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轻轨车辆车内噪声分布规律及降噪措施研究

作 者: 姜长英
导 师: 刘岩;臧兰兰
学 校: 大连交通大学
专 业: 车辆工程
关键词: 轻轨车辆 车内噪声 分布规律 降噪研究
分类号: U270.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城市轻轨交通具有运送旅客能力大、行车速度高、行车可控制性和可靠性强等优点。另外,轻轨能使城市道路面积得到双倍利用,促进城市的物业开发以及减少空气污染。随着城市轨道车辆行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筹建轻轨交通。但是,另一方面,轻轨车辆车内噪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轻轨车辆车内噪声不但严重影响旅客乘车的舒适度,而且能引起轻轨车辆部件的早期疲劳损坏,从而降低轻轨车辆的使用寿命。本文主要通过测试,研究轻轨车辆车内声场分布规律,采取有效降噪措施,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在正常运行车辆内布点,对车辆内的噪声和振动进行测试,运用HEAD acoustics噪声与振动测试及分析系统,采集不同的运行速度下的具体数值,进行分析。对车内噪声与振动进行频谱分析,在不同频率下,得出各测点的声压级和振动加速度具体数值。经调研,轻轨车辆车内噪声的主要来源为:①轮轨噪声,主要以中高频为主;②空调机组噪声和电气设备噪声,该两种噪声以中低频为主。轻轨车辆车内振动主要分为:①转向架上方地板面与车体中央地板面的振动加速度值最大,主要为中低频;②空调机组处振动其次,主要为中高频;③侧墙处振动最小,主要为中低频。通过测试、频谱分析,对空调机组、侧墙、地板、车辆连接处、车辆部件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在空调机组处加超吸玻璃棉;在侧墙壁板上涂敷阻尼材料;在地板上粘贴阻尼材料等,以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绪论  10-19
  1.1 概述  10-11
  1.2 本文研究内容  11
  1.3 轻轨车辆发展状况  11-15
    1.3.1 车体  11-12
    1.3.2 转向架或走行装置类型  12-13
    1.3.3 弹性悬挂系统  13
    1.3.4 弹性车轮  13
    1.3.5 牵引电动机悬挂和布置方式  13-14
    1.3.6 电力传动  14
    1.3.7 制动方式  14-15
  1.4 国外轻轨车辆噪声控制技术展望  15-16
  1.5 国内城市轻轨车辆噪声研究现状  16-18
  本章小结  18-19
第二章 声学及振动的基础知识  19-39
  2.1 基本概念  19-29
    2.1.1 声压  19-20
    2.1.2 声能量 声能量密度  20-21
    2.1.3 声功率 声强  21-22
    2.1.4 级和分贝  22-23
    2.1.5 声级的叠加  23-25
    2.1.6 振动与噪声的一般关系  25-28
    2.1.7 频谱 频程  28-29
  2.2 声学材料的相关参数  29-31
    2.2.1 吸声系数 反射因数 声阻抗率  29-30
    2.2.2 隔声量 声压透射系数  30-31
  2.3 振动的物理度量  31-32
  2.4 振动的评价  32-34
  2.5 轻轨车辆声学技术验收标准  34-38
    2.5.1 外部噪音等级预测法  35-36
    2.5.2 内部噪音预测法  36-37
    2.5.3 噪音等级  37-38
  本章小结  38-39
第三章 轻轨车辆噪声与振动的形成及特点  39-41
  3.1 轻轨车辆噪声的形成  39-40
    3.1.1 动力系统噪声  39
    3.1.2 轮轨系统噪声  39-40
    3.1.3 轻轨列车的噪声特性  40
  3.2 高架线路运行是车内振动的主要来源  40
  本章小结  40-41
第四章 轻轨车辆车内噪声与振动测试及分析  41-49
  4.1 噪声与振动测试  41-42
  4.2 噪声测试频谱分析  42-46
  4.3 不同速度下车内各点噪声情况分析  46-48
    4.3.1 V=50km/h会车时车内各点噪声情况分析  47-48
    4.3.2 V=50km/h过弯道时车内各点噪声情况分析  48
  本章小结  48-49
第五章 轻轨车辆减振降噪措施研究  49-59
  5.1 减振降噪材料的选择  49-51
    5.1.1 吸声材料  49-50
    5.1.2 振动阻尼材料  50-51
  5.2 减振降噪方式  51-53
    5.2.1 吸音降噪  51
    5.2.2 隔音降噪  51-52
    5.2.3 吸振降噪  52
    5.2.4 隔振降噪  52-53
  5.3 减振降噪措施  53-58
    5.3.1 轻轨车辆部件减振  53-54
    5.3.2 车辆连接处的减振降噪  54-55
    5.3.3 在车轮上装设谐振消声器  55-56
    5.3.4 地板、侧墙等处的减振降噪处理  56
    5.3.5 空调机组处的减振降噪  56-58
    5.3.6 车体采用铝合金减振型材  58
  本章小结  58-59
结论  59-60
参考文献  60-6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1-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长白山西坡亚高山—高山带植物群落组成及其规律研究,Q948
  2. 宁强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P694
  3.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R259
  4. 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临床调查研究,R271.9
  5. 黄土高原地区地质灾害调查方法及规律研究,P642.22
  6. 基于GIS的武夷山区植被分布与环境梯度关系分析,Q948
  7. 东辛复杂断块剩余油富集模式及挖潜技术应用研究,TE327
  8. 冠心病火邪热结证候的分布规律探讨,R259
  9. 日照市城区地价动态监测体系与时空分异规律研究,F301.2
  10. 齐家—古龙地区向斜成藏机制研究,P618.13
  11. 高强微膨胀预应力锚固技术在岩质边坡中应用的受力机理研究,TD353.6
  12. 新型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TQ529.2
  13. 青岛市快速路交通噪声影响与防治对策研究,U491.91
  14. 青银高速车道平移技术研究,U418.4
  15. 人胃各区域肌层分布的研究,R735.2
  16. 祛风通窍、宣痹化痰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风痰阻肺证)的临床研究,R276.1
  17. 海拉尔盆地乌东斜坡带南屯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P618.13
  18. 雅鲁藏布江(米林—加查段)泥石流活动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P642.23
  19. 林拉铁路沿线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P694
  20. 岩体、混凝土粗糙裂隙水力特性试验研究,TU452
  21. 粉煤灰复垦地土壤养分及重金属分布影响因素分析,X53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铁路运输 > 车辆工程 > 一般性问题 > 车辆理论及试验 > 车辆噪音及防止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