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的行政执法

作 者: 谢韶伟
导 师: 孙颖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经济法学
关键词: 反不正当竞争 行政 执法
分类号: D922.29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市场主体在竞争过程中,为了牟取更大的利益采取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营造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起了行政手段为主导的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体系,对市场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打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不能否认,我国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体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法律体系不完善、执法机构设置不合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水平,因此,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找出问题形成的原因,并着力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提高我国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水平,切实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本文共分三个部分。从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基本理论认知入手,明晰概念及特征,分析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原则及作用以及我国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选择以及特点。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现存的问题及原因,主要包括法律体制不完善、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行政执法权行使不充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结合在执法实践中的实际案例,深入探讨执法背后隐含的行政体制等深层次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之处。第三部分,针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所反映的问题,探讨可行的解决之道。如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加快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步伐,特别要赋予执法机关相应的强制措施,以保障执法的顺利进行。还要改革现有的行政执法机构,提设置独立的执法机关、成立专门的经济警察队伍、建立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三个不同的设想,并分析其可行性,对现有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机构进行改革,以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此外,还对行政执法权的行使及执法人员的素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改善措施。本文通过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之道,以期对今后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工作起到指导和促进的作用,全面提高我国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水平。

全文目录


摘要  4-8
引言  8-9
一、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基本理论认知  9-16
  (一) 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概念与特征  9
  (二) 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原则  9-12
    1、合法性原则  9-10
    2、合理性原则  10-11
    3、效率性原则  11
    4、受监督原则  11-12
  (三)、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作用  12-13
    1、维护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12
    2、维护购买者的合法权益  12-13
    3、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13
    4、维护国家利益  13
  (四)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选择及特点  13-16
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6-29
  (一) 法律体系不完善  16-22
    1、立法存在空白  16-17
    2、部分条款操作性差  17-18
    3、强制措施不完善  18-19
    4、程序规定不具体  19-20
    5、法律责任不完备  20-21
    6、计罚标准不科学  21
    7、法律竞合难避免  21-22
  (二) 执法机构设置不合理  22-25
    1、职能交叉导致多头执法  22-23
    2、非独立性导致执法受制于人  23-24
    3、多层次性导致执法没有力度  24-25
  (三) 行政执法裁决权行使不充分  25-26
  (四) 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亟需提高  26-29
    1、执法人员专业性不强  27
    2、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27-28
    3、执法人员数量不足  28
    4、执法人员存在着畏难情绪  28-29
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对策分析  29-36
  (一) 完善法律体系  29-32
    1、完善一般条款及部分法条规定  29-30
    2、赋予强制措施  30-31
    3、完善程序规定  31
    4、完善法律责任  31-32
  (二) 改革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行政执法机构  32-34
    1、设置独立的反不正当竞争行政执法机构的设想  32-33
    2、成立专业经济警察队伍的设想  33-34
    3、建立反不正当竞争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设想  34
  (三) 强化执法机构的行政裁决权  34
  (四) 引入专业人员、专业机构以提高执法效能  34-35
  (五)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35-36
    1、录用具备综合素质人员  35
    2、加大培训力度  35
    3、搭建交流平台  35-36
结论  36-37
参考文献  37-38

相似论文

  1. 农村环境侵权行为行政救济研究,D922.68
  2. 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035
  3. 中国区域行政合作的非均衡演进研究,D630
  4. 我国环境行政指导法律问题研究,D922.68
  5. 论我国行政垄断行业的规制改革,D035
  6.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探讨,D035
  7. 房屋征收中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问题研究,D630.3
  8. 我国多元行政异体问责的构建,D630
  9. 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问题研究,C924.21
  10. 政府职能转换背景下人大执法检查工作的完善,D624
  11. 县域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探索,D630
  12. 行政生态与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创新,D630
  13. 我国行政问责制有效运行研究,D630
  14.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缺陷与对策研究,D630
  15. 行政伦理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廉政制度建设研究,D630.9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研究,D630
  17. 西安市莲湖区城市管理标准化综合行政执法研究,D927
  18. 论电视节目模板的知识产权保护,G222
  19. 基于GIS和GPS的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208;P228.4
  20. 我国生物质能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研究,F426.2
  2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之完善新论,D922.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经济法 >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