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湖南省新生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作 者: 费利东
导 师: 孔华; 全铁军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地质学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床 A型花岗岩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新生
分类号: P618.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6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新生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坪宝矿田以北、大义山岩体南东部接触带上。矿区地表为第四系与石炭系、泥盆系地层所覆盖,但深部存在隐伏岩体,经钻探工程和坑探工程揭露其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矿区围岩蚀变强烈,与成矿较为密切的主要有云英岩化、矽卡岩化、硅化和碳酸盐化。矿区存在三种矿体类型,分别为裂隙充填交代型铜多金属矿体、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和云英岩型铜多金属矿体。矿区隐伏岩体总体上具有富钾、高硅的特征,为钙碱性花岗岩(A/CNK为0.93~0.98,平均0.96,且A/NK为1.25~1.36,平均1.31)-弱过铝质花岗岩(A/CNK为1.03~1.13,平均1.08)。花岗岩具强烈的Eu负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海鸥型”,与A型花岗岩的特征相一致。矿区10000Ga/Al为3.47~4.00,平均值为3.62,与世界A型花岗岩平均值3.75相接近。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进一步证实了矿区隐伏岩体为A型花岗岩,且为造山后(A2)的板内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法测年结果显示,矿区隐伏岩体分别形成于燕山运动早期第一次阶段(168.5±2.8Ma)和燕山运动早期第二阶段(147.5±3.5Ma)。锆石的εHf(t)为-5.79~-4.15,均小于0,说明矿区无新生地壳生长,岩浆主要源自单一源区,锆石的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208Ga~1.290Ga,平均为1.227Ga,说明了岩体有中元古代的古老地壳物质的加入。此外,岩体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也说明其物质来源于地壳和地幔。矿石的S同位素分馏不平衡,样品的δ34S差异较大,且集中在两个区间(-0.65×10-3~2.03×10-3和-7.63×10-3~7.83×10-3),显示S非单一源,前者具幔源特征,后者反映有地壳物质的加入。矿物群体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显示,矿区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矿床成岩成矿温度为189℃~320℃,说明矿床形成于中-高温环境。本区岩浆分异充分及多期次活动明显,富含Cu、Sn、W、Mo、Pb、Zn等金属成矿元素及F、Cl等挥发组分的岩体的侵位是本区最主要的控矿因素,而矿区较多的裂隙等构造也是矿床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21
  1.1 论文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0
    1.1.1 选题来源  10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0
  1.2 研究区概况  10-11
  1.3 研究区前人工作进展  11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7
    1.4.1 矽卡岩型矿床成因研究进展  11-12
    1.4.2 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12-16
    1.4.3 A型花岗岩研究进展  16-17
  1.5 主要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7-19
    1.5.1 主要研究思路  17-18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8
    1.5.3 研究方法  18
    1.5.4 实物及测试完成工作量  18-19
  1.6 主要成果及认识  19-21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26
  2.1 大地构造背景  21
  2.2 区域地层  21-22
  2.3 区域构造  22
    2.3.1 褶皱  22
    2.3.2 断裂  22
  2.4 区域岩浆岩  22-25
    2.4.1 侵入岩  23-24
    2.4.2 脉岩类  24-25
  2.5 区域矿产  25-26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26-36
  3.1 矿区地质概况  26-29
    3.1.1 地层  26-27
    3.1.2 构造  27-28
    3.1.3 岩浆岩  28-29
  3.2 矿体特征  29-32
    3.2.1 矿体空间分布及形态特征  29-30
    3.2.2 矿石成分及结构构造  30-32
  3.3 围岩蚀变  32-33
  3.4 成矿期及成矿阶段的划分和主要矿石矿物的生成顺序  33-36
    3.4.1 成矿期及成矿阶段的划分  33-34
    3.4.2 主要矿石矿物生成顺序  34-36
第四章 花岗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36-49
  4.1 花岗岩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36-37
  4.2 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  37-41
    4.2.1 样品的选择和测试方法  37
    4.2.2 岩石化学特征  37-41
  4.3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41-43
    4.3.1 样品的选择和测试方法  41-42
    4.3.2 稀土元素特征  42
    4.3.3 微量元素特征  42-43
  4.4 花岗岩的类型及其形成构造背景  43-49
    4.4.1 花岗岩类型的判别  43-47
    4.4.2 花岗岩的构造环境  47-49
第五章 矿床成因研究  49-63
  5.1 花岗岩成岩成矿时代分析  49-52
    5.1.1 样品的采集、测试方法和分析条件  49-50
    5.1.2 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50-52
  5.2 流体包裹体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52-55
    5.2.1 包裹体成分分析  53-54
    5.2.2 矿物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测温结果  54-55
  5.3 同位素对物质来源的示踪  55-58
    5.3.1 硫(S)同位素  56-57
    5.3.2 锆石Lu-Hf同位素  57-58
  5.4 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分析  58-62
    5.4.1 地层控制因素  58-60
    5.4.2 岩浆岩控制因素  60-61
    5.4.3 构造控制因素  61-62
  5.5 矿床成矿过程分析  62-63
第六章 结论  63-65
  6.1 主要结论  63-64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4-65
参考文献  65-74
图版说明  74-76
图版Ⅰ  76-77
图版Ⅱ  77-78
图版Ⅲ  78-79
图版Ⅳ  79-80
致谢  80-8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1

相似论文

  1.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2.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行使的制度保障研究,D412.6
  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412.6
  4. 大学新生内隐、外显自我概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B844.2
  5. 寄宿制学校指导一年级学生适应寄宿生活的策略研究,G622.4
  6. EAN脑保护与脑损伤修复三细胞模型系统中的内皮细胞及神经元形态特征,R651.1
  7. 血清及房水中VEGF、IL-6水平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R775
  8.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研究,G249.2
  9. 大学新生心理弹性及其对记忆偏向的影响研究,B844.2
  10. 生存在接纳边缘,C924.2
  11.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几个问题研究,G641
  12. 新生代农民工对非正式制度依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412.6
  13. 新形势下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转型问题研究,D412.6
  14.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扩张皮肤新生的研究,R622
  15.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BrdU、Nestin表达的影响,R722.1
  16.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大肠埃希菌诱导新生大鼠败血症中的意义,R363
  17.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松果体钟基因Perl和Cryl表达的变化,R722.1
  18.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抗逆力研究,D412.6
  19. “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D412.6
  20. 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及其对策研究,D412.6
  21. 激活素A与新生大鼠少突神经胶质细胞发育的相关性研究,R722.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有色金属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