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长笛重奏作品的看法与解析

作 者: 文晴
导 师: 韩国良
学 校: 中央音乐学院
专 业: 长笛
关键词: 贝多芬 德彪西 长笛重奏
分类号: J62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笛的音色柔美自然,悠扬动人,悦耳清澈。它的音域宽广,擅长演奏华彩乐段。长笛的技法华丽多样,在交响乐队中常常担任主旋律或独奏部分,是一种极为人们所喜爱的乐器。长笛在现代,被广泛地应于现代管弦乐队和军乐队,也常常被用于独奏或重奏。长笛属于管弦乐队中的木管组,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演奏技法丰富。在乐队中与弦乐、木管和铜管等乐器的融合性都非常好。在室内乐中,长笛多与双簧管、单簧管、巴松、圆号等乐器组成木管五重奏。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种组合,例如下文所要谈及的德彪西的《长笛、中提琴、竖琴奏鸣曲》与贝多芬的《D大调小夜曲Op.25》。贝多芬对长笛这件乐器特别的感兴趣。他为长笛所写的作品《小夜曲》、《三重奏》、《奏鸣曲》、《10首各国曲调》、《6首各国曲调》和《快板—小步舞曲》,都是既轻松悦耳,又不失大师风范的佳作。其中尤以他为长笛、小提琴和中提琴所写的《D大调小夜曲Op.25》颇为动听。这首作品大约于1801年完成。全曲采用了18世纪古典嬉游曲的模式,全曲一共有6个充满个性的乐章,为了让音乐显得较为轻松,他用中提琴取代了一般常用的大提琴,使得曲风优美而华丽。本文将对这一曲目进行演奏方面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一位法国的伯爵夫人曾经在给她的好友的信中这样写道:“听了克劳德?德彪西的这部新作,我整个下午身体都瘫痪般的软弱无力,仿佛所有的精力都在体内瞬间的瓦解了,只有脑中飞快的旋转着无数不安却又莫名混杂的思绪,内心却是平静的,我真想跑到屋后花园的最深处,在密林的掩盖下静静哭泣到永远,直到上帝把我带走的那一刻……”这就是德彪西的《长笛,竖琴与中提琴三重奏》的魅力。这首乐曲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德彪西又是怎样做到的呢?本文将给出详细的解析。本文以西方音乐史为背景,以笔者自身演奏时的经验为依据,通过对德彪西的《长笛、中提琴、竖琴奏鸣曲》与贝多芬的《D大调小夜曲Op.25》对比解析,试图对长笛在重奏中的位置以及它与其他乐器的交流与配合,做一个较为完整的整理。

全文目录


摘要  4-5
序言  5-6
第一章 长笛简介  6-7
第二章 作曲家与作品简介  7-14
  第一节 贝多芬  7-10
  第二节 德彪西  10-14
第三章 贝多芬的《D大调小夜曲Op.25》与德彪西《长笛、中提琴、竖琴奏鸣曲》对比研究  14-21
结论  21-22
参考文献  22

相似论文

  1. 德彪西管弦乐作品《大海》的创作分析与指挥诠释,J605
  2. 艺术歌曲的演唱与研究,J616.2
  3. 浅谈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Op.111的演奏,J624.1
  4. 贝多芬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OP.24“春天”音乐分析和演绎研究,J624.1
  5.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的赋格研究,J624.1
  6. 德彪西钢琴作品的和声特色及调式调性分析,J624.1
  7.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中的五声性因素,J624.1
  8. 德彪西《12首钢琴练习曲》的艺术特征与演奏分析,J624.1
  9. 贝多芬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的音乐学研究,J605
  10. 从哲学辨证的视角审视奏鸣曲式的发展,J614.3
  11. 贝多芬交响曲中长号声部的音乐学分析,J621.7
  12. 德彪西《为钢琴而作》的艺术特征及演奏中触键和踏板的特殊运用,J624.1
  13. 德彪西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J624.1
  14. 德彪西音乐的“印”“象”及在钢琴前奏曲中的体现,J624.1
  15. 18世纪西方音乐哲学中的游戏观念,J60-02
  16. 贝多芬早期弦乐四重奏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J622
  17. 付诸“理性”的精神诉求,J605
  18. 从冲突到融合:艾德里安娜·肯尼迪三部剧作对文化身份认同的探寻,I712
  19. 贝多芬《第31首钢琴奏鸣曲》(作品110号)的哲理性特征初探,J624.1
  20. 探究贝多芬的三首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J624.1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器乐理论与演奏法 > 管乐理论和演奏法 > 长笛、短笛、竖笛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