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双CGH检测凸非球面研究

作 者: 洪小苗
导 师: 郭培基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光学工程
关键词: 双CGH 非球面检测 公差分析 莫尔条纹 对准
分类号: TH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2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三百多年前,自牛顿第一次使用抛物面反射镜取代不能消色差的透镜开始,非球面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光学系统中。非球面相比球面可以大幅度提高光学系统的性能,包括增强成像质量、使系统小型化、轻量化,随着空间探测技术、先进光学仪器的发展,人们对非球面元件的口径要求越来越大,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长期以来,非球面的应用一直受到光学加工和检测技术的限制。尽管目前加工工艺发展迅速,但检测水平却相对滞后,总体上无法满足应用要求。非球面的检测方法虽然己经很多,但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局限性。本文针对凸非球面高精度测量的难题,探讨了双计算全息(CGH)检测凸非球面的方法,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介绍了一般凸非球面检测方法,归纳了前人利用计算全息检测非球面的设计思想和发展过程,为后续的研究方法奠定了基础;2、进行了双CGH检测凸非球面原理性分析,确定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和各光学元部件的设计原则,并针对一实际的凸双曲面,在Zemax软件中设计并优化出检测系统。另外,探讨了该方法用于自由曲面的检测。3、运用误差理论详细进行了实例检测系统的系统误差分析,分析了光路中各部件的加工及装调误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实际测量时,需控制这些误差量,提高检测精度。4、基于频率相近的圆光栅干涉产生莫尔条纹的原理,提出在主全息的外围刻制四组圆光栅付以实现实例系统中两CGH元件高精度对准。阐述了莫尔条纹产生机理,进行了理论模拟,并通过实验证实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9
  1.1 研究背景  9-10
  1.2 非球面基本理论及应用  10-14
    1.2.1 非球面数学表示  10-11
    1.2.2 非球面度  11-13
    1.2.3 非球面分类及应用  13-14
  1.3 凸非球面检测方法  14-18
    1.3.1 轮廓测量法  14-15
    1.3.2 无像差点法  15-16
    1.3.3 球面透镜补偿法  16-17
    1.3.4 计算全息法(CGH)  17-18
  1.4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工作  18-19
第二章 CGH 检测非球面  19-29
  2.1 CGH 概述  19-21
  2.2 CGH 检测非球面发展及国内外现状  21-27
    2.2.1 CGH 检测法发展  21-26
    2.2.2 国内现状  26-27
  2.3 本文研究的检测方法  27-28
  2.4 本章小结  28-29
第三章 双 CGH 检测凸非球面系统设计  29-36
  3.1 各部件的设计原则  29-30
    3.1.1 投影镜设计  29
    3.1.2 照明系统设计  29-30
    3.1.3 CGH 设计  30
  3.2 实际非球面检测系统设计  30-33
  3.3 CGH 最小刻划间距计算  33-34
    3.3.1 算法思想  33
    3.3.2 程序  33-34
  3.4 双 CGH 检测自由曲面设计  34-35
    3.4.1 实例面形描述  34
    3.4.2 设计结果  34-35
  3.5 本章小结  35-36
第四章 系统误差分析  36-45
  4.1 CGH 误差  36-40
    4.1.1 CGH 制作误差  36-39
    4.1.2 CGH 装调误差  39-40
  4.2 投影镜和照明系统误差  40-42
  4.3 入射光的倾斜度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2
  4.4 入射光的准直性能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2-44
    4.4.1 会聚光照射 CGH  42-43
    4.4.2 发散光照射 CGH  43-44
  4.5 本章小结  44-45
第五章 CGH 对准研究  45-61
  5.1 莫尔条纹应用  45-46
  5.2 圆光栅莫尔条纹用于 CGH 对准方案  46-54
    5.2.1 圆光栅莫尔条纹产生机理  46-51
    5.2.2 理论模拟  51-54
  5.3 圆光栅间距及倾斜入射平行光对莫尔条纹的影响分析  54-58
    5.3.1 两圆光栅间距对莫尔条纹的影响  55-57
    5.3.2 倾斜入射光对莫尔条纹的影响  57-58
  5.4 实验  58-60
  5.5 本章小结  60-61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63
参考文献  63-6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68
参加学术会议  68-69
致谢  69-70

相似论文

  1. 机载导弹的传递对准研究,V249.322
  2. 协作多点传输中的干扰对准技术研究,TN92
  3. 基于图像分析的PCB缺陷检测算法研究,TN41
  4. 高动态条件下捷联惯导动基座传递对准并行算法研究,V249.322
  5. 光栅莫尔条纹CCD细分技术研究,TP212
  6. GPS/INS紧组合对准技术研究,V474.25
  7. 动基座传递对准误差分析与补偿方法研究,V249.322
  8. 空空导弹惯导系统精度的评估技术研究,TJ765
  9. 红外搜索跟踪的测试技术研究,TN219
  10. 基于ADSP-TS201S的实时ISAR成像技术研究与实现,TN958
  11. 组网雷达时空对准研究,TN953
  12. 弹载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研究,TN967.2
  13. 舰船变形状态监测与预报的关键技术研究,TP274
  14. 基于路面材料检测系统的远程测控与数据融合时间对准,U414
  15. 测量信号随机延时下的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研究,V249.322
  16. 深亚微米集成电路制造中电介质自对准接触通孔刻蚀工艺机理及应用,TN305.7
  17. 0.16微米LOGIC SRAM光刻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TN305.7
  18. 机载捷联子惯导系统动基座对准技术研究,V249.322
  19. 基于神经网络的莫尔条纹信号细分方法及应用,TP274
  20. 深亚微米集成电路制造中刻蚀机理工艺研究及应用,TN405
  21. 光电编码器细分误差分析及补偿研究,TN76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机械、仪表工业 > 仪器、仪表 > 光学仪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