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汽车用高强度TRIP钢变形力学性能宏微观研究

作 者: 曾宇卓
导 师: 李光耀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车辆工程
关键词: TRIP钢 相变诱发塑性 残余奥氏体 预应变
分类号: TG14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汽车轻量化步伐的加快,汽车一方面需要减轻重量以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需要确保安全性。具有相变诱发塑性(TRIP,Transform Induced Plasticity)效应的TRIP钢板作为新型的高强度钢板,同时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塑性,是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TRIP钢在室温下的显微组织主要是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构成。其中残余奥氏体稳定性较差,在一定塑性变形下,会向较稳定的马氏体转变。生成的马氏体硬化性能比相变前的奥氏体有较大提高,从而改善了材料的塑性。可是,TRIP钢的这种相变诱发塑性特性,同时也带来了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影响了TRIP钢在汽车中的大规模应用。因此,这种新型汽车用钢力学成形性能和微观相变规律的研究,对于推广TRIP钢板的工程应用,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宝钢生产的TRIP高强钢板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单向拉伸试验、冲压成形试验、微观扫描电镜实验和X射线衍射实验,研究了TRIP高强钢板的宏观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变化规律,基于Johnson-Cook模型,建立了相关材料本构方程,并应用于单向拉伸的数值模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准静态拉伸,在拉断及预应变为5%,10%,15%三种条件,不同拉伸速率为0.5mm/s,0.05mm/s,0.005mm/s的情况下,得到高强度钢板TRIP590、TRIP780的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及应力应变曲线。2.利用特征模具进行冲压试验,在考虑压边力、坯料形状和截面回弹情况下,研究TRIP钢的冲压成形性能。3.通过对TRIP高强钢的扫描电镜分析实验,了解其微观组织结构及在不同预应变下各组织变化情况;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得到不同变形条件的残余奥氏体体积含量;研究了应变与残余奥氏体相变的关系,TRIP钢预应变和组织转变的关系。4.研究适合TRIP钢的本构模型,建立相关的本构方程。并用数值仿真验证所建立的本构方程。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第一章 绪论  10-23
  1.1 研究意义及研究背景  10-12
  1.2 汽车用高强度钢板介绍  12-14
    1.2.1 汽车用钢板的分类及特点  12-13
    1.2.2 高强度钢板在汽车上的应用  13-14
  1.3 TRIP 钢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14-21
    1.3.1 TRIP 钢特点及其机理  14-17
    1.3.2 TRIP 刚强度钢板研究热点  17
    1.3.3 TRIP 钢的研究现状  17-21
  1.4 研究意义和内容  21-23
第二章 TRIP 钢变形行为的宏观研究  23-39
  2.1 引言  23
  2.2 拉伸试验及 TRIP 钢拉伸力学性能研究  23-31
    2.2.1 拉伸试验过程  23-25
    2.2.2 TRIP 钢拉伸力学性能分析  25-26
    2.2.3 拉伸速率对 TRIP 钢力学性能影响  26-28
    2.2.4 预应变对 TRIP 钢力学性能影响  28-31
  2.3 TRIP 钢冲压成形性能研究  31-37
    2.3.1 冲压成形试验  31-33
    2.3.2 TRIP 钢成形性能分析  33-37
  2.4 本章小结  37-39
第三章 TRIP 钢变形行为的微观研究  39-50
  3.1 引言  39
  3.2 TRIP 钢相变诱发塑性机理  39-40
  3.3 X 射线衍射实验  40-45
    3.3.1 实验过程  40-41
    3.3.2 单向拉伸中 TRIP 钢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含量随应力应变的变化  41-43
    3.3.3 预应变对 TRIP 钢残余奥氏体体积含量变化影响  43-45
  3.4 扫描电镜实验观察  45-48
    3.4.1 实验过程  45-46
    3.4.2 不同应变状态下 TRIP 钢组织变化  46-48
  3.5 影响 TRIP 钢力学性能的微观因素  48-49
    3.5.1 TRIP 效应对拉伸强度和塑性影响  48
    3.5.2 残余奥氏体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48-49
  3.6 本章小结  49-50
第四章 TRIP 钢本构方程研究及有限元仿真  50-61
  4.1 引言  50
  4.2 弹塑性本构理论  50-55
    4.2.1 各向同性弹性本构关系  50
    4.2.2 经典弹塑性本构关系  50-55
  4.3 高强钢常用本构模型  55-57
    4.3.1 Johnson-Cook 本构模型  55-56
    4.3.2 Zerrilli-Armstrong 本构模型  56-57
    4.3.3 Khan-Huang 本构模型  57
  4.4 基于 Johnson-Cook 模型的 TRIP 钢本构方程  57-58
  4.5 TRIP 钢本构方程的验证  58-60
  4.6 本章小结  60-61
结论  61-63
参考文献  63-68
致谢  68-69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9

相似论文

  1. Fe-Mn-Si-Al TRIP/TWIP钢组织及性能的研究,TG142.33
  2. TRIP钢在ISTANA客车中的应用研究,U465.11
  3. 奥—贝球铁的组织及耐磨性研究,TG143.5
  4. 压电/压磁叠层复合材料换能特性研究,TB33
  5. 低温用高强度马氏体不锈钢成分、组织及性能的研究,TG142.71
  6. Q&P处理工艺对中锰钢组织结构及相关力学行为的研究,TG161
  7. Ni含量对0Cr17Ni4Cu4Nb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TG142.71
  8. 0Cr15Ni5WMoVNb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增塑效应研究,TG142.71
  9. 超高硬韧性耐磨铸钢的研究,TG142.72
  10. 激光熔覆纳米贝氏体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TG174.44
  11. 17Cr2Ni2Mo钢喷丸强化研究,TG668
  12. 低碳贝氏体高强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TG407
  13. 30Cr2Ni4MoV钢组织细化的研究,TG142.1
  14. 深冷处理对高速钢刀具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TG711
  15. 压力容器用钢在应变强化过程中的宏观性能与显微结构研究,TH49
  16. TRIP780高强钢动态变形行为的宏微观研究,TG142.1
  1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形状记忆合金回复力预测研究,TG139.6
  18. 预应变对不同组织合金钢缺口试样断裂行为的影响,TG115.5
  19. 钢的马氏体相变形核与板条晶宽纳米化研究,TG142
  20. 斜拉空间桁架结构在静力和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TU323.4
  21. CuZnAl形状记忆合金在全自复保安单元上的应用研究,TG139.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金属学与热处理 > 金属材料 > > 各种钢材:按用途区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