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脑静息态低频振幅研究

作 者: 史延锋
导 师: 王磊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神经病学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神经心理学
分类号: R74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1.应用神经心理学量表来探讨缺血性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特点。2.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ALFF)技术,探讨缺血性卒中后VCIN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变化特点。对象:1.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第二炮兵总医院神经内科缺血性卒中恢复期门诊和住院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测评量表(Montreal Cogonitive Assessment,MoCA,B-eijing Version)进行认知评估,筛选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VCIND)患者20人(男13人,女7人,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55岁,平均年龄66.91±7.21岁)作为VCIND组;脑血管病无认知障碍组(CVD)17人(男9人,女8人,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55岁,平均年龄65.82±5.58岁),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老年人(normal cognition,NC)21人(男12人,女9人,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55岁,平均年龄64.87±6.13岁)作为正常对照组,以上三组均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查。2.选取2011年5月至2011年11月期间上述VCIND患者14人(男6人,女8人,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55岁,平均年龄63.91±9.32岁)作为VCIND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老年人(normal cognition,NC)13人(男7人,女6人,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55岁,平均年龄62.87±7.26岁)作为对照组,以上两组分别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方法:1.采用神经心理学量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测评量表(MoCA)、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分表(ADAS-Cog)、语言流畅性测验(VFT)、连线测验(TMT)、韦氏数字符号测验、Stroop色词测验(CWT)等,对所有被试的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执行功能及视觉空间能力等认知功能进行调查分析。2.使用西门子3.0T Trio磁共振扫描仪进行静息态功能扫描(TR=2000ms,TE=30ms,Flip angle=90°,Slices=31,Resolution=64×64)及T1-MPRAG序列(TR=1900ms,TE=2.13ms,TI=900ms,Flip angle=9°,Resolution=256×256,Slices=176)。静息态fMRI原始数据采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5)预处理和静息态磁共振数据分析工具包(REST)进行ALFF分析,采用SPM5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并用XjView软件确定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解剖位置及MRIcroN软件结果呈现。结果:1.与CND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VCIND组MoCA、MMSE、ADAS-Cog、VFT、数字倒背、数字符号转换、连线A、连线B、Stroop色词等各项测验的总分明显低于CV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MoCA的视空间/执行功能亚项、MMSE语言亚项和注意力/计算力亚项在VCIND组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MoCA的命名、记忆力、MMSE的定向力以及数字顺背在三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在静息状态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VCIND组患者左侧额中回、左侧豆状核壳、左侧小脑脚、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眶面和角回ALFF明显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边缘叶和左侧舌回ALFF明显减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缺血性卒中后VCIND患者存在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及视空间功能等多项认知功能障碍。2. ALFF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对缺血性卒中后VCIND的脑功能研究和诊断方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1
前言  11-13
1 研究对象  13-15
  1.1 VCIND 组  13-14
  1.2 CVD 组  14
  1.3 正常对照组  14-15
2 研究方法  15-19
  2.1 研究设计  15
  2.2 临床资料收集  15
  2.3 神经心理学检查  15
  2.4 神经心理学检查量表  15-17
  2.5 MRI 扫描  17-18
  2.6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  18
  2.7 统计学分析  18-19
3 结果  19-24
  3.1 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  19
  3.2 研究对象认知功能的比较  19-21
  3.3 静息态磁共振数据分析结果  21-24
4 讨论  24-28
  4.1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断现状  24
  4.2 VCIND 认知功能特点  24-25
  4.3 静息态 BOLD-FMRI 低频振幅(ALFF)的的基本原理和生理意义  25-26
  4.4 缺血性卒中后 VCIND 患者的 ALFF 的异常改变  26-28
5 结论  28-29
参考文献  29-32
综述  32-42
  1. VCIND 概念的演变及意义  32-33
  2. 危险因素的分析  33-34
  3. 神经心理学  34-35
  4. 神经影像学检查  35-38
  5. 诊断标准  38-39
  参考文献  39-42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42-44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44-45
附录  45-55
致谢  55-56

相似论文

  1. 汉语失语症音节加工的神经心理学研究,B842.3
  2. 不同级别高血压病住院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R544.1
  3. 卒中后非痴呆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损害特征与脑血流量变化的SPECT/CT研究,R749.1
  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静息态fMRI研究,R749.94
  5. 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心理学特征与丘脑弥散张量成像研究,R749.1
  6. 帕金森病伴发抑郁与认知功能的相关研究,R742.5
  7. 部分性继发全面性发作癫痫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R742.1
  8. 早期盲人静息状态下局部脑活动研究,R445.2
  9.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者静息态BOLD-fMRI研究,R749.9
  10. 脑外伤者认知功能障碍与P300及P50电位变化研究,R749.1
  11. 正常儿童认知发展及临床应用的静息态fMRI研究,R445.2
  12. VCI患者血浆ADMA、Hcy水平及相互关系的研究,R749.1
  13. 老年期痴呆P300变化和神经心理学评定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R277.7
  14. 中医思志理论的探讨及遗忘型MCI患者思志变化的临床研究,R277.7
  15. 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认知功能改变及干预的实验研究,R749.1
  16. 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推理损害临床特点及机制的初步研究,R743.3
  17. VCIND与VaD中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临床研究,R749.2
  18. 改善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R749.1
  19.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R742.5
  20.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及中医证候学研究,R277.7
  21. 1.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研究 2.术前语言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R445.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精神病学 >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