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白介素17、白介素22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皮损及血清中的表达与意义

作 者: 吴远慧
导 师: 高顺强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皮肤病与性病学
关键词: 大疱性类天疱疮 免疫组化 酶联免疫吸附法 IL-17 IL-22
分类号: R758.6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以泛发瘙痒性大疱性皮疹为特点,以往研究认为BP为Thl与Th2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且以Th2细胞为优势,然而近年来Th17型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与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为Th17型细胞的重要细胞因子,研究这两种细胞因子在BP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有助于揭示Th17型细胞与BP的致病过程之间的联系,为BP的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思路。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BP患者皮损组织及2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IL-17及IL-22的表达情况。2采用ELISA法检测27例BP患者及25例正常人血清中IL-17及IL-22的表达情况。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1.1IL-17染色结果IL-17的表达在细胞浆及细胞核,并且主要位于BP患者皮损组织中表皮全层、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周围慢性炎细胞,于正常皮肤组织中无强阳性表达,41例BP患者的皮损中19例为强阳性,14例为阳性,5例为弱阳性,3例为阴性;25例对照组皮损组织无强阳性,2例阳性,6例弱阳性,17例阴性。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IL-17在BP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IL-22染色结果IL-22的表达在细胞浆,并且主要位于BP患者皮损组织的表皮,于正常皮肤组织中少有强阳性及阳性表达,41例BP患者的皮损中13例为强阳性,14例为阳性,6例为弱阳性,8例为阴性;25例对照组皮损组织2例强阳性,2例阳性,4例弱阳性,17例阴性。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为IL-22在BP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3IL-17和IL-22在皮损中的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r=0.213,P=0.181>0.01,BP患者皮损组织中IL-17与IL-22的表达呈正相关性。2ELISA法检测BP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IL-17、IL-22的浓度结果2.1血清中IL-17的表达水平检测结果(单位:pg/ml)血清中IL-17的表达水平病例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40.533(29.722),对照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27.351(26.012),病例组血清中IL-17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BP患者血清中IL-17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血清中IL-22的表达水平检测结果(单位:pg/ml)血清中IL-22的表达水平病例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39.231(30.000),对照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23.776(16.349),病例组血清中IL-22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BP患者血清中IL-22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IL-17和IL-22在血清中的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应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法检验其相关性,r=0.886,P=0.000<0.01,BP患者血清中IL-17与IL-22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1、IL-17、IL-22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皮损中的表达均增高,说明IL-17、IL-22可能参与了BP的致病过程。2、IL-17、IL-22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均增高,说明IL-17、IL-22可能参与了BP的致病过程。3、IL-17、IL-22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皮损及血清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说明IL-17与IL-22在BP的致病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4、IL-17、IL-22为Th17型细胞的重要细胞因子,IL-17、IL-22在BP皮损及血清中的表达增高,提示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BP的致病过程。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MMP-7和溶菌酶在DSS诱导的Balb/c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S858.91
  2. 板蓝根多糖对无初乳仔鼠免疫功能的影响,S853.7
  3. 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S859.84
  4. 体内特异性阻断白介素17在BALB/c小鼠已建立哮喘模型中作用的研究,R562.25
  5. 哮喘小鼠血清IL-17的变化及布地奈德对其干预作用的研究,R562.25
  6. 哮喘小鼠血清IL-17与IgE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R562.25
  7. 无色素性恶性黑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R739.5
  8. 增生性瘢痕中CD90、Ⅰ、Ⅳ型胶原和TGF-βⅠ型、Ⅱ型受体表达的相关性分析,R622
  9. CD44V6和Bcl-2在眼睑部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739.7
  10. NSCLC患者外周血及癌组织Th17细胞和IL-1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R734.2
  11. TGFBR3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737.14
  12. 儿童过敏性紫癜急性期Th17细胞功能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R725.5
  1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意义,R739.5
  14. 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IL-17表达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R541.7
  15. IL-22在TNBS诱导的小鼠早期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R574.62
  16. 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动物模型Th17相关因子的实验研究,S858.28
  17. 大疱性类天疱疮60例临床分析,R758.66
  18. KLK6、KRT 13在口腔疣状癌中的表达的研究,R739.8
  19. 50例骨肉瘤标本P53、P16蛋白表达临床分析,R738.1
  20. Eotaxin-1和V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R711.71
  2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TOLL样受体3、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512.6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皮肤病学 > 原因未明的皮肤病 > 大疱性皮肤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