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激光刻痕降低取向硅钢铁损技术研究

作 者: 秦利波
导 师: 吴迪; 花福安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材料加工工程
关键词: 取向硅钢 涡流损耗 激光刻痕 耐热性 中试设备
分类号: TF7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电力行业快速发展,取向硅钢需求量逐步增多,对性能要求逐步增高,并由此引起对取向硅钢铁损降低技术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提高性能,本文重点研究了激光刻痕细化磁畴降低取向硅钢铁损技术,围绕细化磁畴降低铁损核心机理,本文主要工作及其进展包括以下方面:(1)通过添加活性剂,并结合现代磁流体配制新工艺,本文研发了具有较高稳定性的磁流体,且磁性颗粒粒径为纳米数量级(约50nm)。经验证,磁畴显示效果较好,便于使用,且保存期限延长至3个月以上。(2)理论分析激光刻痕降低取向硅钢铁损机理,由分析推导结果,指出影响刻痕效果的主要因素,即:180°畴壁穿越刻痕区比例α,单个晶粒内刻痕线数量n及硅钢基体厚度h等,并进一步得出激光刻痕加工中应控制的主要工艺参数;同时,推导取向硅钢基体的最佳晶粒尺寸(约5.85mm),并结合刻痕加工中参数α确定刻痕线间距为5mm。(3)通过激光刻痕实验,本文详细研究了初始铁损、取向度(B8)和应力状态对细化磁畴降低铁损效果的影响特点。结果表明:取向度接近条件下,初始铁损较高,铁损降低幅度较高;取向度越高,则铁损终值越低;剪切加工形成的残余应力使铁损降低幅度显著减小。(4)通过对多组试样进行刻痕加工,本文研究了激光刻痕较佳工艺参数,刻痕速度可达1000mm/s,使30Q135牌号取向硅钢应力态试样平均铁损由1.478W/kg降至1.366W/kg,平均铁损降幅达到7.58%。同时,本文据较佳工艺参数提出激光刻痕中试设备概念模型,支持中试设备设计。(5)结合化学腐蚀和激光刻痕方法,本文研究了激光-化学腐蚀耐热刻痕技术。据对比实验结果,刻痕组试样退火后铁损均值约1.170W/kg,对照组试样退火后铁损均值约1.261W/kg,所以,该技术细化磁畴效果具有耐热性,且使取向硅钢铁损降低约7.22%。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1章 绪论  11-25
  1.1 研究背景  11-13
    1.1.1 取向硅钢需求状况  11-12
    1.1.2 取向硅钢及其铁损研究  12-13
  1.2 细化磁畴降低铁损基本原理与技术  13-22
    1.2.1 铁损及其影响因素  13-15
    1.2.2 初始磁畴形成机理  15-18
    1.2.3 磁畴细化机理与方法  18-21
    1.2.4 激光刻痕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21-22
  1.3 取向硅钢磁畴显示  22-24
    1.3.1 取向硅钢磁畴显示方法  22-23
    1.3.2 磁流体制备问题与解决  23-24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24-25
第2章 磁畴显示机理与磁流体配制研究  25-35
  2.1 磁流体显示磁畴机理  25-27
    2.1.1 磁流体的构成及磁性  25-26
    2.1.2 磁流体显示磁畴机制  26-27
  2.2 磁流体配制  27-30
    2.2.1 反应机理与试剂用量  27
    2.2.2 四氧化三铁制备  27-28
    2.2.3 磁流体制备  28-29
    2.2.4 检测分析  29-30
  2.3 新型磁流体磁畴显示效果与特点  30-34
    2.3.1 磁畴显示效果  30-31
    2.3.2 新型磁流体特点  31-34
  2.4 本章小结  34-35
第3章 激光刻痕降低铁损理论分析  35-45
  3.1 传统理论模型  35-38
    3.1.1 取向硅钢铁损比例理论计算  35
    3.1.2 磁畴宽度与反常涡流损耗关系模型  35-37
    3.1.3 磁畴宽度与晶粒尺寸和应力的关系模型  37-38
  3.2 位错-应力机制分析  38-42
  3.3 刻痕间距计算与分析  42-43
  3.4 本章小结  43-45
第4章 激光刻痕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45-55
  4.1 实验方案  45-47
    4.1.1 实验装置与方法  45-46
    4.1.2 实验样品制备  46-47
    4.1.3 加工工艺参数  47
  4.2 实验操作  47-48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8-54
    4.3.1 初始铁损的影响  48-49
    4.3.2 取向度B_8的影响  49-51
    4.3.3 剪切应力的影响  51-54
  4.4 本章小结  54-55
第5章 激光刻痕工艺研究与设备模型  55-73
  5.1 输入电流的研究  55-59
    5.1.1 实验方案与试样制备  55-56
    5.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6-58
    5.1.3 结果验证  58-59
  5.2 脉冲频率与刻痕速度的研究  59-63
    5.2.1 实验方案与试样制备  59-60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0-63
  5.3 较佳工艺处理效果观察与分析  63-65
    5.3.1 刻痕点SEM观察与分析  63-64
    5.3.2 磁畴结构观察与分析  64-65
  5.4 激光刻痕中试设备模型提出  65-71
    5.4.1 核心部件性能及要求  66-70
    5.4.2 辅助部件性能及要求  70-71
  5.5 本章小结  71-73
第6章 激光-化学耐热刻痕技术研究  73-83
  6.1 技术原理  73
  6.2 腐蚀工艺研究  73-79
    6.2.1 试样制备  73-74
    6.2.2 腐蚀液浓度研究  74-77
    6.2.3 腐蚀时间研究  77-79
  6.3 耐热性研究  79-81
    6.3.1 实验方案  79
    6.3.2 实验结果  79-81
    6.3.3 实验分析  81
  6.4 本章小结  81-83
第7章 结论  83-84
参考文献  84-88
致谢  88

相似论文

  1. 交流永磁电机的驱动策略对损耗影响的研究,TM351
  2. 鹰嘴豆热激转录因子CarHSFB2的克隆与功能验证,Q943.2
  3. 高温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抑制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与初步分析,S541.9
  4. 无取向硅钢W20和W30高温热变形规律研究,TG335
  5. 纳米晶FeCuNbSiB合金磁粉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B383.1
  6. 取向硅钢激光刻痕关键技术研究,TG665
  7. MW级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谐波及其影响分析,TM315
  8. 武钢取向硅钢营销策略研究,F426.31
  9.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热点预测及光纤测温,TN253
  10.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TM341
  11. 大型电力变压器三维漏磁场与热场耦合分析,TM411.1
  12. 大型变压器涡流损耗与器身振动的计算与分析,TM41
  13. 皮带输送机用外转子直驱式永磁电动机的研究,TM351
  14. 无泄漏电泵损耗分析和轴向力平衡新方法研究,TH38
  15. 无取向硅钢有机—无机复合极厚绝缘涂层的研究,TG174.4
  16. 飞轮储能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磁钢涡流损耗研究,TM341
  17. 城市生活垃圾制备衍生燃料(RDF)工艺实验研究,X705
  18. 取向硅钢中铜硫化物析出形式及其固溶的基础研究,TG335
  19. 紧凑重频脉冲导引磁场电源的研究,O441.2
  20. FeSiAl磁粉芯制备及性能研究,TF125.8
  21. 薄板坯连铸连轧无取向硅钢的裂纹缺陷分析,TG335.5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冶金工业 > 炼钢 > 各种钢的冶炼 > 优质钢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