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华夏、东夷、苗蛮

作 者: 王雅峰
导 师: 段友文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民俗学
关键词: 华夏部族 东夷部族 苗蛮部族 舜帝古史传说 图腾崇拜
分类号: K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部族文化角度研究舜帝古史传说,根据文献资料、考古知识、田野调查资料综合考察,认为舜帝古史传说中涉及华夏、东夷、苗蛮三个部族,具体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互惠的关系以及部族文化的特点,指出舜帝古史传说中部族文化对中华民族产生的贡献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从部族文化的角度概括了三个部族的文化模式,探讨舜帝古史传说部族文化意蕴在华夏民族形成演变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认为今天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构成渊源可以追溯到舜帝古史传说中涉及的部族文化内涵。同时认为各民族之间应该友好相处、互相包容,共同创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引言介绍了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学术史综述、选题的目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从典籍文献、考古发掘、实地调查三个方面入手指出舜帝古史传说包含的三个部族是华夏部族、东夷部族、苗蛮部族,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成演变历史。第二章,具体分析舜帝古史传说中包含的三部族之间的关系,认为它们不是单向单一的影响,而是具有多元多向的影响关系。第三章,概括出了舜帝古史传说中涉及的华夏部族、东夷部族、苗蛮部族各部族的文化特点,即华夏部族的温柔敦厚、东夷部族的乐观旷达、苗蛮部族的神秘诡异,并且深入分析舜帝古史传说部族文化内涵对华夏民族形成演变发展的作用。认为在文学研究方面对“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有切实的启发意义。从民族关系来看,可以使我们加深对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从华夏民族形成之初,探讨多民族融合的历程,总结中华民族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规律及其宝贵经验,对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9
引言  9-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9-10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
  有关舜帝古史传说的研究  10
  有关华夏部族、东夷部族、苗蛮部族的研究  10-11
  有关舜帝古史传说中的部族文化意蕴的研究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1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11-12
  研究方法  12-13
第一章 舜帝古史传说中的三个部族  13-17
  1.1 舜帝古史传说中的华夏部族  13-14
  1.2 舜帝古史传说中的东夷部族  14-15
  1.3 舜帝古史传说中的苗蛮部族  15-17
第二章 舜帝古史传说中华夏、东夷、苗蛮三个部族之间的关系  17-34
  2.1 华夏部族与东夷部族之间的关系  17-22
  2.2 东夷部族与苗蛮部族之间的关系  22-28
  2.3 华夏部族与苗蛮部族的关系  28-34
第三章 舜帝古史传说的部族文化特点和对我们的影响与启示  34-40
  3.1 舜帝古史传说的部族文化特点  34-35
    3.1.1 地域性  34
    3.1.2 包容性  34-35
    3.1.3 厚重性  35
  3.2 舜帝古史传说中的部族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与启示  35-40
结语  40-42
参考文献  42-45
发表文章目录  45-46
致谢  46-47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7-51

相似论文

  1. 苗族服饰图腾图案研究,TS941
  2. 《格萨尔》之图腾文化研究,I207.9
  3. 生生为艺,J209.2
  4. 图腾崇拜在澳大利亚土著社会的功能研究,B933
  5. 从神话传说探讨克木人的传统生育观,I207.9
  6. 中国崇虎习俗初探,K892.2
  7. 蒙古族诸氏族起源传说研究,I207.9
  8. 萨满文化对满族服饰影响研究,K892.23
  9. 图腾崇拜对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的文化影响,C95
  10. 龙图腾的审美记忆与隐性传承研究,B83
  11. 巴人白虎图腾研究,I206.2
  12. 我国货币拜物教及其图腾崇拜研究,F822.9
  13. 基于镇江历史文化的《白蛇传》故事研究,I207.7
  14. 羌族原始多神崇拜的历史研究,B933
  15. 论民间图式在壁画中的运用,J218.6
  16. 苗族银饰的特性及其史学意义研究,K892.23
  17. 蒙古族图腾崇拜的二元思维,B933
  18. 论朝鲜族诗人南永前的图腾诗,I207.9
  19. 中国传统宗教典型纹样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522
  20. 探究鄂伦春族图腾文化在设计领域的应用,J52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原始社会(约60万年前~4000多年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