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

作 者: 兰梁斌
导 师: 方光华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中国史
关键词: 中国自由主义 严复 胡适 储安平 殷海光
分类号: K2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自由主义思潮是20世纪中国三大主流思潮之一。它的产生、演变与20世纪的中国历史紧密联系,是传统中国社会内部变迁因素和西方刺激结合的产物,是追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潮流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自由思想,但这与近代政治上的自由主义明显不同。儒家强调主体自觉、道德自由,道家追求自然而然,禅宗强调主体自觉、精神自由等,而近代的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基本权利、理性自主等,展现了现代性。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思想有助于弥补西方政治自由主义的很多不足,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价值。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潮中孕育了丰富的自由思想因素,表现出一些现代性,与现代自由思想有相通性,反映了现代自由观是在反专制斗争中逐步形成的,但又与现代自由存在差距,早期启蒙思潮没有形成现代政治哲学的核心观念体系。但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内部要求现代化的重要因素。19世纪初西学东渐以来,西方思想不断输入中国,自由、民主、议会、权利等现代观念逐渐在中国生根,自由等现代观念的成长是20世纪初包括自由主义思潮在内的现代中国思潮产生的基础。严复、梁启超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主要宣传英美改良自由主义思想,革命派积极宣传欧洲大陆以卢梭为代表的革命自由主义思想,二者在自由观、改造社会的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分歧。西方两种自由主义传统在辛亥革命前夕都有传播并一直延续到五四运动时期,之后一部分转变为马克思主义,一部分继续坚持渐进改良的自由主义,胡适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五四运动后,英美自由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一大批受到杜威、拉斯基等影响的自由主义者,并通过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二、三十年代的各种论战,二十——四十年代以《努力周报》、《现代评论》、《新月》、《独立评论》、《观察》为阵地谈人权、谈政治的思潮,乃至四十年代以民盟为代表的组党参政等等,共同构成了自由主义思潮的多个层面,而思想和影响上胡适和储安平是典型代表。民国时期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从思想上来说明显不同于辛亥革命前的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严复主要宣传英国古典自由主义思想,而胡适等人主要宣传新自由主义思想,并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主义影响,比如四十年代对经济民主的普遍强调便是典型例子。四十年代自由主义者力图通过舆论干政或组党参政等方式,避免内战走和平建国的“第三条道路”,但随着国民党败退台湾,自由主义也昙花一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兴起了一股以批判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宣传自由民主,以《自由中国》为阵地的自由主义群体,代表人物是胡适、殷海光、夏道平等人。殷海光主要受到哈耶克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夏道平对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有广泛宣传。晚年殷海光举起反思的旗帜,反思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问题,反思自由主义理论本身。其学生林毓生、张灏、陈鼓应等继续对中西文化双向反思。台湾的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了台湾的民主化进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末大陆出现了一股新的自由主义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李慎之、徐友渔等,他们通过与新左派的争论,重新诠释了自由、民主等自由主义核心观念。对自由主义、自由、民主等观念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时代的自由主义者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严复、梁启超强调经济自由的重要性,但是民国时期的自由主义者大都强调经济民主,主张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大多数人的幸福。同一时期的自由主义者有相同点,也不完全相同,比如主张经济民主是大多数民国时期自由主义者的特点,但在民主与独裁、政党政治等方面又明显不同,胡适明确主张实行民主宪政,但反对政党政治,而蒋廷黻主张实行专制政治,张佛泉等自由主义者强调政党在现代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即使同一个自由主义者对自由、民主、自由主义的理解也有人生的变化,比如胡适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能够纠正自由主义的不足,是未来世界的方向,但50年代则表示忏悔。殷海光对自由主义的认识最能体现思想逐渐深化的过程。这表明对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研究必须以代表人物的研究为核心,通过严复、梁启超、胡适、储安平、殷海光等展现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思想深化过程。建设一个现代国家是包括自由主义者在内的中国人的不懈追求。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者的国家观经历了国家有机体论、积极国家到国家工具论的演变,明显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国家主义派的国家观。在传统观方面,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者经历了严复、胡适、殷海光与林毓生等曲折演变,由质疑、批判走向理性反省。自由主义者认为传统与现代存在差异,但传统是自由主义生长的根基,传统文化中具有与自由主义思想沟通的内容,自由主义传统观的进展与自由主义的自身理论进展相互促进,但是他们观察传统的权利民主、科学至上理念以及实现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改良方式受到同时的文化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挑战。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虽然受到西方的影响,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时代课题和民族文化,使得中国自由主义并不是西方的简单翻版,而是具有中国的特点,比如西方自由主义是在一定历史条件的基础上逐步演进变化的,而中国自由主义不具备这种历史条件,既要反对封建统治,还要面对民族危亡造成他们一面强调个人权利,一面又力图实现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协调,强调己轻群重,带上了比较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由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不适合自由主义,加之自由主义本身理论和实践的缺陷导致了自由主义在政治上的失败。他们最根本的失误在于对近现代中国国情的核心农民的主体力量缺乏深入认识。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虽在政治上以失败而告终,但在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通过学术与舆论改造政治和社会、为现代中国政治提供思想资源等方面也具有一定贡献。中国自由主义思潮要能成为中国改革和进步的积极力量,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注重研究中国国情,还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建设,找到自身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点,而不是仅仅空谈抽象普遍的原则和简单移植西方自由主义思想。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Abstract  6-10
目录  10-13
导论  13-63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13-21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现状评析  21-37
  第三节 从西方自由主义到中国自由主义  37-63
    一、西方自由主义的分类、演变及核心观念  37-52
    二、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演变历史、核心观念和主要特点  52-63
第一章 中国传统自由观的特点与现代思想因素的成长  63-107
  第一节 中国传统自由观的特点  64-87
    一、儒家的自由观  66-72
    二、老庄的自由观  72-77
    三、佛教的自由观——以禅宗为中心的探讨  77-85
    四、儒释道自由思想的主要特点及价值  85-87
  第二节 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潮中的自由思想因素  87-97
    一、侯外庐“早期启蒙说”的理论根据  89-90
    二、早期启蒙时期明清社会的变化  90-91
    三、早期启蒙思潮的概况  91-92
    四、早期启蒙时期思想家的自由思想因素  92-97
  第三节 西学东渐与西方现代观念输入:以自由为中心的探讨  97-107
第二章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自由主义的萌芽  107-167
  第一节 改良派对自由主义的介绍  110-149
    一、严复、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  110-126
    二、严复、梁启超的自由观  126-131
    三、严复、梁启超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131-146
    四、严复、梁启超自由主义思想的特点  146-149
  第二节 个人权利与民族自由:革命派对自由的理解  149-157
  第三节 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实践及其破产  157-167
第三章 民国时期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  167-233
  第一节 民国时期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概论  167-177
  第二节 理想与现实的紧张——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  177-214
    一、胡适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  177-186
    二、实验主义与自由主义  186-193
    三、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  193-198
    四、胡适的自由观  198-202
    五、民主与宪政思想  202-210
    六、渐进变革:自由主义的实现方式  210-212
    七、容忍与自由  212-214
  第三节 四十年代《观察》群体的自由主义思想 ——以储安平为中心的考察  214-233
    一、《观察》周刊与“自由主义向何处去?”  214-225
    二、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  225-233
第四章 殷海光与海外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延续  233-264
  第一节 极权时代的自由卫士——殷海光的自由主义思想  236-264
    一、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  237-244
    二、殷海光的自由主义观  244-249
    三、殷海光的自由观  249-255
    四、在手段与价值之间:殷海光的民主观  255-261
    五、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成就与不足  261-264
第五章 90年代末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简论  264-277
  第一节 世纪末自由主义思潮重新登场  264-270
  第二节 中国问题的解读: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之争  270-277
第六章 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国家观  277-309
  一、从国家有机体论、积极国家到国家工具论的转变  277-287
  二、国家的起源及其发展阶段  287-289
  三、国家的职责、目的和国家的权限  289-293
  四、现代国家的基本要素  293-303
  五、自由主义国家观的特点  303-309
第七章 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传统观  309-333
  一、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传统观的演变  310-314
  二、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者论传统与现代的差异  314-319
  三、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者论传统的现代性因素  319-323
  四、传统观与自由主义自身理论的相互促进  323-329
  五、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传统观的评价  329-333
结论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历史地位  333-348
  第一节 让自由主义者自己说话  333-339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历史地位  339-348
    一、历史定位  339-340
    二、造成自由主义在20世纪中国政治上失败的原因分析  340-344
    三、自由主义思潮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344-346
    四、中国自由主义思潮未来可能的作用  346-348
参考文献  348-35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55-356
后记  356-357

相似论文

  1.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及当代启示,G633.3
  2. 时代召唤下的哲学方法论新模式,B25
  3. 储安平政论研究,G219.29
  4. 严复学术化翻译研究,H059
  5. 严复启蒙思想初探,B256
  6. 自由的追寻,B256
  7. 当思想家成为翻译家,H059
  8. 胡适实验主义与其宪政思想及实践关系的研究,D092
  9. 从严复译著《社会通诠》看翻译的政治性,H315.9
  10. 殷海光政治思想评析,D092
  11. 独立与诱惑——《独立评论》时期的胡适自由主义思想解读,D09
  12. 严复《天演论》伦理思想研究,B256
  13. 论严复的天演哲学与中西文化比较会通,B25
  14. 严复的天理化公理观研究,B256
  15. 严复政治思想研究,K251
  16. 跨文化视野中严复翻译理论的价值取向,H059
  17. 从评价论看严复译《天演论》,H059
  18.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信达雅”,H059
  19. 严复经济思想研究,F092.2
  20. 严复国民素质思想研究,B256
  21. 从顺应论视角看严复《天演论》的翻译,H315.9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