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 者: 许小冉
导 师: 王建军
学 校: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专 业: 技术经济与管理
关键词: 河南省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能力 ARIMA
分类号: X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发展状态的评估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使发展保持可持续性,就必须维持自然资源的存量及可持续利用,保证人类的需求处于自然的再生产能力之内。生态足迹模型作为一种新的衡量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方法,主要用来计算在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资源消费和废弃物消纳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并将其与国家或区域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相比较,定量的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生态系统承载范围内,有效的评价研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从而有利于合理利用其有限的资源,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对和谐。本文通过对生态足迹模型及其理论进行梳理,结合河南发展特点,对其1980-2009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可持续发展指数、万元GDP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深入分析了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结论如下:(1)1980-2009年河南人均生态足迹整体呈增大趋势,人均承载力整体呈减小趋势,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持续性为稍好-较差-很差,对未来年份的预测也表明了人均生态足迹仍将逐年增大。其中,耕地由强可持续到严重不可持续,林地在强可持续与弱可持续之间波动,建设用地为强可持续,水域和草地为严重不可持续状态。(2)从拓展生态足迹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深层次分析了河南1980-2009年30年间的生态安全性、生态效率、生活富裕程度、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等。结果表明,这30年来,河南经济发展迅速,生态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善,生活富裕程度明显上升,然而,其生态压力不断增大,生态安全得不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很差,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很大的威胁。(3)针对分析的结果和河南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立足省情,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控制人口规模,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引言  8-14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8-9
  1.2 研究目的  9
  1.3 研究方法  9
  1.4 主要内容  9-11
  1.5 技术路线  11-12
  1.6 主要创新点  12-14
2. 生态足迹文献综述及理论模型  14-26
  2.1 文献综述  14-18
    2.1.1 国外研究动态  14-16
    2.1.2 国内研究动态  16-18
  2.2 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  18-26
    2.2.1 基本概念界定  18-20
    2.2.2 生态足迹(EF)与生态承载力(EC)  20-22
    2.2.3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比较  22-23
    2.2.4 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  23-26
3. 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研究  26-48
  3.1 河南省生态足迹分析基础与背景  26-29
    3.1.1 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6
    3.1.2 自然资源基础  26-27
    3.1.3 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27-28
    3.1.4 可持续发展瓶颈  28-29
  3.2 河南省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29-37
    3.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29
    3.2.2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  29-33
    3.2.3 生态赤字/盈余演变特征  33-35
    3.2.4 生态足迹指数演变特征  35-37
  3.3 人均生态足迹预测分析  37-41
    3.3.1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37-38
    3.3.2 ARIMA(p,d,q)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38-40
    3.3.3 ARIMA(p,d,q)模型的预测  40-41
  3.4 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41-46
    3.4.1 生态压力指数  41-42
    3.4.2 生态占用指数  42-43
    3.4.3 生态经济协调指数  43-44
    3.4.4 可持续发展指数  44-46
    3.4.5 万元GDP 生态足迹  46
  3.5 本章小结  46-48
4. 河南省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48-54
  4.1 立足省情,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48-50
    4.1.1 优化调整农用地结构布局,提高农业用地综合能力  48-49
    4.1.2 控制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49-50
  4.2 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0-51
    4.2.1 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50
    4.2.2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50
    4.2.3 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延伸农副产品加工链条  50-51
    4.2.4 加快煤炭资源整合,保护矿山地质生态环境  51
  4.3 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51-52
    4.3.1 坚持科学规划,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51-52
    4.3.2 宣传生态文明,普及生态建省观念  52
  4.4 控制人口规模,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52-54
    4.4.1 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有效减缓生态压力  52-53
    4.4.2 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53-54
5. 全文总结  54-56
参考文献  56-60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60-62
附录Ⅰ 1980-2009 年河南省生态足迹生物资源账户  62-68
附录Ⅱ 1980-2009 年河南省生态足迹能源账户  68-70
附录Ⅲ 1980-2009 年河南省人均生态足迹  70-71
附录Ⅳ 1980-2009 年河南省人均生态承载力  71-73
附录Ⅴ 1980-2009 年河南省生态赤字/盈余  73-74
附录Ⅵ 1980-2009 年河南省生态足迹指数  74-75
附表Ⅶ 1980-2009 年河南省总生态足迹  75-76
附录Ⅷ 1980-2009 年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系  76-78
致谢  78

相似论文

  1. 基于生态足迹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研究,F592.7
  2.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3. 河南省群众越级上访处置工作研究,D632.8
  4.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综合应用研究,X826
  5.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F123
  6.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7. 河南省农村初中体育现状分析与研究,G633.96
  8. 大众化进程中河南省高等教育财政责任研究,G649.2
  9. 河南省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G807.4
  10. 河南省城市中学排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G842
  11. 建国初期河南省土地改革运动研究,K27
  12. 潜江市血吸虫病疫情分析及趋势预测,R532.21
  13. 质量管理在网络性能指标监控中的应用研究,F626
  14. 国际快递市场及其周期特性的研究,F224
  15. 江西能源需求预测模型及计量分析,F426.2
  16. 天津市流行性感冒社区监测新模式研究,R511.7
  17. 基于时间序列理论方法的流感病毒DNA序列特征分析,R346
  18. 河南省重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的研究,G807.4
  19. 河南省青少年篮球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G841
  20. 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研究,F127
  21.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研究,P942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社会与环境 > 环境与发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