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融资性票据法律问题研究

作 者: 杨化阳
导 师: 曹锦秋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经济法学
关键词: 融资性票据 票据融资功能 票据无因性
分类号: D922.28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融资性票据指的是没有真实的贸易背景,专为融通资金而签发的票据。融资性票据在我国的实践中大量的存在,这种票据将票据的信用功能与融资功能发挥到极致。但是,在我国目前法制环境下,这种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是不合法的。主要就是我国《票据法》第10条的关于“真实交易背景”的规定。这个规定是对票据无因性的限制,将票据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绑定在一起,是与国际的普遍做法相违背的,因此,应该修改立法,确立完整的无因性制度,为我国融资性票据制度的建立扫清障碍。本文旨在通过对融资性票据的理论和实践的考察,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提出了构建我国融资性票据法律制度的建议。文章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融资性票据的概念入手,概括其特征,划分其类型,对融资性票据进行界定,并分析了其与真实性票据的区别。然后,说明了建立融资性票据法律制度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对国外的考察,主要选取了两大法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美国和德国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分别从它们的立法情况、市场现状、资信评估体系、以及交易机构等方面进行研究,并且对它们进行了比较,期待能够为我国的融资性票据制度的建设提供建议。第三部分着眼我国现状,并分析当前在我国建立融资性票据制度的障碍。现状是现实中融资性票据的大量存在与立法禁止的尴尬,障碍是《票据法》第10条的有因性规定以及一些相关的障碍,如风险监管的落后、没有专营的交易机构、信用评估的不完善以及信息披露的不对称等。第四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构建我国融资性票据法律制度的建议。主要是修改《票据法》第10条,取消“真实交易背景”的规定,承认融资性票据的合法地位,完善信用评估制度,健全风险监督机制,建立票据专营机构以及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绪论  9-10
1 融资性票据的基本理论  10-18
  1.1 融资性票据的界定  10-12
    1.1.1 融资性票据的概念及本质  10
    1.1.2 融资性票据的法律特征  10-11
    1.1.3 融资性票据的类型  11-12
  1.2 融资性票据与真实性票据的区别  12-14
    1.2.1 真实交易背景行为的不同  12-13
    1.2.2 资金流和商品流对应上的不同  13
    1.2.3 交易对象上的不同  13
    1.2.4 资金额多少的不同  13-14
  1.3 建立融资性票据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14-18
    1.3.1 有利于丰富票据交易工具的种类  14
    1.3.2 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4-15
    1.3.3 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资产优化  15
    1.3.4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15-16
    1.3.5 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16-18
2 国外及地区融资性票据制度比较研究  18-26
  2.1 国外及地区融资性票据制度的现状  18-22
    2.1.1 美国融资性票据制度的现状  18-20
    2.1.2 德国融资性票据制度的现状  20-21
    2.1.3 我国台湾地区融资性票据制度的现状  21-22
  2.2 对美德两国及我国台湾地区融资性票据制度的评价  22-26
    2.2.1 立法上支持融资性票据的存在  22-23
    2.2.2 完善的资信评估制度  23-24
    2.2.3 完善的风险监督机制  24
    2.2.4 票据专营机构的建立  24-26
3 我国融资性票据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障碍  26-34
  3.1 现状分析——融资性票据广泛应用与立法禁止的尴尬  26
  3.2 立法障碍——《票据法》第10条与票据无因性原则  26-30
    3.2.1 学界对《票据法》第10条的立场及理由  27-29
    3.2.2 个人见解——《票据法》第10条是对无因性的破坏  29-30
  3.3 建立融资性票据制度的其他障碍  30-34
    3.3.1 融资性票据风险监管的障碍  30-31
    3.3.2 融资性票据交易制度上的障碍  31-32
    3.3.3 融资性票据信用制度上的障碍  32-33
    3.3.4 融资性票据信息披露制度上旳障碍  33-34
4 我国融资性票据法律制度之构建  34-43
  4.1. 修改票据法的相关条款  34-36
    4.1.1 修改《票据法》有关基础关系的条款  34-35
    4.1.2 创新性推广商业本票  35-36
  4.2 完善票据监管制度  36-37
    4.2.1 明确电子票据的合法地位  36
    4.2.2 实行票据分类监管  36-37
  4.3 建立集中交易市场制度  37-38
  4.4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38-41
    4.4.1 降低票据评级趋同化  39-40
    4.4.2 发展双评级制度  40-41
    4.4.3 完善跟踪评级制度  41
  4.5 完善多重主体监督下的信息披露制度  41-43
    4.5.1 简化信息披露程序  42
    4.5.2 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多主体对信息披露监督  42-43
结束语  43-44
参考文献  44-47
致谢  47-4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8

相似论文

  1. 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研究,D922.287
  2. 我国融资性票据法律问题研究,D922.287
  3. 票据无因性问题研究,D922.287
  4. 我国票据法若干问题研究,D922.287
  5. 完善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研究,D922.287
  6. 论票据背书连续性,D922.287
  7. 西北五省融资性票据市场发展研究,F832.2
  8. 央行票据可持续性的研究,F822
  9. 我国票据无因性研究,D922.287
  10. 我国融资性票据法律制度研究,D922.287
  11. 论我国票据贴现的法律完善,F832.2
  12. 试论我国融资性票据市场的发展,F832.5
  13. 我国融资性票据市场研究,F832.51
  14.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对策分析,F832.51
  15. 中国票据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F832.51
  16.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滞后问题及对策研究,F832.5
  17. 我国票据市场现状及对策分析,F832.5
  18. 发展我国融资性票据市场的对策研究,F832.51
  19. 票据无因性及我国票据立法完善,D922.287
  20. 论票据对价,D922.287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金融法 > 证券管理法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