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转型期“农民工”群体媒介再现的社会史研究

作 者: 万小广
导 师: 卜卫
学 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农民工”群体 媒介再现 另类媒介 社会史
分类号: C912.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多数关于“农民工”群体媒介再现的研究很少把他们当作“社会变革主体”,因而在这些研究中既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也看不到他们的行动,更看不到他们对大众媒介的改变。本研究在社会史框架下对大众媒介对打工群体的再现及其历史变迁,打工群体通过另类媒介进行自我建构,以及他们展开的影响大众媒介再现的媒介参与行动,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发现:(1)大众媒介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框架来再现打工群体的身份、工资、职业安全、子女教育以及居住状况等五个议题。(2)打工群体通过另类媒介进行的自我建构使用了大量差异性的再现框架,批判和反思了大众媒介的再现框架,并呈现了很多被遮蔽的社会事实,同时,打工群体的建构与大众媒介的再现框架之间也存在重合交叉、互相合作的一面。(3)打工群体通过各种传播行动来影响和参与大众媒介的再现,这些行动促进了相关议题在大众媒介中的可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再现框架,为打工群体争取权益、进行社会动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本研究进一步认为,大众媒介实际上将打工群体建构为“想象的异乡人”,以建构和维系城市内部再生的新城乡二元结构;基于打工群体自我建构与媒介参与的实践,笔者认为应当从议题可见性、再现框架的差异性与不同主体的在场三个标准来衡量转型社会“公共领域”的公共性;此外,应当从“反霸权”或“反向架构”的角度来重新界定“另类媒介”。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导论  7-24
  一、 问题的提出  7-10
  二、 文献综述  10-16
    (一) 大众媒介对“农民工”群体的再现  10-12
    (二) 打工群体的发声与自我建构  12-14
    (三) 打工群体的媒介参与行动  14-15
    (四) 对现有文献的小结  15-16
  三、 理论框架  16-21
    (一) 媒介再现  16-17
    (二) 架构分析  17-18
    (三) 传播政治经济学  18-19
    (四) 社会史  19-21
  四、 研究方案  21-24
    (一) 关于研究材料  22-23
    (二) 关于研究方法  23-24
第一章 “农民工”身份的媒介建构及其历史变迁  24-47
  一、 媒介对“农民工”建构的历史变迁  25-36
    (一) “进城农民”  26-30
    (二) 盲流  30-32
    (三) 农民工  32-35
    (四) 打工者、打工仔、打工妹、外来工  35-36
  二、 打工群体对自身社会身份的想象与建构  36-42
    (一) 碎片化自我认同  37-39
    (二) 身份的特质  39-40
    (三) 对外界命名的不同回应  40-42
  三、 媒介、“农民工”群体与身份政治  42-47
    (一) 媒介与身份政治  42-44
    (二) 行动者与身份  44-45
    (三) 小结  45-47
第二章 “农民工”工资议题的媒介再现及历史变迁  47-70
  一、 媒介再现“农民工”工资议题的框架及其历史变化  48-58
    (一) 1978 年—1988 年:“农民工”工资议题尚未成为报道主题  49-50
    (二) 1989 年-1998 年:侧面涉及工资议题  50-53
    (三) 1999 年至今:工资议题成为重要的媒介议题  53-58
  二、 打工群体对工资议题的建构  58-64
    (一) 打工文艺作品中的工资议题  58-61
    (二) 劳工刊物中的工资议题  61-64
  三、 打工群体在工资议题方面的行动案例  64-70
    (一) 打工者个体在工资议题方面的媒介参与  64-66
    (二) 劳工组织在工资议题方面的媒介参与  66-69
    (三) 小结  69-70
第三章 “农民工”职业安全议题的媒介再现及历史变迁  70-91
  一、 媒介再现“农民工”职业安全议题的框架及其历史变迁  71-76
    (一) 1988 年之前:被忽视的“农民工”职业安全议题  72
    (二) 1989 年-2000 年:“农民工”职业安全议题的侧面再现  72-74
    (三) 2001 年至今:媒介开始正面再现“农民工”职业安全议题  74-76
  二、 打工群体对职业安全议题的建构  76-83
    (一) 打工文艺作品中的职业安全议题  76-80
    (二) 劳工刊物中的职业安全议题  80-83
  三、 打工群体在职业安全议题方面的行动案例  83-91
    (一) 意识觉醒行动:集体创作音乐工作坊  84-86
    (二) 通过大众媒介推动变革:“大爱清尘”  86-89
    (三) 小结  89-91
第四章 “农民工”子女教育议题的媒介再现及历史变迁  91-113
  一、 媒介再现“农民工”子女教育议题的框架及其历史变迁  93-100
    (一) 2000 年之前:“碎片化”的打工子女教育议题  94-96
    (二) 2001 年至今:多方博弈的打工子女教育议题  96-100
  二、 打工群体对打工子女教育议题的建构  100-108
    (一) 打工文艺作品中的打工子女教育议题  100-105
    (二) 劳工刊物中的打工子女教育议题  105-108
  三、 打工群体在打工子女教育议题方面的行动案例  108-113
第五章 “农民工”居住议题的媒介再现及历史变迁  113-127
  一、 媒介再现“农民工”居住议题的框架及其历史变化  115-119
    (一) 2000 年之前:被污名化的打工群体居住议题  116-117
    (二) 2001 年至今:多重框架中的打工者居住议题  117-119
  二、 打工群体对居住议题的建构  119-124
    (一) 打工文艺作品中的居住议题  120-122
    (二) 劳工刊物中的居住议题  122-124
  三、 打工群体在居住议题方面的行动案例  124-127
结论与讨论  127-139
  一、 主要结论  127-130
    (一)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媒介对“农民工”群体的再现及其历史变迁  127-128
    (二) 打工群体的自我建构及其与大众媒介再现的异同  128-129
    (三) 打工群体的媒介参与及其社会效果  129-130
  二、 “想象的异乡人”:作为文化建构的媒介再现与身份政治  130-132
  三、 转型社会“公共领域”的运行逻辑  132-135
  四、 对另类媒介的再定义  135-139
参考文献  139-147
附录一 主要样本来源  147-149
附录二 媒介批评案例  149-155
附录三 《一样的雨水——有感于北京朝阳区关停打工子弟学校》  155-157
后记  157-159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159

相似论文

  1. 基于社会史观的高中历史教学变革研究,G633.51
  2.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研究,D631.4
  3. 另类媒介、草根组织与中国西部的艾滋干预,G206
  4. 中国大陆数字出版的媒介再现,G237.6
  5. 动漫迷的媒介再现分析,G206
  6. 韩国大学的“另类媒介”研究,G206
  7.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研究,F842.6
  8. 运动精英的媒介再现及其背后的话语关系分析,G206
  9. 我国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412.6
  10. 唐五代瘟疫与社会研究,K243
  11. 作为群体存在的农民工地位研究,C913
  12. 民国中期关中地区农民生活状况研究,K262.9
  13. 论发展型社会政策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护,D412.6
  14. 12-16世纪西欧的医生,K503
  15.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16. “80”后高学历群体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婚恋观对比研究-基于湖北省武汉市的调查研究,D412.6
  17.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与群体差异性研究调查报告,C912.6
  18. 晋商家庭中的女性角色,K203
  19. 明代西南地区文人旅游研究,K248
  20. 弗朗切斯科·彼得拉克:知识史与社会史视角的一项研究,K091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