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刘改鱼的歌唱艺术

作 者: 李燕
导 师: 韩敏虎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刘改鱼 左权民歌 艺术风格 歌唱技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号: J61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刘改鱼,山西著名民歌演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歌舞剧院一级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左权开花调”传承人。她演唱的代表曲目有:《有了心思慢慢来》、《桃花红,杏花白》、《土地还家》、《会哥哥》、《圪蛋亲》、《想亲哥》等。她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左权民歌的演唱与研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演唱技巧与风格,积累了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本论文将通过梳理其所走过的民歌艺术道路,研究和探讨刘改鱼的演唱实践,全面地科学地分析其演唱艺术风格,并对其传承工作和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左权县是民歌的海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继承了太行山的血脉,滋养出太行人的精神,这里的人们不论老少都会跳上一段小花戏,唱上几曲开花调,也正是这深厚的民间音乐土壤,培养了一大批民间歌手,刘改鱼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论文正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刘改鱼的艺术道路早在1955年我国举办了全国第二届业余音乐舞蹈汇演,当时只有16岁的刘改鱼就代表左权县参加了这次比赛,当她把几首地地道道的左权民歌奉献给大家之后,彻彻底底地以她独特的嗓音条件和表现风格征服了评委和观众,从此她开始了奋斗一生的民歌艺术的改良和演唱。然而这条路并非坦途,她和很多民歌手一样遇到了很多当时体制上的困难,曾经一度被迫放弃。但是凭着她对左权民歌的热爱,她在家乡依旧坚持着演唱民歌。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终于得到了回报,1958年,她正式成为山西省歌舞剧团的独唱演员,从此开始了专业的舞台表演。第二章:刘改鱼的歌唱艺术风格刘改鱼老师演唱的左权民歌是有感而发的心声,通过独一无二的唱腔特点树立了自身的音乐形象。她的演唱风格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本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论证:1、歌唱语言中的地方特色;2、舞台表演的鲜明风格;3、鲜活生动的独特唱腔。第三章:刘改鱼的歌唱技巧与现代民族唱法之异同本章主要通过研究刘改鱼的歌唱技巧与现代民族唱法的异同,揭示“科学唱法与”艺术表现“的正确关系,即艺术与科学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两个完全不同的,并立的,不可相互替代的两个概念,”科学唱法“与”艺术表现“之间有相悖之处,更有相通之处,相互涵盖又相互交叉。第四章:刘改鱼的民歌教学本章主要总结刘改鱼的民歌教学工作,以及教学的理念。她提倡民歌进学校,从教育的基础入手,使学生们尽早的接受宝贵的民族音乐。她对民歌的教学热情体现了她对左权民歌的热爱与执着。第五章:刘改鱼对左权民歌的传播与发展本章概述了她在“开花调”的传承和传播中所做的积极工作,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由于她对左权民歌的传播,使得更多的人们听到了来自太行腹地的天籁之音,使得美妙的左权民歌飞遍祖国大地。结论:刘改鱼对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是值得每一个从事艺术研究的人学习的,刘改鱼是左权的骄傲,也是山西的骄傲,她为左权民歌奉献了的一生,也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引言  12-15
第一章 刘改鱼的歌唱艺术道路  15-20
  1.1 童年的艺术启蒙  15-16
  1.2 艰辛的艺术探索  16-18
    1.2.1 孜孜求学路  16-17
    1.2.2 重返太行山  17
    1.2.3 情系开花调  17-18
  1.3 丰厚的艺术成果  18-20
第二章 刘改鱼的歌唱艺术风格  20-26
  2.1 歌唱语言的地方特色  20-22
  2.2 鲜活生动的独特唱腔  22-24
  2.3 舞台表演的鲜明风格  24-26
第三章 刘改鱼歌唱技巧与现代民族唱法之异同  26-30
  3.1 “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26-27
  3.2 灵巧的“真假声”运用  27-28
  3.3 独特的“共鸣腔归韵”  28-30
第四章 刘改鱼的民歌教学  30-33
  4.1 提倡民歌进学校  30
  4.2 刘改鱼的教学实践研究  30-33
第五章 刘改鱼对左权民歌的传播与发展  33-37
  5.1 刘改鱼传承“开花调”的意义  33-34
  5.2 刘改鱼对左权民歌的传播与发展  34-37
结语  37-39
参考文献  39-40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0-41
致谢  41-42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2-44

相似论文

  1.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永新盾牌舞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52
  3.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D923.4
  4. 中国藏书票发展研究,G894
  5.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G122
  6.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G852
  7. 乞巧中的女性文化研究,K892.2
  8. 内蒙古准格尔旗漫瀚调传承变异调查研究,J607
  9.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G122
  10. 论彭丽媛的歌唱艺术风格,J616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家和民间社会的关系探究-以苏州昆曲保护为例,J825
  12. 昌黎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607
  13. 论PhotoShop绘制卡通图像的艺术风格及审美价值,J218.7
  14. 沧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J605
  15.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传承中心运行现状及发展研究,J607
  16.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G122
  17. 和谐社会视阈下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和谐思想研究,G122
  18. 基于文化安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G122
  19. 李怀民诗歌研究,I207.22
  20. 当代社会变迁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607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与绩效评价,F592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 > 声乐理论 > 歌唱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