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心脑血管病相关因子ET-1、sTM、GMP-140在RA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 者: 曹京旌
导 师: 王俊祥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心脑血管疾病 病情活动度 内皮素-1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
分类号: R593.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的研究显示,RA患者心脑血管疾病(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CCVD)的发生率较高,其机制未完全明确,RA相关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及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的活化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检测RA患者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alpha-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的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DAS28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RA临床指标的相关关系,来了解不同的疾病活动情况下RA患者内皮损伤、PLT活化的情况,以探讨RA并发CCVD的风险,并为RA具体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住院RA病人32例,并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年龄均在30岁以上,RA患者均符合2009年由美国风湿病协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联合提出的诊断标准,排除其它风湿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血液疾病、除高血压外的其它CCVD及肝肾疾病等,且既往均未用过生物制剂。32例RA患者分为单纯RA组(21例)与合并高血压组(11例)。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ABC-ELISA)测定RA组血清中ET-1、sTM、GMP-140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RA组分为单纯RA组和合并高血压RA组进一步进行比较分析。RA组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年龄、性别、病程、ESR、CRP、PLT、DAS28评分、类风湿因子(RF)、总胆固醇(TC)等,并分析ET-1、sTM、GMP-140之间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关系。采用SPSS13.0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分析符合正态分布时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取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R)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两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或t’检验,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多个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不符合双变量正态分布时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符合双变量正态分布时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不符合双变量正态分布时采用秩相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的描述RA患者32例(女性26例,男性6例),年龄33~77岁,平均(56.13±10.48)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9.25±5.62)年,其中合并高血压组11例(女性10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为(60.27±9.25)岁,平均病程为(9.86±6.54)年,单纯RA组21例(女性16例,男性5例),平均年龄为(53.95±10.62)岁,平均病程为(8.93±5.22)年;正常对照组20例(女性13例,男性7例),年龄30~67岁,平均(52.50±11.04)岁。RA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年龄及性别构成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RA组、合并高血压R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任意两组之间在年龄及性别构成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ET-1、sTM及GMP-140检测结果2.1R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A组患者血清ET-1水平(67.14±17.89)n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1.89±11.26)ng/L(P=0.001);RA组患者血清sTM水平(3.79±0.95)n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09±0.84)ng/L(P=0.010);RA组患者血清GMP-140水平(10.39±2.08)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88±2.00)μg/L(P=0.012)。2.2单纯RA组、合并高血压RA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2.1单纯RA患者组血清ET-1水平(66.69±18.35)ng/L与合并高血压RA患者组血清ET-1水平(67.99±17.82)ng/L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1.89±11.26)ng/L(P<0.05)。2.2.2单纯RA患者组血清sTM水平(3.73±1.05)ng/L与合并高血压RA患者组水平(3.90±0.76)ng/L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09±0.84)ng/L(P<0.05)。2.2.3单纯RA患者组血清GMP-140水平(10.20±2.17)μg/L与合并高血压RA患者组水平(10.78±1.94)μg/L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88±2.00)μg/L(P<0.05)。3ET-1、sTM及GMP-140相关分析3.1血清ET-1、sTM及GMP-140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直线相关分析显示,RA患者ET-1与sTM呈正显著相关(r=0.466,P=0.007),ET-1与GMP-140呈正显著相关(r=0.511,P=0.003), sTM与GMP-140呈显著正相关(r=0.544,P=0.001)。3.2血清ET-1、sTM及GMP-140水平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3.2.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ET-1与ESR、CRP及DAS28均呈显著正相关(r=0.512,P=0.003;r=0.392,P=0.027;r=0.395,P=0.025);sTM与ESR、DAS28呈显著正相关(r=0.377,P=0.034;r=0.388,P=0.028);GMP-140与ESR、DAS28呈显著正相关(r=0.557,P=0.001;r=0.592,P=0.000);未发现ET-1、sTM及GMP-140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3.2.2在单纯RA患者组中:ET-1与ESR呈正相关(r=0.516,P=0.017);sTM与ESR呈正相关(r=0.496,P=0.022);GMP-140与ESR、DAS28呈正相关(r=0.497,P=0.022;r=0.508,P=0.019);ET-1、sTM及GMP-140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3.2.3在合并高血压RA患者组中:GMP-140与ESR、DAS28呈正相关(r=0.665,P=0.025;r=0.946,P=0.000);ET-1、sTM及GMP-140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1RA患者血清ET-1、sTM及GMP-140水平升高,说明存在着血管内皮损伤和PLT的活化,提示RA患者并发CCVD的风险增加。2ET-1、sTM及GMP-140存在相关性,RA患者并发CCVD的风险增加可能是其相互作用的结果。3RA患者ET-1、sTM及GMP-140的水平与病情活动度密切相关,与合并高血压无关。4积极控制RA的病情,可能降低RA并发CCVD的风险。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1
前言  11
材料与方法  11-14
结果  14-17
附图  17-27
附表  27-32
讨论  32-36
结论  36
参考文献  36-40
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机制  40-50
  参考文献  46-50
致谢  50-51
个人简历  51

相似论文

  1. 周乃玉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痹玉康Ⅰ号”方治疗中晚期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2. 内皮素-1、胰岛素抵抗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743.3
  3.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544.1
  4. 血浆内皮素-1及血流变与原发性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相关性研究,R775
  5.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可溶性协同信号分子sPD-1、sPD-L1的浓度测定及意义,R593.22
  6. IL-17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99Tc-MDP联合MTX的干预作用,R593.22
  7.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PD-1/PD-L1协同抑制分子的表达及意义,R593.22
  8.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MIP-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类风湿关节炎血清中的检测及意义,R593.22
  9.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浆ADM、ET-1浓度改变及临床意义,R575.2
  10. 太赫兹检测血管斑块的研究,R743
  11. 牛磺酸对慢性酒精中毒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R595.6
  12.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内皮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研究,R587.1
  13.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以及尼莫酮对其的影响,R614
  14. 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Wrist和MCP、PIP关节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与MRI的对比研究,R593.22
  15.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IL-3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R593.22
  16. 甘草次酸干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样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研究,R593.22
  17.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R593.22
  18.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及活动影响因素分析,R593.22
  19.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病变超声评价,R593.22
  20.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治疗的决策分析,R593.22
  21. 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腕部骨侵蚀MRI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R593.2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全身性疾病 > 免疫性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