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对外源污染物的吸附解吸

作 者: 贺婧
导 师: 关连珠
学 校: 沈阳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环境与生态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碳酸钙 外源污染物 吸附解吸
分类号: X5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北方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石灰性土壤(Calcareous Soil),而且大部分是重要的农田土壤。由于土壤剖面中含有不同数量的碳酸钙或碳酸氢钙等石灰性物质,一方面可以左右着土壤中植物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存在形态,影响植物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必将影响外源进入到土壤中的各种污染物质的化学行为和生物活性。本项研究以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为供试材料,在分析其基本性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土壤中碳酸钙对外源重金属和一些有机污染物吸附容量和吸附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明确土壤中碳酸钙的环境效应,进一步评断含有不同数量碳酸钙的石灰性土壤的环境容量和承载外源污染物的能力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供试石灰性自然土壤的pH值在7.788.18之间,碳酸钙含量在30.51g.kg-1100.23g.kg-1之间,有机质、粘粒差异不显著。供试培养石灰性土壤pH值在7.028.42之间,碳酸钙含量在8.61227.94之间,有机质及粘粒含量均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碳酸钙对不同酶活性影响不同,低碳酸钙含量(本试验为3%以内)对碱性磷酸酶活性有促进作用,高碳酸钙含量(本试验为3%以上)则对碱性磷酸酶活性起抑制作用;低碳酸钙含量(本试验为5%以内)对脲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起促进作用,高碳酸钙含量范围内(本试验为5%以上)起抑制作用;碳酸钙对转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2)土壤pH与碳酸钙含量呈极显著非线性相关关系。在碳酸钙含量较低时(<89.91g.kg-1),pH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较快,但随着碳酸钙含量的继续增加,pH变化较慢,直至达到平衡。(3)石灰性土壤对外源重金属铅及铜具有很大的吸附容量,对重金属铅的最大吸附量可以达到11234mg.kg-117513mg.kg-1,对铜的最大吸附量可以达到9856mg.kg-113039mg.kg-1之间。而且对重金属铅和铜的最大吸附量随着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石灰性土壤对被吸附重金属的吸附结合能很强,被土壤吸附铅的解吸率只有不到2%,吸附铜的解吸率也只有不到10%,而且土壤中碳酸钙含量越高,被吸附重金属的解吸率越小,说明土壤中的碳酸钙含量对于固持外源重金属具有重要意义。(4)外源重金属铅、铜进入石灰性土壤后,石灰性土壤中各形态铅、铜含量及所占比例均发生变化。可交换态及残渣态所占比例均下降,而碳酸盐态、铁锰氧化态及有机态所占比例均不同程度的有所增加,并有随着碳酸钙含量的增加可交换态及有机态有向碳酸盐结合态及铁锰氧化态转化的趋势,这是随碳酸钙含量增加石灰性土壤对重金属吸附容量增加的重要原因。(5)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对苯酚的最大吸附量介于2571mg.kg-14930mg.kg-1之间,邻苯二酚的最大吸附量介于3198mg.kg-16211mg.kg-1之间,土壤对邻苯二酚的吸附容量明显高于对苯酚的吸附容量。最大吸附量随着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被土壤吸附苯酚的解吸率变化在12%18%,被土壤吸附邻苯二酚的解吸率变化在16%20%,解吸率很低,解吸率随着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加。(6)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对金霉素的吸附容量不同,最大吸附量可以达到7253mg.kg-113517mg.kg-1。吸附量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石灰性土壤对被吸附金霉素有较高的吸附强度,被土壤吸附金霉素的解吸率在4.89%7.52%之间,仍有绝大多数金霉素被吸附于土壤当中。土壤中碳酸钙含量越高,被吸附的金霉素解吸率越大。(7)石灰性土壤对水溶性有机物具有较大的吸附能力,吸附率可以达到12.19%-40.54%。吸附率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被土壤吸附的水溶性有机物解吸率为22.40%30.66%。碳酸钙含量越高,土壤吸附水溶性有机物的强度越小,解吸率越大。(8)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与对有机物的吸附量不同,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容量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有机物的吸附容量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石灰性土壤对不同重金属及不同有机物的吸附容量及吸附强度均不同,实际中应根据碳酸钙含量及污染物种类科学确定石灰性土壤的环境容量。

全文目录


摘要  9-11
ABSTRACT  11-14
第一章 绪论  14-28
  1.1 碳酸钙及其基本性质  14-15
  1.2 我国土壤中碳酸钙的赋存状况  15-16
  1.3 碳酸钙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16-20
    1.3.1 碳酸钙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6-17
    1.3.2 碳酸钙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7-19
    1.3.3 碳酸钙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19-20
  1.4 碳酸钙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20-21
  1.5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21-22
  1.6 碳酸钙对外源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行为的影响  22-25
  1.7 有关土壤吸附特性的相关研究  25-26
  1.8 本项研究目的和意义  26-28
第二章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及其基本性质  28-40
  2.1 引言  28
  2.2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的来源  28-30
  2.3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的基本性质  30-38
  2.4 小结  38-40
第三章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对外源重金属的吸附解吸  40-54
  3.1 引言  40-41
  3.2 材料与方法  41-42
  3.3 结果与分析  42-51
    3.3.1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对重金属铅的吸附  42-46
    3.3.2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中重金属铅的解吸  46-47
    3.3.3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对铜的吸附  47-50
    3.3.4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中铜的解吸  50-51
  3.4 讨论  51-53
  3.5 小结  53-54
第四章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对外源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  54-66
  4.1 引言  54
  4.2 材料与方法  54-56
  4.3 结果与分析  56-62
    4.3.1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中重金属铅的形态分布  56-59
    4.3.2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中重金属铜的形态分布  59-62
  4.4 讨论  62-63
  4.5 小结  63-66
第五章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对外源酚类污染物的吸附解吸..  66-82
  5.1 引言  66
  5.2 材料与方法  66-68
  5.3 结果与分析  68-79
    5.3.1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对苯酚的吸附  68-72
    5.3.2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中苯酚的解吸  72-74
    5.3.3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对邻苯二酚的吸附  74-77
    5.3.4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中邻苯二酚的解吸  77-79
  5.4 讨论  79-80
  5.5 小结  80-82
第六章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对金霉素的吸附解吸  82-94
  6.1 引言  82-83
  6.2 材料与方法  83-85
  6.3 结果与分析  85-90
    6.3.1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对金霉素的吸附  85-89
    6.3.2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中金霉素的解吸  89-90
  6.4 讨论  90-91
  6.5 小结  91-94
第七章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对水溶性有机物的吸附解吸  94-104
  7.1 引言  94-95
  7.2 材料与方法  95-96
  7.3 结果与分析  96-101
    7.3.1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对水溶性有机物的吸附  96-99
    7.3.2 不同碳酸钙含量石灰性土壤所吸附的水溶性有机物的解吸  99-101
  7.4 讨论  101
  7.5 小结  101-104
第八章 全文结论及研究展望  104-108
  8.1 全文结论  104-105
  8.2 研究展望  105-108
参考文献  108-118
致谢  118-11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19

相似论文

  1.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2. 蔬菜地土壤磷素累积特征及淋失风险研究,S63
  3. 琼脂糖凝胶介质中TiO2和CaCO3仿生矿化过程的研究,O611.3
  4. 高分子合成纸的配方及纸状化性能的研究,TS71
  5. 细菌碳酸酐酶催化碳酸钙沉积的动力学和形态学研究,O643.32
  6. 超声场—脉冲电场协同防除换热设备积垢的研究,TK172
  7. 滴灌条件下液体磷源在石灰性土壤的有效性及磷肥高效利用研究,S158
  8. 云克治疗绝经后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观察,R587.1
  9. 换热器金属表面行为对其析晶污垢生成特性的影响研究,TK172
  10. 碳酸钙对体内铅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影响研究,R151
  11. 重质超细碳酸钙改性聚氯乙烯的研究,TQ325.3
  12. 石灰性土壤中硒的形态变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S153
  13. 长江万州段悬浮泥沙颗粒物对邻苯二甲酸酯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X52
  14. 碳酸钙改性助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TQ132.32
  15. 外加秸秆与柠檬酸对土壤中铜和镉有效性的影响,X131.3
  16.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高压电场对碳酸钙结晶过程的影响,O614.231
  17. CE/EP基体的改性及微结构的正电子湮没谱学研究,TQ320.1
  18. 单组份聚氨酯/重质碳酸钙复合弹性体建筑密封胶的制备,TQ436.6
  19. 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相涂料的制备及表征,TQ630.6
  20. 聚乳酸/酯化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表征,TB332
  21. HDPE及其纳米CaCO_3复合材料冲击韧性的研究,TB383.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