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电力短缺的供需角度分析

作 者: 徐正波
导 师: 方行明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国民经济学
关键词: 电力短缺 电力供需 协整
分类号: F4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电力是最为重要的二次能源,使用起来清洁、便利,既是工业生产中至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居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资料,一旦电力供应不足或是出现中断,不仅一国的经济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会出现诸多的不便。因此,安全、经济、稳定的电力生产和供应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电力工业已成为一国综合能源战略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我国是电力工业大国,年发电量和用电量都处于世界前列,但同时我国又是个电力资源比较短缺的国家,共和国历史上曾经长期处于缺电状态,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结束了这种长期缺电的局面。缺电虽然不再是种常态,我国的电力供需却又陷入了“缺电——平衡(或略有富余)——缺电”的怪圈,分析电力供需波动背后的原因,研究导致电力短缺的因素的变化趋势,因此就显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研究电力工业的供需结构出发,根据电力产品的特点,结合我国电力工业面临的能源资源禀赋和制度禀赋,分析了影响了我国电力供应和需求的主要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我国虽然是能源生产大国,但由于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增长更快,能源总体供需形势将日益严峻。而煤炭做为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仅靠国内生产已经渐渐满足不了需求,煤炭进口将成为我国煤炭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将给我国的电煤供应带来更多不确定的因素。2,电煤供应、煤电价格、电源结构和气候条件等是影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要因素;国民经济增长是影响电力需求的最主要影响,第二产业和其中高耗能产业的增长往往引领了电力需求的高增长;目前居民消费占电力需求总量的比例不是很高,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这部分需求的影响会越来越大。3,通过对2004年和2011年两次电力短缺的规模和形成原因的对比发现,如果说装机容量增速持续低于电力消费增速是导致2004年电力短缺最主要因素的话,那么2011年的电力短缺更多的则是由于电力供需区域结构不匹配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不足造成的。我国的电力短缺,已经由长期以来装机容量不足的“硬短缺”,逐渐转向了由结构因素导致的“软短缺”。4,运用协整理论,论证了1980-2010年间我国全社会电力消费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用于短期动态分析的误差修正模型,将利用此模型得到的2001-2011年的电力消费量估计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发现运用该模型预测全社会电力消费量具有较高的精准度;最后对2012-2015年间我国的电力需求量做出了预测。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绪论  10-12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0
  1.2. 研究思路  10-11
  1.3. 研究方法  11
  1.4. 创新与不足  11-12
2. 文献综述  12-17
3. 电力供求理论  17-23
  3.1. 电力产品的特点与供需曲线  17-19
  3.2. 电力供给的影响因素  19-21
  3.3. 电力需求的影响因素  21-23
4. 我国电力工业面临的能源资源禀赋  23-32
  4.1. 我国能源结构  23-27
    4.1.1 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3-25
    4.1.2 能源结构不合理,高度依赖煤炭等化石资源  25-27
  4.2. 我国能源总体供求形势  27-30
  4.3. 我国煤炭供需状况分析  30-32
5. 我国电力工业面临的制度禀赋  32-37
  5.1. 各国电力市场改革概况  32-34
  5.2. 我国的电力市场改革  34-37
6. 我国电力工业的供求现状与影响因素  37-48
  6.1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  37-38
  6.2. 我国电力供给总量与电源结构  38-41
    6.2.1 发电量及其结构  38-40
    6.2.2 电源结构  40-41
  6.3 我国电力需求总量与结构  41-43
  6.4 影响我国电力供给的主要因素  43
  6.5 影响我国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  43-48
7. 2002-2004与2011年电力短缺的比较分析  48-53
  7.1. 电力短缺程度比较  48-49
  7.2. 短缺原因比较  49-53
    7.2.1. 装机容量增速与电力消费增速之间差距的比较  49-50
    7.2.2. 电力供给与需求区域逆向分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50-53
8.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需求预测  53-58
  8.1. 模型的建立与计量方法的选择  53-54
  8.2. 数据的预处理与平稳性检验  54
  8.3. 变量的协整检验  54-55
  8.4. 误差修正模型  55-56
  8.5.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需求预测  56-58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58-61
参考文献  61-63
致谢  63-64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4

相似论文

  1. 长吉图先导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探析,F719
  2. 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之研究,G643
  3.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F832.6;F752.6
  4.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F726;F224
  5. 中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F224
  6.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F752.62;F224
  7.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作用的实证研究,F121.3;F224
  8. 我国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F832.6;F822.5
  9.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关系研究,F426.4;F224
  10. 基于平滑开关回归模型的货币政策效果非对称性研究,F224
  11.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需求关系的实证研究,F832.51;F822
  12. 辽宁沿海经济带物流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F127;F224
  13. 基于金融支持的辽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F224
  14. 宏观金融不稳定性对青岛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F224
  15. 我国汇率与股票价格相关性问题研究,F832.51;F224
  16. 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势与国际汇市联动分析,F831.52;F224
  17. 我国广义货币乘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96-2010),F224
  18. 马尔科夫协整转换模型的研究,F224
  19. 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F426.81;F224
  20. 上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F224
  21. 泰勒规则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适用性分析,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工业部门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