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元青花中的蒙古族审美观念之体现

作 者: 乌珍吉
导 师: 乌力吉
学 校: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元青花 蒙古族 审美 观念 体现
分类号: J5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4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蓝白相映的陶瓷的出现可以追溯至唐朝,学术界称其为“唐青花”和“宋青花”,但无论从质量上或数量都上都未形成气候,可是到了元代,青花突然以一种全新的、成熟的面貌引导陶瓷制造,将中国陶瓷从素瓷带入了彩瓷时代,具有划时代意义,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甚至对世界陶瓷的烧造也产生过一定影响。追究其现象背后原因,陶瓷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不可忽略之外,蒙元统治者蒙古民族所产生的影响是其根本动力。蒙元时代虽历经百年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首先其统治者是长期居住于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游牧生活使蒙古民族在审美观念上形成了以“和谐”为核心的,在审美内涵、审美形态和审美方式上蕴含着一种动态性特征的,具有理性、崇高、悲剧、粗犷、雄壮等情致的审美观念,深深地主导了青花瓷器的创烧和发展,对传统审美心理带来冲击、变异和革新,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审美心理的主要特征。再者,蒙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中外交流最活跃的一段时期,这与蒙古民族善于经营、善于吸收、鼓励交流实行一系列开放政策有密切关系,蒙古、伊斯兰、汉、高丽等多民族融合;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宗教文化并存,互相影响、交流互融,是丰富多彩的继唐朝以后又一开放型朝代。这也必然为元青花广纳多民族文化,成为蕴涵丰富的文化元素的艺术品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本文欲通过运用历史、考古、艺术、民俗、宗教等方面的资料,以元代青花瓷器为研究对象,试从蒙古族审美观念为切入点,结合考古实物、古典文献,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着重从艺术角度来探究元代青花瓷在蒙古族审美观念影响下创烧和发展的原因,同时把元青花瓷艺术的探讨,置于特定的游牧文化背景之上,对元青花瓷器艺术当中蒙古民族的审美体现进行综合性分析。论文第一部分是对蒙古族审美观念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元青花从自然因素、历史因素、宗教因素三个方面探究蒙古族审美观及形成发展。第二部分梳理分析蒙古族的审美观念在元青花造型、纹饰、色彩等上的具体体现。第三部分元代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对青花瓷的烧造和发展的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PERCEPTION  6-10
绪论  10-17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10-11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2
  第三节 研究现状  12-17
  第四节、研究方法  17
第一章 蒙古族审美观念及形成因素分析  17-34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自然因素  18-23
    一、 顺应自然的自然观  19-21
    二、 战胜自然的斗争观  21-23
  第二节、 民族迁徙的历史因素  23-29
    一、 游牧迁徙的开放观  24-26
    二、 异质文化的包容观  26-29
  第三节、 原始宗教的心理因素  29-34
    一、 原始萨满的天神观  29-31
    二、 喇嘛教政教合一观  31-34
第二章 元青花瓷中蒙古族审美观念的体现  34-52
  第一节、 蒙古族尚“蓝、白”审美观念之体现  34-40
    一、 尚白观念之体现  35-38
    二、 尚蓝观念之体现  38-40
  第二节、 蒙古族造型审美特征之体现  40-46
    一、 主体造型上的体现  41-43
    二、 造型装饰上的体现  43-46
  第三节、 蒙古族装饰审美特征之体现  46-52
    一、 动物纹样的装饰  47-49
    二、 特殊纹样的装饰  49-52
第三章 蒙古族审美观念的体现之原因  52-65
  第一节、 统治阶级的主导  52-56
    一、 浮梁瓷局的设立  53-55
    二、 高水平匠人的运用  55-56
  第二节、 贸易需求下的繁荣  56-60
    一、 对外贸易情况  57-58
    二、 贸易需求下的变异  58-60
  第三节、 多元艺术的渗透  60-65
    一、 文人艺术的借鉴  60-62
    二、 多元艺术的影响  62-65
结语  65-67
参考文献  67-69
图片目录  69-71
致谢  71

相似论文

  1. 中国当代汉语诗歌阐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I207.25
  2. 论中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G631
  3. 从南北方蒙古族服饰差异看环境对审美心理的影响,J523.5
  4. 电视传播中的粉丝文化效应,G223
  5. 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422.62
  6.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高专电类专业课教学策略研究,TM1-4
  7. “80后”婚恋现状探析,C913.1
  8. 运动、鲜牛奶及钙剂对蒙古族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人群的影响,R580
  9. 赤峰市部分地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脂和血微量元素的初步分析,R749.16
  10. 当代主体价值选择的困惑与途径,B018
  11. 吕荧文艺思想研究,I206.7
  12. 蒙古族翻译教学,H212
  13. 论声乐艺术的构成与审美,J616
  14. 唐代顺陵石狮造型艺术特色初探,J314.3
  15. 从月份牌看绘画艺术到商业美术的嬗变,J205
  16. 现代农业景观的审美性研究,S181
  17. 陕西渭北柱础图案造型艺术特征研究,TU-80
  18. 《雨王亨德森》的犹太性研究,I712.074
  19. 论莱辛的启蒙主义戏剧美学,I516.073
  20. 论写实油画中的视觉表现与审美,J213
  21. 民事能动司法探究,D926

中图分类: > 艺术 > 工艺美术 > 中国工艺美术 > 陶瓷、漆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