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神经生长因子与骨粉混合物对骨缺损愈合的影响

作 者: 张敏
导 师: 赵彬
学 校: 山西医科大学
专 业: 口腔临床医学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Bio-Oss骨粉 骨缺损 修复
分类号: R68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胫骨洞形骨缺损的动物模型,观察NGF/Bio-Oss骨粉混合物是否具有促进成骨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平均体重220-250g,采用完全随机法分成3组,每组16只。在左侧胫骨结节下1cm处制备约3mm长深达髓腔的骨块缺损模型,实验组:骨缺损植入NGF/Bio-Oss骨粉混合物,对照组:骨缺损植入生理盐水/Bio-Oss骨粉,空白组:为单纯胫骨骨缺损,未做任何处理。每组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各处死动物8只。通过大体解剖标本、X线片、组织形态学及BMP-2免疫组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观察各组各时期新骨生成的情况。结果1.术后4周大体解剖观察:实验组骨缺损愈合较早,新骨的形成明显比对照组和空白组快;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新生骨小梁、成骨细胞、新生血管均多于对照组和空白组;BMP-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染色阳性主要表达在骨膜下和骨小梁周围,阳性细胞主要是一些成骨细胞和未成熟的骨细胞。实验组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组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最低,与其他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后8周大体解剖观察:各组骨缺损基本愈合,其中实验组生成的新骨与周围骨组织一致;X线片观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骨缺损区影像的密度接近周围骨组织,轮廓与原骨缺损区一致,空白组骨缺损区影像密度稍低,有骨缺损切迹;组织学观察结果:各组的骨缺损区均为新生骨充填,空白组骨缺损区中央的骨质成熟度最低。结论NGF/Bio-Oss骨粉混合物能明显促进大鼠胫骨洞形骨缺损早期新骨的形成及骨量的增加,促进骨质的成熟,缩短愈合时间。

全文目录


英文缩写及中英文对照表  5-6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9
前言  9-10
材料与方法  10-14
结果  14-16
讨论  16-21
结论  21-22
参考文献  22-25
附图  25-28
综述  28-38
  参考文献  35-38
个人简历  38-39
致谢  39

相似论文

  1. PRP/BIO-OSS复合物对纯钛金属钉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R783.6
  2. 海藻酸钠—壳聚糖生物膜在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研究,R318.08
  3. 基于3S技术的煤炭基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X171.4
  4. 应用远段锥形组配柄与广泛微孔涂层柱形柄行全髋股骨侧翻修的比较研究,R687.3
  5. 复合壳聚糖纳米微球PLGA/nHA缓释载体系统的制备及其对蛋白类药物缓释作用的实验研究,R318.08
  6. 赤泥对镉污染农田土壤的稳定化修复及机理研究,X53
  7. 生物炭对Pb、Cd污染土壤的修复试验研究,X53
  8. 植物—真菌联合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效果研究,X53
  9. 景观水体的太阳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X52
  10. 土壤酞酸酯污染的微生态效应和真菌—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X53
  11. 碳酸钠溶液解毒铬渣及堆肥修复铬污染土壤的研究,X53
  12. 超声浸提-Fenton氧化联用法对土壤中苯酚污染物的治理研究,X53
  13. 煤矿开采沉陷的环境效应和生态修复技术,X171.4
  14. 基于鲁棒优化的可修复产品逆向物流网络均衡研究,F224;F252
  15. 水生植物对水中磺胺嘧啶和左炔诺孕酮去除机理研究,X173
  16. 多孔丝素蛋白支架修复兔下颌骨临界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R318.08
  17. 改良磷酸钙骨水泥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R318.08
  18. 修复多环芳烃复合污染水体的高效菌群构建及降解特性,X172
  19. 不同含盐量石油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效率,X172
  20. 石油降解真菌筛选及其修复效应,X172
  21. 基于原核仿生阵列的自修复技术研究,TB1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 矫形外科手术学 > 骨骼手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