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低渗透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与裂缝参数优化研究

作 者: 黄利平
导 师: 段永刚
学 校: 西南石油大学
专 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压裂水平井 产能 裂缝参数
分类号: TE32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水平井钻井技术的提高,水平井开发已经成为目前油气田开发的主要方式。水平井能提高井筒与油气藏的接触面积,增加泄油泄气面积,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但对于部分低渗、特低渗气藏,即使使用水平井开发,产量和采收率仍然很低,这时就需要对水平井进行压裂增产。水力压裂能压开多条裂缝,更加有效的增加油气渗流通道,减小近井地带的渗流阻力,提高采气速度和采收率。水平井压裂后,气层中的渗流过程也更加复杂,通过对压裂水平井的渗流特征进行分析,对单井产能进行预测,利用预测产能进行裂缝参数优化,优化结果就能用于指导水平井压裂方案优化。目前国内外对压裂直井和斜井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对压裂水平井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但这些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圆形、无限大等常规油气藏边界,对矩形封闭等非常规油气藏边界的研究还不十分的深入。本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文献调研,初步分析了压裂水平井的增产机理和裂缝形态;结合水平井和压裂井的渗流特征,分析了多裂缝压裂水平井的渗流特征;对不同模型的压力动态特征曲线进行了分析,解释了不同阶段地层流体渗流的特征;(2)在考虑了气体易压缩和粘度随压力变化大的特征后,引入拟压力,借鉴油藏稳态渗流压裂水平井产能公式的推导方法,推导了类似模型和假设条件下的气藏压裂水平井稳态产能公式;(3)以矩形封闭气藏为研究对象,利用保角变换和镜像叠加等方法,在推导了拟稳态渗流条件下单垂直裂缝和水平井的产能公式后,推导了多裂缝压裂水平井的产能预测公式;(4)对文中公式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计算了不同裂缝参数对单井产量的影响,绘制了相应的图版,通过图版分析,得出了不同裂缝参数对压裂水平气井产量的影响规律;(5)应用文中推导的公式,结合国内某低渗透气藏水平井的基础资料,预测了该井不同裂缝模型下的产能,给出了该井的最优压裂方案。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绪论  8-16
  1.1 研究压裂水平井的目的与意义  8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8-13
    1.2.1 国外研究现状  9-1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1-12
    1.2.3 文献调研总结  12-13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6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15
    1.3.2 技术路线  15-16
第2章 压裂水平井渗流特征分析  16-31
  2.1 压裂水平井增产机理  16-17
  2.2 裂缝形态  17-18
    2.2.1 裂缝类型  17-18
    2.2.2 裂缝的转向和扭曲  18
  2.3 水平井渗流特征分析  18-21
    2.3.1 矩形封闭气藏水平井渗流数学模型  19-20
    2.3.2 矩形封闭边界下的水平井压力动态  20-21
  2.4 压裂井渗流特征分析  21-26
    2.4.1 无限导流垂直裂缝  21-23
    2.4.2 矩形封闭气藏垂直裂缝  23-26
  2.5 压裂水平井多裂缝系统渗流特征分析  26-29
    2.5.1 数学模型  26-28
    2.5.2 压力动态特征  28-29
  2.6 小结  29-31
第3章 压裂水平井渗流方程  31-59
  3.1 改进后的气藏压裂水平井稳态产能公式  31-35
    3.1.1 改进后的范子菲气藏公式  31-33
    3.1.2 改进后的郎兆新气藏公式  33-35
  3.2 矩形封闭气藏假设条件  35
  3.3 单裂缝渗流方程  35-40
  3.4 水平井渗流方程  40-41
  3.5 多裂缝压裂水平井渗流方程  41-54
    3.5.1 水平井段完全穿透地层  41-46
    3.5.2 水平井段未完全穿透地层  46-52
    3.5.3 考虑其他因素下的产能计算公式  52-54
  3.6 封闭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  54-57
    3.6.1 封闭气藏物质平衡分析及平均地层压力计算  54-56
    3.6.2 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  56-57
  3.7 小结  57-59
第4章 产能预测与裂缝参数优化  59-78
  4.1 模型验证  59-61
    4.1.1 模型对比  59-61
    4.1.2 实例对比  61
  4.2 裂缝长度  61-68
    4.2.1 裂缝长度均匀分布  62-66
    4.2.2 裂缝长度非均匀分布  66-68
  4.3 压裂规模与裂缝数量  68-69
  4.4 裂缝数量  69-70
  4.5 裂缝夹角  70-72
  4.6 裂缝宽度  72
  4.7 实例研究  72-76
  4.8 小结  76-78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78-80
  5.1 结论  78-79
  5.2 建议  79-80
致谢  80-81
参考文献  81-8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5

相似论文

  1. 延长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F426.22
  2. 有效解决中国造纸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研究,F426.83
  3. 产业升级,信息成本和产能过剩,F224
  4. 制造业区位分布演变:基于1998-2008年微观企业数据的分析,F224
  5. 基于产能动态平衡的耕地保有量研究,F323.211
  6. 寡头市场串谋行为研究,F274
  7. HD有色公司低成本竞争战略的分析与选择,F426.32
  8. 靖边气田水平井井筒压力及产能计算研究,TE328
  9. 靖边气田水平井合理工作制度研究,TE328
  10. 东风旅行车公司生产管理改善研究,U468
  11. 大跨连续刚构桥箱梁底板裂缝分析及参数研究,U448.23
  12. 松辽盆地安达中基性火山岩储层测井解释评价技术研究,P618.13
  13.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井网适应性研究,TE324
  14.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压裂水平井数值模拟研究,TE357
  15. 水平井产能理论研究,TE328
  16. 卫星油田压裂潜力及方法研究,TE357
  17. 基于裂缝的混凝土桥梁适用型式研究,U448.33
  18. 苏里格气藏地质建模研究及应用,P618.13
  19. 井内爆炸岩石损伤及渗透率变化规律研究,TE357
  20.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产能研究,TE34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 油气田开发设计与计算 > 油气产量与可采储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