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红土地的奇葩

作 者: 余薇
导 师: 王兵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赣南客家山歌 形态特征 演唱特色
分类号: J60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赣南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赣南客家民众的劳动生活密不可分,是赣南客家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它以质朴的情感和高亢的音调响彻山谷,它犹如一朵纯洁美丽的山茶花,散发着独有的芬芳屹立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花园里.笔者祖居江西,优美的客家山歌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对客家山歌也有着深刻的切身体验和感情。而目前,学术界对于赣南客家山歌的研究大多是从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的角度来探讨的,如此优秀的艺术形式,在其演唱方式、方法、风格、教学科研等方面,专家学者们却极少涉及,实属可惜.因此,笔者根据大量田野工作所获得的一手资料结合自身演唱赣南客家山歌的实践,通过对赣南客家山歌的唱腔、语言、演唱方法进行整理和剖析,重点研究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艺术,探索演唱赣南客家山歌的理论和方法,本文试图能够为赣南客家山歌这样一种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民族声乐的演唱与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使越来越多的音乐工作者和爱好者发现其魅力,从中获益。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引言  7-11
第一章 赣南客家山歌的分类  11-15
  第一节 按地域性划分  11
  第二节 表现内容的划分  11-15
第二章 赣南客家山歌的形态特征  15-23
  第一节 歌词特征  15-19
    一 赣南客家山歌歌词的句式结构  15-16
    二 赣南客家山歌歌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16-18
    三 赣南客家山歌的韵辙特点  18-19
  第二节 调式音阶  19-23
    一 音阶  19-21
    二 调式  21-23
第三章 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特色  23-34
  第一节 演唱形式的多样化  23-24
  第二节 演唱的方法及技巧  24-26
    一 气息的运用  24-25
    二 几种常见的发声方法  25
    三 共鸣的运用  25-26
  第三节 行腔的特点及运用  26-28
    一 自由润腔  26-27
    二 衬词衬腔的演唱特点  27-28
  第四节 地方语言与演唱的结合  28-32
    一 客家方言语音研究  29-31
    二 客家语音特点对演唱客家山歌的影响  31-32
  第五节 歌唱的情感表达  32-34
    一 词与乐的紧密结合  32
    二 声与景的巧妙融汇  32-34
第四章 赣南客家山歌在演唱艺术实践及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  34-37
  第一节 强调赣南客家山歌的个性发挥  34-35
  第二节 充实民族声乐演唱的多元发展  35-37
参考文献  37-39
致谢  39

相似论文

  1.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2. 江蓠为基质的双齿围沙蚕亲体培育及个体早期发育研究,S968.9
  3. 中蜂形态特征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S893.2
  4. 歌剧《费加罗婚礼》中女高音咏叹调的研究,J832
  5. 基于小波和矩的CT图像肝脏疾病分类算法研究,TP391.41
  6. 40种食肉目动物毛皮形态学研究及数据库构建,S865.2
  7. 甜菜蚜种下分化与豆蚜复合体分类地位研究,S433
  8. 南方4种生物能源树种能源品质的种源差异研究,S792.99
  9. 水椰八角铁甲形态观察及温度、食物利用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S433
  10. 枣缩果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枣树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S436.65
  11. 葱蝇滞育的诱导和终止,S433
  12. 人工髋关节UHMWPE磨粒形态研究,R318.1
  13.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棉花病害识别,S435.621
  14. 张掖市加工番茄白粉病的研究,S436.412
  15. 团聚丽瓢虫生物学特性及其捕食作用的研究,S476.2
  16. 不同株型桃树枝叶内源激素与根系形态研究,S685.99
  17. 南宁地区腐霉的生态分布及其生理性状研究,S432.4
  18. 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生物学特性研究,S476
  19. 黑化粘虫的形态特征及其生存对策和适应能力的变异,S433.4
  20. 武宁“打鼓歌”的考察与研究,J607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理论 > 民族音乐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