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海州湾主要鱼种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 者: 王小荟
导 师: 任一平; 薛莹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渔业资源
关键词: 海州湾 鱼类群落 空间分布 GAM 环境因子
分类号: S93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依据2011年3、5、7、9、12月份在海州湾进行的五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以及同步采集的环境调查数据,研究了海州湾三种适温类型的鱼类(即暖温性、暖水性和冷温性鱼类)及其代表鱼种在各个季节的空间分布特征,应用ArcGIS软件绘制了鱼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图,并通过建立GAM模型(广义可加模型)分析其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而探明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到75种鱼类,分属于13目38科59属,其中暖温性鱼类有47种,占整个鱼类种数的63%,综合考虑生物量、丰度和出现站位百分比,选取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相对重要指数为519)为该组的代表鱼种;暖水性鱼类有21种(占28%),其中优势度最大的鱼种是尖海龙(Syngnathus acus,相对重要指数为2858);冷温性鱼类仅有7种(占9%),优势度最大的是方氏云鳚(Enedrias fangi,相对重要指数为3184),该鱼种也是整个鱼类群落的最优势种。经过初步筛选,从20个环境因子中确定了7个用以构建GAM模型,分别是月份(month)、经度(longitude)、纬度(latitude)、底温(BST)、底盐(BSS)、水深(depth)和底层溶氧(BDO),其中月份作为一个必要的影响因子保留在所有模型中。各模型表达结果显示,影响暖温性鱼类分布的环境因子有月份、底温、经度和底层溶氧,其中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底温,生物量在12℃左右取到最大值,在12℃两侧随着温度的增大或减小生物量都减小,并且右侧的下降幅度比左侧大;影响暖水性鱼类分布的环境因子有月份、底温、水深、经度和纬度,贡献率最大的是月份,在12月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其他月份相差不大,其次是底温,在12-20℃范围内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较大,在20℃附近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影响冷温性鱼类分布的环境因子有月份、水深、底层溶氧、纬度和底温,影响度最大的是水深,在10-40m水深范围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次也是底温,5-12℃范围内生物量变化极小,12-25℃范围内呈急剧下降趋势,在5℃左右取到最大值。对于优势鱼种来说,影响六丝钝尾虾虎鱼分布的环境因子有四个,分别是月份、经度、底盐和纬度,其中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月份,12月份生物量最大,7月最小;对尖海龙的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有7个,待选的所有因子都包含在内,贡献率最大的是底温,在5-25℃范围内生物量逐渐增加,其次是月份和纬度,3月和12月的生物量最大,9月最小,并且在调查海域的纬度范围内,随着纬度的升高尖海龙生物量逐渐增大;经过筛选,影响方氏云鳚空间分布的环境因子也有四个:月份、水深、底温、底盐,其中水深是影响度最大的因子,在10-40m水深范围内,随着水深的加深生物量逐渐增大。本研究发现,水温、月份和水深是影响海州湾鱼类群落空间分布的三个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并以水温的影响程度最大,各鱼种在湾内分布在其最适生存环境中,并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0 前言  11-13
1 绪论  13-18
  1.1 海州湾渔业资源研究概述  13-14
  1.2 鱼类空间分布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14-15
  1.3 广义可加模型(GAM)  15-17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7-18
2 海州湾鱼类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8-35
  2.1 材料与方法  18-21
    2.1.1 数据来源  18-19
    2.1.2 环境数据  19-20
    2.1.3 GAM 模型的建立  20-21
  2.2 结果  21-32
    2.2.1 海州湾鱼类名录及适温性  21
    2.2.2 各种适温类型鱼类的空间分布特征  21-25
    2.2.3 海州湾鱼类群落的 GAM 模型  25-32
  2.3 讨论  32-35
    2.3.1 暖温性鱼类的分布特征  32-33
    2.3.2 暖水性鱼类的分布特征  33
    2.3.3 冷温性鱼类的分布特征  33-35
3 海州湾优势鱼种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5-53
  3.1 材料与方法  36-38
    3.1.1 数据来源  36
    3.1.2 环境数据  36-37
    3.1.3 选取优势种  37
    3.1.4 GAM 模型的建立  37-38
  3.2 结果  38-50
    3.2.1 优势种的确定  38-40
    3.2.2 海州湾优势鱼种的空间分布特征  40-44
    3.2.3 海州湾优势鱼种的 GAM 模型  44-50
  3.3 讨论  50-53
    3.3.1 六丝钝尾虾虎鱼的分布特征  50-51
    3.3.2 尖海龙的分布特征  51-52
    3.3.3 方氏云鳚的分布特征  52-53
4 总结  53-55
参考文献  55-62
致谢  62-63
附表  63-66
个人简历  66
已接收的学术论文  66-67

相似论文

  1.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X502
  2. 几种环境因子对尼罗罗非鱼受精、孵化及幼鱼生长的联合效应研究,S917.4
  3. 江苏省降雨侵蚀力研究,S157.1
  4. 中国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组分空间分布特征,S718.5
  5. 基于线源模型的交通大气污染研究,X51
  6. 闻喜县镁工业区镁生产对土壤环境的污染特点,X53
  7. 三峡库区蓄水前后鼠密度空间分布统计推断,R184
  8. Feta奶酪后熟过程中NaCl的空间分布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影响机理研究及预测模型建立,TS252.7
  9. 托木尔峰青冰滩72号冰川表面运动观测研究,P343.6
  10. 黑河上游草地蝗虫与植被群落关系研究,S812.6
  11. 胶州湾中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变化研究,S932.4
  12. 井冈山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研究,S718.5
  13. 毛竹林下植物沿海拔梯度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S718.5
  14. 中国主题公园空间分布与优化研究,F592
  15. 新疆天山云杉林群落结构及森林凋落物研究,S718.5
  16. 秦岭华山松大小蠹种群密度和空间分布的研究,S763.7
  17. 中国沿海滩涂入侵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空间分布及生物质能估测研究,S784
  18. 银杏GAP采叶园害虫及天敌种群与群落特征和茶黄蓟马防治技术研究,S763.7
  19. 不同起源柳杉群落结构特征对比研究,S718.54
  20. 稻田蜘蛛优势种与飞虱、叶蝉的相关性研究,S476.2
  21. 井冈山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及影响因子,S71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资源 > 水产资源学 > 资源增殖和种群结构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