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幸福及幸福观的初探

作 者: 吴允涛
导 师: 周世兴
学 校: 华侨大学
专 业: 哲学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分析 幸福 构建 和谐社会
分类号: B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幸福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反映。由于人们的生活价值目标不同,人们的幸福观也就不同。通过回溯中西方哲学史上对幸福的研究与言说,它们对于什么是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正的幸福?人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并未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立足于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的幸福,我们不难发现,人的需要的满足不一定带来真正的幸福,但满足人的需要的确是人的幸福得以生成的最基本的因素。作为社会价值取向的道德对于整个社会公共幸福的追求有价值向度的意义,当道德作为个人的价值体系和品行修养时,它既具有价值取向的工具意义,同时又具有要素、与目的意义。人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求就是人对幸福的追求,也是人生而俱有的。恩格斯说“在每个人的意识和感情中,都有一些作为颠扑不破的原则存在的原理,这些原理是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证明的”,“例如,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人类的真实的幸福生活也就在人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中得以实现。人类的自由与解放意味着人的本质在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次飞跃,它始终不渝地指向完整的人的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对于那时的人来说是一个真实的共同体,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高度统一体,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实然与应然的统一。我们聚焦于中国近现代社会,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王朝衰落,外国列强入侵,中国社会矛盾丛生,图存救亡、振兴民族,也成为那个时代爱国知识分子及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人生价值观及人生的幸福观。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心目中政治觉悟高于一切,吃苦耐劳,为集体多做贡献,成为人们崇尚的幸福观。伴随着党和国家对改革开放的探索与推进,中国人民确立了崭新的幸福观,那就是发展经济、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享和谐社会理应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幸福观。人类真实的幸福是在实践中创造和生成的。实践具体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就是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创新和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引言  8-16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8-9
  1.2 当代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9-12
    1.2.1 当代西方学者对幸福的研究  9-10
    1.2.2 当代国内对幸福的研究  10-12
  1.3 关于研究的说明  12-16
    1.3.1 研究方法  13
    1.3.2 本文的分析框架  13-16
第2章 简析中西方哲学史上几种典型的幸福观  16-28
  2.1 西方哲学史上几种典型的幸福观  16-19
    2.1.1 快乐主义幸福观  16-17
    2.1.2 美德、至善的幸福观  17-18
    2.1.3 基督教神学幸福观  18-19
    2.1.4 非理性悲观主义的幸福观  19
    2.1.5 后现代主义的幸福观  19
  2.2 中国人的几种典型幸福观  19-23
    2.2.1 中国古代儒家幸福观  19-20
    2.2.2 中国民间幸福观  20-21
    2.2.3 中国近代哲学家对幸福观的研究  21
    2.2.4 中国道家幸福观  21-22
    2.2.5 中国佛家幸福观  22-23
  2.3 “幸福观”的困境  23-28
    2.3.1 理性的或感性的幸福观将人类普遍的幸福变为抽象的存在物  23-24
    2.3.2 神学宗教的或悲观厌世的幸福观把幸福推向了虚妄  24-25
    2.3.3 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界定不当,将人类幸福的获得置于悖论  25-28
第3章 唯物史观视域下关于幸福的基本分析  28-42
  3.1 构成幸福的基本要素  28-32
    3.1.1 人的需要是人类幸福能够产生的最基本的因素  28-29
    3.1.2 道德是人类幸福成为可能的重要因素及价值向度  29-31
    3.1.3 人生终极价值的追求与实现是人类幸福的真实内涵  31-32
  3.2 幸福是人们在自主改造世界中创造出来的  32-37
    3.2.1 幸福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  32-34
    3.2.2 幸福在人类自身获得的自由与解放中  34-35
    3.2.3 人类的终极幸福表征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现实形态中  35-37
  3.3 幸福的基本特征概述  37-42
    3.3.1 幸福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37-38
    3.3.2 幸福的真实性与虚幻性  38-39
    3.3.3 幸福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39-42
第4章 引领中国时代潮流的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探讨  42-58
  4.1 为人民谋幸福——党的崇高历史使命  42-46
    4.1.1 图存救亡、振兴民族的幸福观  42-43
    4.1.2 吃苦耐劳、奉献集体的幸福观  43-45
    4.1.3 发展经济、共同富裕的幸福观  45-46
  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代中国人应确立的科学幸福观  46-51
    4.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丰富的内涵  46-48
    4.2.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理性把握与科学规划  48-49
    4.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们的生活向更加完善状态的达成  49-51
  4.3 改革、创新、发展——中国人创造幸福的实践活动  51-58
    4.3.1 改革是人的自觉意义上的自由与解放  51-52
    4.3.2 创新是人的自我本质的突破与超越  52-54
    4.3.3 发展使人的本质走向全面展现  54-58
结语  58-62
  1. 本论题的核心观点  58-59
  2. 本论题的现实意义  59-60
  3. 本论题研究的不足与期望  60-62
参考文献  62-66
致谢  66-68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8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混粉电火花成型机主机系统及工艺试验的研究,TG661
  3. 复合超声振动拉丝的理论与实验研究,TG663
  4. 电火花加工中的电极损耗机理及控制研究,TG661
  5. 复合添加剂对SNCR脱硝过程的影响,X701
  6. 常温低温组合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TH136
  7.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模态分类技术研究,V235
  8.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9. 某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研究,TJ06
  10.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分缝设计研究,TV642.2
  11.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12. 溃坝生命损失风险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TV122.4
  13. 带填充墙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TU323.5
  14. 复杂边界条件下多体结构的瞬态热分析,TK124
  15. 基于PCA-SVM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故障诊断算法研究,V433.9
  16. 音乐结构自动分析研究,TN912.3
  17. 基于用户兴趣特征的图像检索研究与实现,TP391.41
  18. 基于句法特征的代词消解方法研究,TP391.1
  19. 面向动态文档集的大规模文本索引构建技术的研究,TP391.3
  20. 基于纹理特征的视频编码技术研究,TP391.41
  21. 上下文相关的词汇复述研究,TP391.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 >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