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詹姆斯·莫伯利《Arena》创作技法研究

作 者: 何旻
导 师: 叶小纲
学 校: 中央音乐学院
专 业: 作曲
关键词: 利底亚-混合利底亚调式(Lydian-Mixolydian) 八声音阶 复调思维 核心材料 教会调式 织体层
分类号: J6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分析了美国当代作曲家詹姆斯·莫伯利(James Mobberley)先生为芭蕾舞剧《Arena》所创作的音乐会版本的交响乐作品。笔者将从作曲家的创作理念出发,详细对这部作品的结构逻辑及音乐意图、核心材料上的有效处理和充分扩展,以及节奏形态、复调思维、多层性织体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莫伯利如何运用这些调式、音阶,并用底音强调的手法来暗示调式中心,从而调控整体音响上的明暗色彩变化,最终实现各个层面上的相互作用和高度统一,进而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本文最后对《Arena》与《春之祭》两部作品的写作进行了简略对比。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4-7
绪论  7-8
第一章 作曲家生平及创作背景  8-12
  第一节 作曲家生平介绍  8
  第二节 作品创作背景介绍  8-9
  第三节 《Arena》与《春之祭》的写作对比  9-12
第二章 音高材料设计的总体介绍  12-16
  第一节 调式及音阶说明  12-14
  第二节 核心材料的精密设计  14-16
第三章 《Arena》的整体结构分析特点  16-17
第四章 前奏与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  17-25
  第一节 前奏的曲式结构及音乐分析  17
  第二节 八声音阶在前奏中的运用及结构关系  17-20
  第三节 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及音乐分析  20-22
  第四节 动机的出现及核心材料的演变  22-24
  第五节 前奏与第一乐章小结  24-25
第五章 《Arena》第二乐章的音乐分析  25-35
  第一节 曲式结构与调式布局  25-26
  第二节 复调思维的运用  26-29
  第三节 底音的级进上行及动力作用  29-32
  第四节 材料的发展与各个织体层  32-34
  第五节 第二乐章小结  34-35
第六章 第三乐章的音乐分析  35-44
  第一节 曲式结构  35-36
  第二节 两大‘性格’主角造型  36-37
  第三节 阶段一的背景性织体层  37-39
  第四节 阶段一的调式及底音强调  39-40
  第五节 阶段二的调式复合性与底音进行  40-42
  第六节 其他因素及织体动态说明  42-43
  第七节 第三乐章小节  43-44
结论  44-45
参考文献  45-46
后记  46

相似论文

  1. 从作品Sequenza Ⅲ看鲁契亚诺·贝里奥的人声器乐化思维,J622.1
  2. 以约翰·亚当斯的《乐队和声学》第一乐章看简约派音乐中的“简单”与“复杂”,J614
  3. 核心音高材料的发展与贯穿,J614
  4. 威尔第《安魂曲》中的复调思维和复调技法,J614
  5. 迪蒂耶《遥远的世界》音高核心材料探究,J622.3
  6. 中国新音乐的拼贴技术及复风格运用技法研究,J692
  7. 瞿希贤合唱作品中复调手法的应用,J614
  8. 普罗科菲耶夫对传统复调思维的继承和突破,J614.2
  9. “交响编舞”探究之:群舞编排中的复调求异思维,J60-05
  10. 汉斯·威尔纳·亨策弦乐四重奏创作研究,J614
  11. 罗忠镕十二音作品技法研究,J614
  12. 潘德列茨基早期作品中的复调技法,J614.2
  13. 施尼特凯室内乐作品中的复风格研究,J605
  14. 复调思维的理论与实践—关于中国当代复调音乐理论研究和创作分析,J614.2
  15. 混合类电子音乐创作中复调思维的运用研究,J614.8
  16. 八音之韵-论八声音阶的音高结构形式及运用,J614
  17. 达拉皮科拉《解放之歌》音高组织与运行方式分析,J614
  18. 梅西安《钢琴前奏曲》第八首<风中映像>的分析与演奏,J624.1
  19. 早期格里高利圣咏研究,J608
  20. 大自然的交响乐,J614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 > 作曲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