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山东省位山灌区引黄工程泥沙综合治理与效益分析研究
作 者: 张巨磊
导 师: 文仕知
学 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专 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关键词: 引黄灌区 沉沙池 泥沙 综合治理 效益分析
分类号: S2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条件,消除池区内外的不平衡发展状况,维护社会稳定,均衡协调发展的的原则,通过对位山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生态环境现状与变化、泥沙淤积现状与淤积规律及成因进行研究,结合位山灌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位山灌区引黄工程泥沙综合治理模式,分为高地治理、村庄搬迁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西输沙渠改造工程建设、东西沉沙池连接渠工程建设和沉沙池扩容等五项工程治理模式,并根据治理模式产生的效果进行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后的国民经济各项指标: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7.07%;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24;经济净现值ENPV=6658.91万元。从计算结果看,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12%,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经济净现值大于零。项目的实施使沉沙池区运用年限由现状仅5年延长到30多年,基本解决了西输沙渠的淤积问题,促进位山灌区可持续发展;使池区群众人均占有耕地由治理前的1.1亩增加到1.6亩,增幅达45%;沉沙池高地还耕后,粮食单产将由治理前的不足150kg提高到550kg,成为高产稳产田;此外,还保障了引黄入卫、引黄济津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确保了天津市城市用水安全。本文研究提出的调整农业发展与灌溉思路,对缓解位山灌区农民对土地的需求矛盾,从根本改善引黄池区的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条件,缩小与灌区经济发展差距,以及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类型灌区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目录 6-9 1 文献综述 9-18 1.1 研究背景 9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9-10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0-14 1.3.1 泥沙研究现状 10-11 1.3.2 水沙调度与泥沙利用技术研究现状 11-13 1.3.3 泥沙治理优化方案研究现状 13-14 1.4 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4-18 1.4.1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及区域生态环境 14-15 1.4.1.1 缓解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14 1.4.1.2 缓解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14-15 1.4.1.3 消除沉沙池区内外发展极不平衡状况 15 1.4.2 有效保障天津、河北等地城市用水安全 15-16 1.4.2.1 最经济、可行的输水线路 15-16 1.4.2.2 不可替代的引黄应急调水工程 16 1.4.3 位山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6-18 1.4.3.1 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6 1.4.3.2 维持沉沙池区的可持续利用 16-17 1.4.3.3 堆沙高地治理还耕速度慢 17-18 2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8-20 2.1 主要研究内容 18 2.2 研究方法 18-20 2.2.1 治理模式 18 2.2.2 评价依据 18 2.2.3 计算期及社会折现率 18-20 3 项目区概况、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29 3.1 社会经济概况 20 3.2 自然概况 20-21 3.3 位山灌区现状分析 21-22 3.3.1 位山引黄闸 21 3.3.2 输沙渠 21-22 3.3.3 沉沙池 22 3.3.4 输水干渠 22 3.4 沉沙池区现状分析 22-24 3.4.1 沉沙池区基本情况 22-23 3.4.2 沉沙池区工程现状 23-24 3.4.2.1 东输沙渠、沉沙池工程现状 23 3.4.2.2 西输沙渠、沉沙池工程现状 23-24 3.5 沉沙池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24-29 3.5.1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 24-26 3.5.2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6 3.5.3 沉沙池区内外发展极不平衡 26 3.5.4 沉沙条件差,容沙空间小 26-27 3.5.5 高地开发还耕速度慢,且标准低 27 3.5.6 开展泥沙利用研究少,淤沙利用程度低 27-29 4 灌区泥沙治理总体模式研究 29-50 4.1 治理模式原则及目标任务 29-30 4.1.1 治理原则 29 4.1.2 治理模式的目标、任务 29-30 4.1.2.1 治理目标 29 4.1.2.2 治理任务 29-30 4.2 沉沙池区运用模式 30-44 4.2.1 黄河来水、来沙量分析 30-35 4.2.1.1 径流量分析 30-31 4.2.1.2 来沙量分析 31-32 4.2.1.3 含沙量变化分析 32 4.2.1.4 小浪底水库的建成运用对下游的影响 32-34 4.2.1.5 黄河未来水沙变化预测 34-35 4.2.2 灌区引水、引沙量指标分析 35-40 4.2.2.1 灌区历年引水、引沙情况 35-38 4.2.2.2 灌区引水、引沙量预测 38-40 4.2.3 沉沙池淤积情况分析 40-41 4.2.4 沉沙池的利用模式 41-44 4.2.4.1 东沉沙区 42 4.2.4.2 西沉沙区 42 4.2.4.3 沉沙区堆放容积计算 42-43 4.2.4.4 沉沙区使用年限分析 43-44 4.3 灌区泥沙治理阶段 44-45 4.4 主要工程措施 45-50 4.4.1 高地治理 45-47 4.4.1.1 高地还耕高程确定 45 4.4.1.2 堆沙高地分布预测 45 4.4.1.3 堆沙高地治理措施 45-46 4.4.1.4 堆沙高地治理分期实施治理 46-47 4.4.2 村庄搬迁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47 4.4.3 西输沙渠改造工程建设 47-48 4.4.4 东西沉沙池连接渠工程建设 48 4.4.5 沉沙池扩容 48-50 5 效益分析 50-62 5.1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50-56 5.1.1 增量费用 50-51 5.1.1.1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50 5.1.1.2 年运行费 50-51 5.1.1.3 新增流动资金 51 5.1.2 增量效益 51-53 5.1.2.1 高地治理增产效益 51 5.1.2.2 减少的池区生态环境补偿费 51-53 5.1.2.3 减少的清淤费 53 5.1.3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53-56 5.2 社会效益分析 56 5.3 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56-57 5.4 效果分析 57-62 6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62-64 6.1 结论 62 6.2 创新点 62-63 6.3 展望 63-64 参考文献 64-70 致谢 70
|
相似论文
-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 宜兴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X592
- 海底管道自埋机理数值模拟研究,TE973
- 级索煤矿村下压煤充填开采模式研究,TD823.7
- 太湖流域水环境信息共享与互动机制构建,X321
- 徐州市青山泉镇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研究,TD88
-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ITS)建设项目效益评价分析,U495
- 套种对油茶幼林的土壤理化性状及其生长的影响,S794.4
- 长城窝堡矿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X820.3
- 引黄灌区灌溉事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S274.5
- 铁矿工人尘肺队列研究,R135.2
- 基于多目标GA的灌区水资源优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 新疆六道湾煤矿急倾斜煤层塌陷机理及综合治理,TD327
- 基于RS黄河口主要生态因子动态变化的研究,TP79
- 东北黑土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S157
- 选煤厂筛分车间除尘机理研究,TD714.4
- 彩色路面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U416.217
- 澜沧江曼厅大沙坝浅滩整治,U617
- 高速公路土质边坡生态防护关键技术研究,U417.1
- 不同模式混合动力公交车节能环保效益分析与研究,U469.7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工程 > 农田水利 > 灌溉制度与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