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波传播特性研究

作 者: 杨静
导 师: 陈小斌
学 校: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专 业: 固体地球物理学
关键词: 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波 近区 远区 波导区 地球-空气-电离层模型 德拜位
分类号: P631.3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工源极低频(CSELF)电磁波技术是用人工方法产生大功率交变电磁场的新技术,是无线电通信领域和地球物理领域巧妙结合的新技术,其信号强、覆盖范围广、探测深度大,可广泛用于地震监测、矿产资源探查、核废料处理,同时还可用于海陆通信及空间电离层结构探测等。目前国内对于极低频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特别是理论研究更为贫乏。大功率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波几乎覆盖了空间所有区段,根据传播特征可以将极低频电磁波的传播区域可以划分为近区远区、波导区三个区域。电磁波在近区、远区的传播主要表现为传导电流的流动和感应,位移电流及电离层和地球形状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电磁场主要是感应场(似稳场),其传播特征可用似稳场理论描述,与经典电磁测深理论一致。电磁波在波导区主要依靠位移电流进行传播,同时还须考虑电离层以及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电磁场主要是辐射场,其传播理论与经典电磁测深理论完全不同。极低频电磁波的场强在近区、远区、波导区是如何分布,三个区域之间是如何衔接,各自的范围有多大,对于极低频电磁波的理论和应用十分重要,但目前还未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本论文首先从经典电磁测深理论出发,归纳整理了近区、远区场的计算公式,对比分析了近区、远区场的分布特征及其衔接情况,然后借鉴通信领域波导区的近似解公式,对比研究了远区与波导区场的分布和衔接转换特征,并对影响波导区场强的多种因素做了重点分析讨论。此外,本文还在球形坐标系下,开展了极低频电磁波精确解(同时包括近区、远区、波导区)的求解工作,力求建立更完善的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波传播理论。本论文通过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近区、远区极低频电磁场的计算。对经典电磁测深领域中水平电偶极子场的计算公式进行整理,修正了部分电磁场原有的计算公式,给出了以地心为原点的空间坐标系下场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计算绘制了三种主要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柱坐标系、球坐标系)下似稳场的场强空间分布辐射图。结果表明,在直角坐标系下,水平分量有两条零线场呈四个象限分布状态;垂向分量场仅有一条零线,场为半平面分布状态。在柱坐标和球坐标系下,所有场分量都只有一条零线,场为半平面分布状态。场的这些分布特征对于野外地震台址选择以及数据的处理分析具有指导意义。同时,本文对近区、远区各自的适用范围以近似解与精确解的差值百分比为标准进行了量化分析,在近区、远区之间存在有一定的过渡区。2)将理论结果与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场强的衰减曲线能够较好的吻合。从对比结果发现磁场受外界干扰的影响小,电场受外界干扰大。在对比过程中还发现理论计算的场强曲线随距离的变化并非都是平稳光滑的,受方位角影响,在靠近零线方位,理论曲线会有抖动,呈折线变化状态,而实测数据也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根据磁场的对比结果,本文推断了源区的大地电阻率,与大地电磁测深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好。在理论与实测数据对比时,发展了时间域、频率域场的标定技术。对于时间域数据,首先采用自适应滤波技术获得单频时间序列信号,然后时间域幅值标定,得到了时间域场值;在时间域场值标定的基础上,采用自动拟合的滑动标定技术,将频率域观测的谱信号转变为场值。场值的标定技术使得观测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对比验证成为可能,尤其是使得频率域观测结果不再受困于积分时间长度的限制。3)对远区、波导区之间电磁波的衔接转换问题进行了量化的分析。远区场强衰减较快,波导区场强衰减很慢,体现了感应场和辐射场不同的空间分布和传播特征。在远区和波导区之间的转换过程中,电场和磁场的传播特征是不同的。电场较早进入波导区传播,而磁场较晚进入波导区传播。在相对高频端(50-100Hz)波导区与远区的划分结果与美国科学家的划分结果相接近。论文还对影响波导区场强的各种因素做了分析,发射电流,大地电阻率,发射频率都与波导区场强正相关,而电离层高度则与波导区场强反相关。4)对同时适用于近区、远区、波导区的精确解的求解。从地球-空气-电离层耦合的三层球状波导模型出发,在普适性的电磁场连续性条件下,对水平电偶极源问题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地球层、空气层以及电离层的电磁场精确解表达式。初步计算结果展示了CSELF场的主要特征,并能给出近似解所不能表现的一些特征,如场的干涉增强和震荡现象等,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求解公式得正确性。对于计算中的难点:高阶、大宗量Bessel函数计算困难、场的求和级数收敛慢等,研究寻求稳定的加速计算技术,给出了一整套求解思路和相应的求解公式,为近区、远区、波导区精确解的计算建立了坚实的基础。5)极低频电磁场的计算软件。利用面向对象技术,采用Delphi语言编程,编写了可视化的极低频电磁场的计算软件。实现了极低频近区、远区的近似解与精确解的计算以及波导区的近似求解,波导区的精确求解技术正在发展中,尚未完全实现。该软件的出现大大方便了我们后续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之后,将可望成为人工源极低频电磁场研究的重要工具。

全文目录


作者简介  5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5-6
摘要  6-9
Abstract  9-15
第一章 前言  15-19
  1.1 选题依据  15-16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8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8-19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8
    1.3.2 论文内容安排  18-19
第二章 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波在近区远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19-36
  2.1 基本电磁场知识  20
  2.2 水平电偶极子在均匀半空间的场  20-24
    2.2.1 似稳场的解  21-23
    2.2.2 近区场近似解  23-24
    2.2.3 远区场近似解  24
  2.3 坐标系的变换  24-25
  2.4 似稳场的解的空间分布  25-30
  2.5 近区、远区近似解与精确解的对比  30-35
  2.6 小结  35-36
第三章 理论与实测资料对比:人工源极低频电磁场测试  36-52
  3.1 人工源极低频野外电磁场测试  36-37
  3.2 时间域测试结果与理论结果的对比  37-44
    3.2.1 时间域场值的标定  38-40
    3.2.2 时间域场值与理论结果对比  40-44
  3.3 频率域测试结果与理论结果的对比  44-49
    3.3.1 频率域场值的标定  45-48
    3.3.2 频率域场值与理论结果对比  48-49
  3.4 与源区电阻率的对比  49-50
  3.5 小结  50-52
第四章 远区、波导区场的分布特征  52-61
  4.1 波导区场的近似解  52-53
  4.2 远区场与波导区场的对比分析  53-56
  4.3 对波导区场强的影响因素  56-59
  4.4 问题与讨论  59-60
  4.5 小结  60-61
第五章 球状波导腔模型人工源极低频电磁场的精确解  61-93
  5.1 球坐标系下场方程的基本解  62-67
    5.1.1 基本控制微分方程  62-64
    5.1.2 Debye 位的引入  64-67
  5.2 一次场的展开  67-71
  5.3 二次场的展开  71-76
  5.4 边界条件的应用  76-81
  5.5 电磁场的计算  81-90
    5.5.1 特殊函数的计算  81-89
    5.5.2 加速计算  89-90
  5.6 场强的分布特点(初步结果)  90-92
  5.7 小结  92-93
第六章 计算极低频电磁波场强的程序  93-99
  6.1 程序的设计  93-94
  6.2 程序的功能与使用  94-98
  6.3 小结  98-99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99-102
  7.1 结论  99-100
  7.2 展望  100-102
参考文献  102-105
附录  105-111
致谢  111-112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主要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112

相似论文

  1. 坑道重力研究及其在铅锌矿找探矿中的应用,P618.4
  2. 移动电话近区场电磁辐射规律及防护措施研究,X591
  3. 高频方法的改进及在等离子体涂敷中的应用,TN957.51
  4. 含油污水排海扩散输运模型研究及其在南海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应用,X55
  5. 目标与二维粗糙分形海面复合电磁散射近场特性研究,O441
  6. 复杂采空区稳定性及近区开采安全性研究,TD32
  7. 煤矿综采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技术研究,P631.325
  8. 瞬变电磁信号的预处理和激电效应识别研究,P631.325
  9. 频率域一维井地电磁快速正演方法技术研究,P631.325
  10. 电阻率层析成像在隧道工程地质状况探测中的应用,P631.325
  11. 矿集区强干扰大地电磁噪声特点及去噪方法研究,P631.325
  12. 大地电磁正反演新算法研究及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可视化集成系统开发,P631.325
  13. 伪随机多频电磁法观测系统研究,P631.325
  14. 磁电法正演理论研究,P631.325
  15. 野外矿物近红外光谱分析关键技术研究,P631.325
  16. 矿物近红外光谱信息提取及应用研究,P631.325
  17.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地形影响及校正方法的对比研究与应用,P631.325
  18. 由大地电磁数据同时反演电阻率和磁化率参数的方法研究,P631.325
  19. SLF/ELF观测系统研究及应用,P631.325
  20. 定回线源瞬变电磁三维异常特征反演,P631.325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 > 地球物理勘探 > 电法勘探 > 方法 > 电磁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