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死亡的美学注视

作 者: 孙文昀
导 师: 骆冬青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死亡 美学注视 执念 情感线索
分类号: J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6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死亡的美可以分为死亡本身特征的美和面向死亡的生命之美。本文从死亡与美的关系入手,概括中西方从古至今对死亡本质的认识,发现死亡具有超验性,在未体验过死亡之前很难探讨死亡。但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每个活着的人都无法逃避死亡,文章从宗教、哲学、伦理等角度分析他们各自对死亡的阐释。发现宗教,伦理角度将死亡问题转化为死亡的结果,或者死亡的价值问题,从某种意义上回避了对死亡本质的解释。理性主义者在使用线性真理试图解释死亡时却自身陷入了绝对、极限也是封闭的矛盾。美学通过对死亡全过程的注视和模拟,从某种意义上使死亡得到了纾缓,将“不可逆转的时间”转化为“不可改变的时间”,在整个文化系统层面上将死亡转变成生命。因此,美学能够对死亡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前人对死亡美的研究实质上多是研究面向死亡的生命之美,因为关涉死亡的艺术文本中痛苦、激情等主要还是强调人的精神自由,如浪漫主义、荒诞派等。哥特艺术排斥一切人的主观情感,执念于死亡的过程,精神上有封闭性、物化、范式等特征,同时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因此,将后者归为死亡本身的美,而前者作为面向死亡所激发的生命之美。死亡本身的美一章中,围绕“谦卑”、“执念”、“范式”几个美学特征来阐释,并以弗罗姆等人的心理分析为参照,说明这种美因软弱以及追求极致造成,并分析它与自卑、典型等概念的些微联系。在客观承认其局限美的前提下,指出其“物化”自身的危险。面向死亡的生命之美从生存论角度以人的情感线索展开,从最初意识到死亡之“惊”,到“痛苦”,然后对痛苦有些人会“沉论”,另一部分是行动,行动中又分为出声的呐喊、“反抗”,和内在反思的“沉默”。文章将中西方文学史中的不同形象、事件按照此情感类型划分,并且区分每种情感类型的内在心理机制,试图表现各个阶段中人的生命与死亡间的巨大张力。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绪论  6-8
第一章 死亡何以需要美学  8-24
  第一节 死亡的概念和相关特征  8-11
  第二节 死亡能否被克服?宗教、伦理、哲学的阐释  11-19
  第三节 美学对死亡的模拟  19-24
第二章 死亡本身之美  24-34
  第一节 谦卑  25-26
  第二节 执念  26-31
  第三节 范式  31-32
  第四节 对死亡本身美的反思  32-34
第三章 面向死亡的生命之美  34-46
  第一节 惊  34-36
  第二节 痛苦  36-38
  第三节 沉沦  38-40
  第四节 行动之向外反抗  40-42
  第五节 行动之向内沉默  42-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50
致谢  50

相似论文

  1. 黄瓜—酸黄瓜抗霜霉病渐渗系分子标记的筛选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S436.421.11
  2. 磷脂酶C和D在木聚糖酶诱导的水稻悬浮细胞抗病反应中的作用,S511
  3. 颅内动脉瘤患者死亡原因分析,R743.3
  4. 外源性NO对旋毛虫肌幼虫杀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532.14
  5. 近十年我院心内科住院死亡患者状况分析,R54
  6. 暴发性急性胰腺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R657.51
  7. 农村高低计划自杀死亡者不同特点的心理解剖研究,B846
  8. 糖皮质激素对乙型肝炎重症化阻断作用的临床研究,R512.62
  9. 15-35岁农村青年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死亡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B846
  10. FADD基因沉默对帕金森病凋亡机制影响的研究,R742.5
  11. 大学生临终关怀志愿者死亡恐惧研究,C916
  12.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晚期短篇小说主题研究,I612.074
  13. 我国死亡赔偿制度研究,D923
  14. 论郁达夫个性小说形成复杂成因,I207.42
  15. 论狱犯非正常死亡的处理与制度完善,D914
  16. 天津市颈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分析,R651.2
  17. 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研究,D923
  18. 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研究,D924.3
  19. 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研究,D923
  20.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研究,D924.3
  21. 交通肇事逃逸相关问题探析,D924.3

中图分类: > 艺术 > 艺术理论 > 艺术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