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结构化多相反应器内液相流动及轴向扩散性能的实验研究

作 者: 陈亚岚
导 师: 刘辉
学 校: 北京化工大学
专 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
关键词: 结构化多相反应器 轴向扩散模型 传递函数法 平均停留时间 彼克莱数
分类号: TQ02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结构化多相反应器与传统多相反应器相比具有压降低、传质速率高和比表面积大等许多优点,这使其成为替代传统多相反应器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因此,对结构化多相反应器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类型结构化多相反应器内的液相流动及轴向扩散性能,以期为该反应器的设计、操作和放大提供基础依据。实验以自来水为液相,以空气为气相,以喷嘴和玻璃珠静态分布器分别作液体分布器,在表观液速为0.0283-0.0637m/s,表观气速为0.0490-0.2942m/s,并流向下的操作模式下,对50cpsi、100cpsi和400cpsi三种胞密度下的整体式和分段式结构化多相反应器分别进行了“示踪-响应”实验研究。利用电导法,测量了不同表观气、液速度下的“示踪-响应”浓度-时间数据;利用差压传感器同时测量了对应的床层压降-时间数据。基于实验数据,在以喷嘴为液体分布器的整体式结构化多相反应器内分析了表观气、液速度对轴向扩散程度的影响,考察了平均停留时间、床层压降、平均液含率和平均液栓长度随表观气、液速度和胞密度的变化趋势,获取了反映轴向扩散程度大小的彼克莱数关联式;对比了两种分布器下整体式和分段式结构化多相反应器内平均停留时间、床层压降、平均液含率和平均液栓长度随表观气、液速度的变化趋势以及轴向扩散程度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在以喷嘴为液体分布器的整体式结构化多相反应器内:(1)轴向扩散程度随表观液速的增大而减小,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2)表观液速增大,平均停留时间和压降稳定程度随之减小,床层平均压降、平均液含率和平均液栓长度随之增大;表观气速增大,平均停留时间、床层平均压降、平均液含率和平均液栓长度都随之减小,压降稳定程度基本不变;胞密度增大,平均停留时间随之减小,床层压降和平均液含率随之增大,液栓长度随之先增大后减小。(3)获取的反映轴向扩散程度大小的彼克莱数关联式大部分误差都在±30%以内,能够较好的预测结构化多相反应器内的轴向扩散状况。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平均停留时间、床层压降、平均液含率和平均液栓长度在分段式结构化多相反应器内随表观气、液速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与在整体式结构化多相反应器内的变化趋势一致。(2)使用喷嘴作液体分布器时反应器内的轴向扩散程度更小。(3)为减小轴向扩散,可在结构化多相反应器内设置重分布段,但要从是否发生返混和能耗等方面综合加以考虑。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7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7-29
  引言  17-18
  1.1 结构化多相反应器的结构特点  18-19
  1.2 结构化多相反应器的流动  19-25
    1.2.1 流型  19-21
    1.2.2 压降  21-23
    1.2.3 相含率  23-24
    1.2.4 流动分布  24-25
  1.3 结构化多相反应器的轴向扩散性能  25-27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27-29
    1.4.1 意义  27-28
    1.4.2 主要研究内容  28-29
第二章 实验原理、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  29-49
  2.1 实验原理  29-30
    2.1.1 电导法测定示踪剂浓度原理  29-30
    2.1.2 差压传感器测量压降原理  30
  2.2 实验装置  30-36
    2.2.1 实验流程装置  31-34
    2.2.2 数据采集系统  34-36
  2.3 数据处理方法及轴向扩散模型  36-38
  2.4 求解轴向扩散模型的方法  38-48
    2.4.1 矩量法  38-41
    2.4.2 加权矩法  41-47
    2.4.3 传递函数法  47-48
  2.5 本章小结  48-49
第三章 整体式结构化多相反应器的液相流动及轴向扩散性能  49-71
  3.1 表观气、液速度对轴向扩散性能的影响  49-53
    3.1.1 表观液速  49-51
    3.1.2 表观气速  51-53
  3.2 床层压降  53-56
  3.3 平均停留时间  56-58
  3.4 液含率  58-63
    3.4.1 单管内泰勒流下的液含率  59
    3.4.2 结构化多相反应器孔道内的平均液含率  59-62
    3.4.3 结构化多相反应器孔道内的平均液含率与单管内泰勒流下的液含率的对比  62-63
  3.5 液栓长度  63-66
  3.6 彼克莱数  66-68
    3.6.1 彼克莱数与气泡长度与总胞长度之比和表观总速度的关系  66-67
    3.6.2 彼克莱数的关联式  67-68
  3.7 本章小节  68-71
第四章 分段式结构化多相反应器的性能及其与整体式的对比  71-93
  4.1 平均停留时间变化趋势的对比  71-75
  4.2 床层压降的对比  75-78
  4.3 液含率变化趋势的对比  78-82
  4.4 液栓长度变化趋势的对比  82-88
  4.5 轴向扩散性能的对比  88-90
  4.6 本章小结  90-93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93-97
  5.1 结论  93-94
  5.2 建议  94-97
参考文献  97-101
附录  101-111
  附录1 浓度对电压标定数据  101
  附录2 两种分布器下不同类型结构化多相反应器内的实验数据  101-111
致谢  111-113
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  113-115
作者及导师简介  115

相似论文

  1. 回转窑冷热态实验研究与石油焦煅烧数值模拟,TQ127.11
  2. 竖向荷载作用下螺杆桩受力特性分析研究,TU473.1
  3. 泡沫铝消声器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TB535.2
  4. 基于切换控制器的网络控制系统的镇定问题,TP273
  5. 矩阵式变换器及在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TM614
  6. 离散时间切换系统的H_2模型降阶问题,TP13
  7. 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技术应用研究,TM407
  8. 六流中间包流场的数学物理模拟,TF777
  9. 基于传递函数的吸声隔声测量方法与应用研究,U666.7
  10. 振荡流反应器特性研究与应用,TQ052
  11.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水力混合特性研究,X703
  12. 建筑结构湿过程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TU111
  13.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处理N、P废水的试验研究,X703
  14. 黄土地基中抗拔桩的受力与变形性状研究,TU473.1
  15. 十二流中间包内流场的物理模拟,TF341.6
  16. 大型DJ塔板上液体等平均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研究,TQ053
  17. 非局部弹性和粘弹性结构元件的力学分析,O342
  18. 通透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设计及研究,TB51
  19. 一步法合成碳氮化钒的研究,TF704
  20. 含内埋脱层结构的屈曲分析与压电壳的三维应力分析,TB3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化工过程(物理过程及物理化学过程) > 基础理论 > 扩散、传质过程及原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