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海登·怀特的转义理论研究

作 者: 何川
导 师: 杨铸
学 校: 北京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转义 隐喻 文本阐释 历史诗学 文学性
分类号: I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海登·怀特吸收了现代语言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套话语转义理论来分析历史文本,主导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历史哲学领域中的语言学转向,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本文即以怀特的转义理论为研究对象,力图阐明转义理论的学术来源、具体内涵、阐释效应,并论述其意义和局限。本文的主体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着重从词源上对转义一词进行梳理,并将传统修辞学中作为修辞格的转义与现代转义理论进行对比。同时,详细辨析了怀特转义理论同雅各布森、列维-斯特劳斯的转义二重区分法以及维柯的转义四重区分法之间的渊源关系。第二部分将重点阐述四种转义模式,即隐喻、转喻、提喻和反讽的具体内涵,发掘每一种模式的自身特征,并突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探讨转义理论在不同学科中的阐释效应。主要论证了四种转义模式与各学科经典著作的深层结构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作为一种解释模式,转义理论能有效地对这些著作进行解读。第四部分论述转义理论在怀特的整个历史诗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尝试分析转义理论与“文学性”这一问题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综合其他学者对怀特的批评意见,对转义理论的局限进行了思索和探讨。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3-4
Abstract  4-6
前言  6-13
一、转义理论的来源  13-24
  (一) 转义理论的词源考察  13-16
  (二) 转义的二重区分法  16-20
  (三) 转义的四种区分法  20-24
二、四种转义的具体内涵  24-32
  (一) 隐喻:metaphor  24-26
  (二) 转喻:metonymy  26-28
  (三) 提喻:synecdoche  28-29
  (四) 反讽:irony  29-32
三、转义理论的阐释效应  32-41
  (一) 阐释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32-35
  (二) 阐释福柯的《词与物》  35-38
  (三) 阐释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表现理论  38-41
四、转义理论的意义及局限  41-52
  (一) 转义理论在怀特的历史诗学中的地位  41-44
  (二) 转义理论与“文学性”问题  44-47
  (三) 转义理论的局限  47-52
结语  52-54
参考文献  54-59
论文后记  59-60

相似论文

  1. 海西科学解释网络模型中的隐喻,N02
  2. 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B842.1
  3.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4. 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G633.41
  5. 中国古诗中“咏月诗”的概念隐喻研究,I207.22
  6. 新闻标题中隐喻的认知研究,H15
  7. 英汉“喜悦”隐喻的跨文化研究,H15
  8. 论德里达的隐喻观,H05
  9. 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中《红楼梦》诗词的英译研究,I046
  10. 张一白城市电影的创作研究,J905
  11. 基于教师隐喻视角的教师形象重构,G451.1
  12.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汉英动物谚语对比,H313
  13. 俄汉语中价值评判的空间隐喻对比研究,H15
  14. 从社会认知角度看广告中的性别隐喻,H05
  15. 汉、英语情感隐喻对比研究综述,H315
  16. 现代汉语触觉感官词的认知语义研究,H136
  17. 汉语中“左”“右”的认知解释,H15
  18. 探索与坚守,I207.42
  19. 论服饰文化在影视叙事中的作用,J918
  20. 关于海报设计中的隐喻研究,J524
  21. 苏州弹词徐派《三笑》文本研究,I207.3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评论、文学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