对居民点分布影响权值的确定  43
      5.2.3.4 河流对居民点分布影响权值的确定  43-44
  5.3 居民点对人口分布影响权值的确定  44-48
    5.3.1 居民点面积的确定  44-46
      5.3.1.1 城镇居民点面积  45
      5.3.1.2 农村居民点与远离居民点区域面积  45
      5.3.1.3 居民点面积方案  45-46
    5.3.2 居民点对人口分布影响权值的确定  46-48
      5.3.2.1 城镇居民点人口权值的确定  46
      5.3.2.2 农村居民点与远离居民点区域人口权值的确定  46-47
      5.3.2.3 居民点人口权值方案的确定  47-48
  5.4 各因子居民点权值与居民点人口权值的融合  48-52
    5.4.1 单因子人口权值的确定  48-50
    5.4.2 多因子人口权值的确定  50-52
  5.5 梅江流域人口密度图的生成  52-54
    5.5.1 人口密度计算公式  52
    5.5.2 人口密度图生成的技术方法  52-54
  5.6 结果分析  54-57
    5.6.1 模拟结果验证  54-55
    5.6.2 各因子等级区域的人口  55-57
6 结论与讨论  57-59
参考文献  59-63
附录(一)  63-64
附录(二)  64-65
致谢  65-66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6
硕士期间参加的课题情况  66

相似论文

  1. 基于GIS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G647
  2. 基于RS与GIS的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研究,S157
  3. 基于GIS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区及推荐施肥研究,S158
  4. 基于GIS和模型的区域生态农业评价研究,S-0
  5.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6. 江淮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与稻麦生产潜力的演变特征,S162
  7. 基于GIS的温州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S126
  8. 基于元数据的农田信息存储、管理和共享研究,S126
  9. GIS和地统计学应用于泸州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分区管理技术研究,S158
  10. 浙江省金衢盆地典型土系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S159.2
  11. 基于模型与GIS的棉铃品质地域分异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S562
  12. 典型石油开采区生态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系统研究与构建,X826
  13. 基于GIS和GPS的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208;P228.4
  14. 基于GIS的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D712
  15. 基于开源软件的海洋数据管理与表达,TP315
  16. 矿区地表形变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P208
  17. 土壤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构建研究,X84
  18. 基于3S技术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X826
  19. 基于GIS技术的白鹭生境选择研究,Q958.1
  20. GIS支持下的湖北省水稻生产潜力和区域种植研究,S511
  21. 基于“空间定位”的GIS教学软件开发及应用策略研究,G633.55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人口学 > 人口地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