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关于汉娜·阿伦特“平庸的恶”思想的研究

作 者: 王义
导 师: 罗玲玲; 董雪林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根本 平庸 释义学
分类号: D0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汉娜·阿伦特以她的极权主义研究和“平庸”思想成为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家之一。由《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提出来的“根本的恶”思想,汉娜·阿伦特就开始直面通过极权主义表现出来的人性中最黑暗与邪恶的一面。然而在面对德国纳粹主要战犯阿道夫·艾希曼的时候,汉娜·阿伦特却发现到这个犯罪者令人震惊的“平庸”,按照她的说法,这个人“陈词滥调”,丝毫没有一个主动犯罪者应该具有的深刻的、超越人类理解的罪恶意图。这样她就放弃了前期的“根本的恶”观点,转而提出了“平庸的恶”思想,认为恶是平庸的,在涉及到“恶”的瞬间,那里什么也没有。汉娜·阿伦特的“平庸的恶”思想开端于“根本的恶”的观点的内在困境,“根本的恶”本来旨在超越西方哲学传统人性论的这样一种共识:即人性中根本上包含着向善的希望。但是“根本的恶”既然是以一种“恶意的理性”为根据,那么它实质上仍然是一种“理性化”的根据,而理性化的根据最后却可以成为一种合理化的东西。正是因为这种内在的问题,迫使“平庸的恶”思想的产生成为一种理论上的必然。作为对于人性的“根本的恶”的理性化根据的消解,哲学的释义学由于通过人的生存建构来理解道德现象,从而成为“平庸的恶”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的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1章 绪论  9-15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9-11
    1.1.1 问题的提出  9-10
    1.1.2 选题的意义  10-11
  1.2 文献综述  11-13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1-1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13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4
    1.3.1 研究思路  13-14
    1.3.2 研究方法  14
    1.3.3 研究内容  14
  1.4 创新点  14-15
第2章 “”与人性——“平庸的恶”概念的缘起  15-27
  2.1 极权主义与人性  15-17
    2.1.1 关于极权主义的释义  15-16
    2.1.2 汉娜·阿伦特与极权主义  16-17
    2.1.3 由极权主义到人性的“根本的恶”  17
  2.2 西方哲学传统关于“恶”的人性来源的辨析  17-24
    2.2.1 自然意义上的“恶”  18-20
    2.2.2 道德意义上的“恶”及其来源困境  20-22
    2.2.3 人性“恶”的功利来源——向善的希望  22-24
  2.3 人性“根本的恶”对西方哲学传统人性论的颠覆及其困境  24-27
    2.3.1 “根本的恶”的实质——恶意的理性  24-25
    2.3.2 “根本的恶”的困境  25
    2.3.3 人性“恶”存在方式的困惑  25-27
第3章 平庸的恶——对人性“根本的恶”的释义学消解  27-40
  3.1. 平庸”概念的缘起及其内涵  27-31
    3.1.1 纳粹战犯艾希曼的平庸人格  27-28
    3.1.2 无思想的“平庸”与哲学之思  28-29
    3.1.3 哲学之思关于终极事实与人的关系的困惑  29-31
  3.2 由历史沉思到历史叙事—道德行为的政治视域  31-36
    3.2.1 历史沉思中的政治向度:康德及其判断力概念  31-32
    3.2.2 汉娜·阿伦特的“历史叙事”释义学  32-36
  3.3 “平庸”之为恶的释义学理解  36-40
    3.3.1 “平庸”作为意义性存在的反面存在方式  36-37
    3.3.2 “平庸”之为恶的释义学解释  37-38
    3.3.3 超越道德认知视角的“平庸的恶”  38-40
第4章 “平庸的恶”思想的释义学应用与案例分析  40-48
  4.1 公民的道德冷漠  41-44
    4.1.1 政治生活与属人的有意义存在  41-42
    4.1.2 政治的活动及其表达式——人与成文法的内在关联  42-43
    4.1.3 作为法律归责盲点的道德冷漠  43-44
  4.2 男子暴打孕妇事件的案例分析  44-48
    4.2.1 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44-45
    4.2.2 对恶进行动机分析的难点  45-46
    4.2.3 旁观者的道德冷漠  46-48
第5章 结论  48-50
  5.1 “ 平庸的恶”思想关涉到的伦理学核心问题  48
  5.2 对“平庸的恶”思想的评价  48-50
参考文献  50-54
致谢  54-55
作者简介  55-5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56

相似论文

  1. 朱熹善恶思想研究,B244.7
  2.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研究,D61
  3. 合同法定解除条件比较研究,D923.6
  4. 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流变研究(1924-1941),I206.6
  5. 康德根本恶理论研究,B516.31
  6. 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程序和方法研究,X38
  7.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研究,D996.1;D997.1
  8. 生活垃圾焚烧UP-POPs排放特征与催化降解装置,X799.3
  9. 唤醒与养护:言语生命意识的培育,G633.3
  10. 基于芳香烃受体系统的痕量二恶英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Q503
  11. 对“历史过程”的释义学追问,J609.1
  12. 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问题,D996.1
  13. 我国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研究,D923.6
  14. 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根本违约制度,D997.1
  15. 八步解决问题法在手机质量改善中的应用研究,TN929.53
  16. 根本原因分析应用于减少输液外渗的研究,R472
  17. 能海法师根本乘思想研究,B948
  18. 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研究,D631.4
  19. 康德论根本恶,B516.31
  20. 论“含混”的意图,I712.074
  21. 论CISG下预期违约向实质根本违约的转化,D923.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