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考虑地震动谱形影响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反应分析

作 者: 罗熠
导 师: 韩建平; 郑建军
学 校: 兰州理工大学
专 业: 结构工程
关键词: 地震动选择 弹塑性时程分析 谱形 IDA分析
分类号: TU375.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基于性能地震工程理论及先进的结构分析软件和高效计算技术的发展,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在结构抗震设计和性能评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对结构进行动力分析时,地震动记录的选择与调整被认为是精确评估结构在特定地震动强度下反应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应以地震动记录的峰值、频谱特性及持时与规范规定相接近作为控制条件。但是,由于地震动记录的复杂性,即使以此三项作为控制指标,采用不同的地震动记录,得到的内力、位移结果差别仍然很大。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地震动选择的方法,介绍了地震动谱形特征的意义。同时介绍了条件均值谱(Conditional Mean Spectrum),它是基于Boore和Atkinson提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模型而确定的。其次,从汶川地震数据库中选取了18条地震动记录和我国规范规定的标准反应谱及条件均值谱作对比。结果表明,依据条件均值谱(CMS)选择地震动记录的方法非常依赖于地震动衰减关系的模型,以及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结果,目前还无法在国内中实现这种情况。因而,这种基于CMS选择和调整地震动记录的方法还不太合适。然后,从汶川地震和美国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PEER)数据库中选取15条地震动记录。为了排除场地条件的影响,所选取的地震动记录到的剪切波速均处在我国规范的中硬土范围内。随后,建立了3层和8层的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这两种结构分别代表了短周期和中等周期的结构。为了研究在结构基本周期上的加速度值S a (T1)对结构反应的影响,比较了两种地震动调整方式,一种是PGA的调整方式,即将15条地震动记录的峰值均调整至400gal,另外一种是基于S a (T1)的调整方式。非线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在15条地震动记录输入下,不论是短周期结构,还是中等周期结构,相对于采用PGA指标,采用S a (T1)指标调整地震动记录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响应的离散程度明显要小,另外S a (T1)与我国现有的抗震规范联系紧密,可以直接从我国抗震规范表上的反应谱取值,应用上较为简便。这种结果也表明了基于合理的强度指标调整的地震动记录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结构反应的离散性。最后,为了研究非线性状态下,地震动谱形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反应的影响,将结构反应和第二振型及第三振型周期上的谱加速度值(S a (T2))、(S a (T3))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结果表明,对于短周期结构而言,结构反应和S a (T2)、S a (T3)的相关性较中等周期结构要好。为了更进一步说明谱形对结构反应的影响,利用IDA分析这两种框架结构模型,得到当框架结构体系处于非线性状态时,不论是短周期还是中等周期结构,在T <T1区段的地震动反应谱谱形对结构非线性反应基本没有影响,但在T> T1区段的地震动反应谱谱形对框架结构非线性反应影响显著。这也表明了,结构进入非线性状态下时周期延长效应是必须要考虑的。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第1章 绪论  12-17
  1.1 引言  12
  1.2 地震工程的发展  12-13
  1.3 地震工程的基本内容  13-15
    1.3.1 地震动  14
    1.3.2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  14
    1.3.3 抗震减灾理论  14-15
  1.4 地震动谱形的研究意义  15
  1.5 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15-17
第2章 地震动反应谱谱形和地震动选择  17-33
  2.1 地震动的频谱特性  17-21
    2.1.1 地震动频谱特性介绍  17-19
      2.1.1.1 傅里叶谱  18
      2.1.1.2 反应谱  18-19
      2.1.1.3 功率谱密度函数  19
    2.1.2 地震动反应谱基本理论及其假定  19-21
  2.2 地震动选择和调整方法研究现状  21-22
  2.3 基于地震动反应谱的地震动选择方法  22-32
    2.3.1 地震动的反应谱谱形参数ε定义  22-23
    2.3.2 条件均值谱(Conditional Mean Spectrum)的计算  23-24
    2.3.3 地震动的选择  24-32
      2.3.3.1 场地土及场地覆盖层厚度  24-25
      2.3.3.2 场地类别  25-26
      2.3.3.3 条件均值谱的算例  26-32
  2.4 小结  32-33
第3章 弹塑性分析中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比较计算  33-54
  3.1 前言  33
  3.2 弹塑性分析的理论基础  33-46
    3.2.1 概述  33-34
    3.2.2 框架结构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  34-39
      3.2.2.1 恢复力模型概述  34-38
      3.2.2.2 基于材料的模型  38-39
      3.2.2.3 基于截面的模型  39
      3.2.2.4 基于构件的模型  39
    3.2.3 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39-46
      3.2.3.1 中心差分法  40-41
      3.2.3.2 线性加速度法  41-43
      3.2.3.3 平均加速度法  43-45
      3.2.3.4 Newmark-β法  45-46
      3.2.3.5 常用直接积分方法的稳定条件  46
  3.3 地震动记录的选择  46-49
    3.3.1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原则  46-48
      3.3.1.1 地震动幅值描述  46-47
      3.3.1.2 地震动频谱  47
      3.3.1.3 地震动持时  47-48
    3.3.2 本节所选取的地震动记录——方案A和B地震动选取方法  48-49
  3.4 不同方案弹性反应谱的比较  49-50
  3.5 结构模型参数的建立和非线性地震响应的比较  50-52
  3.6 小结  52-54
第4章 地震动谱形对RC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影响  54-65
  4.1 前言  54
  4.2 结构模型参数建立  54-55
  4.3 地震动记录的确定  55-57
  4.4 结构非线性响应  57-63
    4.4.1 单一强度下的非线性动力分析  57-59
    4.4.2 增量动力分析  59-63
  4.5 小结  63-65
结论与展望  65-67
  结论  65
  展望  65-67
参考文献  67-71
致谢  71-72
附录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72-73
  发表的学术论文  72-73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73
  参与的工程项目  73
  参与的科研项目  73

相似论文

  1. 波群间相互作用对波高分布影响的研究,P731.22
  2. 高墩延性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U443.22
  3. 太阳过渡区精细结构的紫外观测资料的初步分析,P182
  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失效模式搜索与改善,TU375.4
  5. 现役导管架式海洋平台抗冰抗震性能分析,U656.6
  6. 错列桁架结构体系非线性抗震计算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TU323.4
  7. 混凝土结构基于静力弹塑性方法的研究和应用,TU375
  8. 竖向地震对框架结构水平抗震性能的影响,TU352.11
  9. 含耗能器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的设计及其抗震性能研究,TU352.11
  10. 钢骨消能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TU352.11
  11. 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TU973.2
  12. 剪力墙结构连梁阻尼器试验与应用研究,TU973.16
  13. 基于弹塑性动力时程偏心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分析,TU311.3
  14. 光纤光栅的谱形控制及其应用研究,TN253
  15. 钢筒仓静动态散料压力的数值模拟,TU391
  16. 碲锌镉探测器性能分析及其γ谱解析方法研究,TL814
  17. 多层多跨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TU352.11
  18. 无梁楼盖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分析,TU375
  19. 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在采动影响条件下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TU375.4
  20. 层状云降水形成的中尺度双参数方案数值研究,P426.5
  21. 内填Y型钢支撑的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非线性时程分析,TU39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框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