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南方干栏及其变迁研究

作 者: 石拓
导 师: 程建军
学 校: 华南理工大学
专 业: 建筑历史与理论
关键词: 干栏的变迁 苗族民居 壮族民居 侗族民居
分类号: TU-0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论文梳理了我国南方地区干栏的兴衰,勾勒我国南方地区干栏经历的变迁过程,并探索其变迁的原因。首先站在宏观的角度,通过干栏式建筑遗址所反映的特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范围内讨论干栏式建筑的变化过程;通过对古代文献记载的梳理,探寻古人对干栏的认识;通过考古发掘的干栏图像与模型,寻找干栏的传承与延续的轨迹。再深入到巴蜀、桂西和黔东南,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现存实物的分析比对,研究这三个地区干栏的变迁与原因,探索苗族、侗族、壮族干栏的空间特征以及变化过程,探讨苗族干栏的形成原因。收集整理南方少数民族住宅的古代文献,对比古今干栏概念的异同,论述“干栏”这一概念的变化过程。整理各个时期干栏式建筑遗址,再分析其分布特征、类型特征、技术特征等,探讨干栏式建筑和稻作文化的关系,以长江三角洲干栏式建筑衰退为例,深入探讨史前干栏式建筑衰退的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通过整理考古发现的干栏图像,总结早期干栏式的建筑的样式特征,尝试在一个较长时间的时间范围内讨论干栏式建筑形式的发展,探讨干栏式建筑传承关系。具体到岭南、巴蜀和黔东南三个地区的干栏变迁,岭南地区自汉代开始,干栏式建筑逐渐衰落,部分壮族干栏也受到了汉式建筑的强烈影响,桂西地区的一些干栏还保留了较多本民族干栏的原始特征。巴蜀地区的干栏是由僚人带入的,但随着僚人不断融入当地人,干栏的使用范围在四川地区也在不断的缩小。黔东南的苗族和侗族如今使用类似的干栏建筑,在苗疆封闭的环境条件下,文化上占强势侗族在建筑文化上潜移默化地影响苗族,这也是原本使用地面式民居的苗族转而使用干栏的重要原因。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目录  7-11
第一章 绪论  11-21
  1.1 研究的选题  11-15
    1.1.1 相关研究概述  11-15
    1.1.2 课题的提出  15
  1.2 研究目标、对象及范围  15-18
    1.2.1 研究目标  15-16
    1.2.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6
    1.2.3 干栏概述以及干栏的定义  16-18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8-19
    1.3.1 研究的意义  18
    1.3.2 论文的创新点  18-19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文章结构  19-21
第二章 干栏概念的变迁  21-50
  2.1 古代南方民族民居的文献  21-27
    2.1.1 相关古代文献  21-25
    2.1.2 古代南方民族的居住方式和住宅名称  25
    2.1.3 南方民族相关古代文献的特点和局限  25-27
  2.2 巢居、树居、栅居、楼居、水居与干栏  27-38
    2.2.1 巢居  27-30
    2.2.2 有巢氏构木为的“巢”  30-33
    2.2.3 树居  33-34
    2.2.4 栅居  34-36
    2.2.6 楼居和平居  36-37
    2.2.7 水居  37-38
  2.3 古代文献中干栏的称谓  38-43
    2.3.1 文献中的干栏  38-40
    2.3.2 符合干栏特征的建筑  40
    2.3.3 马郎房和麻栏  40-41
    2.3.4 干栏概念的变迁  41-43
  2.4 古代文献中干栏的特征  43-45
    2.4.1 使用干栏民族与分布  43
    2.4.2 干栏的构造  43-44
    2.4.3 室内陈设以及功能布局  44-45
  本章小结  45
  附表  45-50
第三章 干栏式建筑遗址所反映的特征  50-94
  3.1 各地发现的干栏式建筑遗址  50-73
    3.1.1 长江下游  50-63
    3.1.2 长江中游及四川  63-68
    3.1.3 珠江中下游  68-71
    3.1.4 其他地区  71-73
  3.2 干栏式建筑遗址特征  73-76
    3.2.1 功能类型  73-74
    3.2.2 平面特征  74-75
    3.2.3 环境类型与干栏式建筑  75-76
  3.3 遗址所反映的建筑技术  76-82
    3.3.1 榫卯技术与干栏式建筑  76-79
    3.3.2 两种基本的桩技术:打入桩(柱)和挖坑栽桩(柱)  79-82
  3.4 稻作文化与干栏式建筑  82-85
  3.5 长江三角洲的干栏式建筑的衰落  85-93
    3.5.1 史前长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  86-87
    3.5.2 先秦长江三角洲建筑的发展  87-89
    3.5.3 环境与干栏式建筑的衰退  89-90
    3.5.4 干栏式建筑衰退原因的探讨  90-92
    3.5.5 衰退之后  92-93
  本章小结  93-94
第四章 干栏式建筑图像所反映的特征  94-123
  4.1 图像反映的原始干栏式建筑  94-102
    4.1.1 屋顶·墙壁一体式结构  94-100
    4.1.2 屋顶和墙体分离  100-101
    4.1.3 树屋  101-102
  4.2 图像反映的汉文化干栏式建筑  102-105
    4.2.1 古代文字所反映的干栏式建筑  102-103
    4.2.2 汉人的干栏式建筑  103-105
  4.3 走向成熟的干栏式建筑  105-122
    4.3.1 铜鼓上的干栏式建筑  105-110
    4.3.2 铜屋所反映的云南干栏式建筑  110-118
    4.3.3 传承与延续  118-122
  本章小结  122-123
第五章 岭南干栏的变迁  123-170
  5.1 汉武帝统一前的岭南建筑  123-124
  5.2 岭南汉代墓葬反映的居住形式  124-139
    5.2.1 双层墓葬反映的居住形式  124-127
    5.2.2 岭南汉代陶屋  127-135
    5.2.3 陶屋所反映的岭南民居的变迁  135-139
  5.3 汉代之后干栏的衰落  139-143
    5.3.1 僚、壮干栏  139-141
    5.3.2 疍民的栅和寮  141-143
  5.4 汉文化影响下的壮族干栏  143-162
    5.4.1 壮族干栏村落  143-150
    5.4.2 壮族干栏空间  150-158
    5.4.3 壮族干栏的梁架  158-162
  本章小结  162-163
  附表  163-170
第六章 巴蜀地区干栏的变迁  170-201
  6.1 先秦遗址中的干栏  170-174
    6.1.1 蜀地的干栏与城墙  170-173
    6.1.2 巴地的建筑遗址和干栏  173-174
  6.2 战国到汉代图像和模型中的干栏和非干栏  174-193
    6.2.1 楼阁与干栏  174-178
    6.2.2 干栏式的仓  178
    6.2.3 画像与明器中的仓  178-191
    6.2.4 巴蜀汉代干栏式民居画像的讨论  191-193
  6.3 三国到明清文献中的干栏  193-198
    6.3.1 文献中的巴蜀楼居  193-196
    6.3.2 汉人的楼居和僚人的干栏  196-197
    6.3.3 僚人的干栏  197-198
  本章小结  198
  附表  198-201
第七章 苗、侗干栏的特征与变迁  201-232
  7.1 历史上的苗人楼居  201-211
    7.1.1 文献中苗人的楼居和地居  201-203
    7.1.2 苗人图册中的楼居  203-209
    7.1.3 使用楼居的苗人  209-211
  7.2 侗族的楼居与地居  211-216
    7.2.1 侗族地面式民居  211-213
    7.2.2 侗族干栏  213-216
  7.3 苗族楼居与地居  216-224
    7.3.1 苗族地面式民居  216-221
    7.3.2 苗族干栏  221-224
  7.4 有关苗、侗干栏的讨论  224-230
    7.4.1 侗族干栏变迁的探讨  224-228
    7.4.2 苗族干栏形成的探讨  228-230
  本章小结  230-232
结论  232-234
主要参考文献  234-23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39-240
致谢  240-241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241

相似论文

  1. 苗族民居建筑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湖南省绥宁县大园古苗寨为例,J525
  2. 干栏式苗族民居的研究及其现代启示,TU241.5
  3. 湖南洪江托口古镇研究,TU984.114
  4. 三江侗族建筑的科技人类学考察,TU-86
  5. 壮族民居建筑的形态研究,TU-80
  6. 青岛近代教堂建筑特征研究,TU-092
  7. 明清衙署文化与其建筑艺术研究,TU-092
  8. 中国近代里式住宅比较研究,TU-092
  9. 汉口租界近代建筑研究,TU-092
  10. 上海市明清民居中厅堂大木构架研究,TU-092
  11. 砖石古塔的力学性能及鉴定与加固方法的研究,TU-092
  12. 古塔建筑的抗震保护研究,TU-092
  13. 厦门近代城市与建筑初论,TU-092
  14. 历史文化名城天水伏羲庙历史地段保护的评估体系与方法,TU-092
  15. 十九世纪澳门的城市建筑发展,TU-092
  16. 外滩早期滨江界面的见证,TU-092
  17. 成都地区近代公馆建筑形态研究,TU-092
  18. 牌坊探究,TU-092
  19. 湖北南漳地区堡寨聚落防御性研究,TU-092
  20. 明清时期“江西—湖北”移民通道上戏场建筑形制的承传与衍化,TU-092
  21. 明清甘青建筑研究,TU-09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理论 > 建筑史 > 中国建筑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