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云南澜沧老厂多金属矿区构造及其控矿研究

作 者: 杨帆
导 师: 李峰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构造地质
关键词: 双成矿系统 构造及成矿演化 构造控矿 澜沧老厂 云南省
分类号: P61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澜沧老厂矿区是三江成矿带南段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之一,最新研究表明澜沧老厂在成因上属于火山喷流沉积叠加隐伏斑岩热液成因为主的多因复成矿床。本文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和多次实际调研的基础上,侧重研究矿区及区域构造特征、构造演化及其与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统和隐伏花岗斑岩成矿系统的关系,总结构造及其对成矿系统的控制。晚古生代以来,澜沧地区区域动力学环境多次转变,区域构造演变过程可分为裂谷期(D-P1)→裂谷封闭-隆升期(P2-K)→陆内碰撞造山期(新生代以来)三大构造期。受区域大地构造体制演变-转化的影响,老厂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演化复杂而特殊:在时间上随大陆裂谷→陆内碰撞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依次出现早石炭世火山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占主导→喜山期斑岩成矿作用占主导的成矿作用演变过程,形成特有的“双成矿系统”。研究区褶皱除矿区本部的老厂背斜和睡狮山向斜外,本部以东还有上云山背斜。其中老厂背斜形态复杂,是重要控矿构造。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包括SN向、NW向的主干断层以及NE向和EW向的次要断层。SN向和NW向断层应是矿区形成最早的构造,演化历史长,断层多期活动明显,性质多次转化,至少经历张性→挤压→右行走滑为主的多次活动过程,具继承性活动特征。矿区内NE向、EW向断层规模较小,对岩性岩相的控制不明显,可能形成于裂谷封闭期后。构造对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统的控制,主要体现在裂谷对成矿的控制和断裂褶皱对矿体的控制与改造两方面。澜沧裂谷基底富铅锌银,裂谷边界及主干断裂是穿透性构造,不仅是岩浆上升-喷发的通道,还是深部成矿流体上涌-聚集的有利构造;裂谷中的地堑式多级盆地为成矿提供了良好的沉积洼地,利于成矿物质沿同生断裂带聚集与沉积成矿;裂谷封闭过程中,断裂构造性质反转,地层普遍褶皱,火山喷流沉积型矿体(Ⅰ、Ⅱ、Ⅴ号矿体群)呈叠瓦状抬升,与地层同步变形,并可在次级褶皱转折端加厚富集;陆内碰撞造山期的强烈构造挤压与区域性抬升,使火山喷流沉积型矿体进一步变形改造,局部隆升剥蚀。构造对斑岩成矿系统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对隐伏斑岩体空间分布的控制及斑岩有关的矿体群(Ⅲ、Ⅳ、Ⅵ号矿体群)的控制。据岩体产出特征分析,隐伏花岗斑岩体总体受老厂背斜及F1、F4断层联合控制,背斜轴部两断层交汇处为斑岩体高侵位地段;沿岩体突起顶部及其裂隙带,形成披覆状厚大细脉-浸染状钼(铜)矿体群(Ⅵ号矿体群);具继承性活动的F1、F3和F1l等南北向主干断层控制了热液充填型大脉状铅锌银矿体群(Ⅳ号矿体群)的产出;主干断层旁侧的次级断层及节理裂隙带中,不仅普遍发生低温热液蚀变,还形成大量不规则脉状-透镜状铅锌银矿体群(Ⅲ号矿体群);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0
第一章 绪论  10-17
  1.1 构造演化与成矿国内外研究动态  10-13
    1.1.1 叠加成矿概念及其意义  10-12
    1.1.2 构造与成矿关系  12-13
  1.2 澜沧老厂矿区以往地质研究程度  13-15
  1.3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5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16
    1.4.1 研究内容  15-16
    1.4.2 研究方法  16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1.6 完成的工作量  16-17
第二章 矿区地质概况  17-25
  2.1 矿区地层岩性  17-21
  2.2 矿区侵入岩  21
  2.3 矿床地质特征  21-25
    2.3.1 矿体类型及其产出层位  21-23
    2.3.2 矿床成因及其成矿模式  23-25
第三章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25-43
  3.1 老厂矿区区域大地构造特征  25-28
    3.1.1 矿区所在大地构造单元  25
    3.1.2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过程  25-28
  3.2 昌宁-孟连裂谷带构造基本特征  28-30
  3.3 澜沧裂谷主要构造  30-35
  3.4 裂谷成因类型及演化  35-39
    3.4.1 澜沧裂谷成因类型  35-36
    3.4.2 裂谷演化  36-39
  3.5 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划分及其表现  39-43
    3.5.1 陆内碰撞造山阶段的划分  39-41
    3.5.2 陆内碰撞造山作用在研究区的表现  41-43
第四章 矿区构造特征  43-56
  4.1 主要褶皱  44-47
  4.2 主要断层构造  47-55
    4.2.1 南北向断层  47-52
    4.2.2 NW向断层  52-54
    4.2.3 NE向及EW向断层  54
    4.2.4 关于F_2层间断层的新认识  54-55
  4.3 推覆构造  55-56
第五章 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56-61
  5.1 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演化  56-57
  5.2 矿区构造与成矿关系  57-58
  5.3 区域构造演化与矿区构造的关系  58-61
第六章 构造对成矿系统的控制  61-74
  6.1 构造对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系统的控制  61-67
    6.1.1 裂谷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61-62
    6.1.2 褶皱与断层对矿体的控制  62-67
  6.2 构造对斑岩成矿系统的控制  67-74
    6.2.1 构造对隐伏斑岩体空间分布的控制  67-70
    6.2.2 褶皱与断层对矿体的控制  70-74
结论  74-76
致谢  76-77
参考文献  77-81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1-82
附录B:图版Ⅰ  82-83
附录B:图版Ⅱ  83-84
附录B:图版Ⅲ  84

相似论文

  1. 云南普通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研究,G649.2
  2. 四川宁南骑骡沟铅锌矿床构造与成矿关系研究,P612
  3. 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研究,F752.8
  4. 云南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区构造演化及遥感找矿分析,P618.31
  5. 云南澜沧老厂隐伏花岗斑岩岩石学、年代学及成因研究,P588.121
  6. 澜沧老厂铅矿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分析,TD325
  7. 云南省耕地分布及变化与粮食安全研究,F326.11
  8. 川西石棉大水沟碲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预测,P612
  9. 云南省退耕还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区划研究,F326.2
  10. 云南旅游小镇循环经济建设研究,F592.7
  11. 云南省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城乡差异研究,G522.3
  12. 云南旅游业战略管理的SWOT分析演进的初步研究,F592.7
  13. GIS技术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P208
  14. 云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G807.4
  15.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发展状况的综合研究,G812.47
  16. 云南省大学体育课程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G807.4
  17. 烧锅营子金矿区构造控矿规律与成矿预测,P618.51
  18. 城乡规划地方立法研究,D922.181
  19. 云南省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管理研究,G642.0
  20.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资产计量模型研究,F273.2;F224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金属矿床(总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