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蒽中心十字交叉共轭分子的双光子性质及其压致变色行为的研究

作 者: 张学衡
导 师: 杨文君
学 校: 青岛科技大学
专 业: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关键词: 双光子吸收  十字交叉 压致变色
分类号: O625.15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30年代, G?ppert-Mayer第一次在理论上分析出一个分子同时吸收两个光子的可能性;在激光器发明后不久,1961年Kaiser与Garret从实验上证实了这一理论。由此,科学界出现了一个关于双光子与多光子过程研究的新领域。与传统的单光子相比,双光子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使得双光子在荧光显微镜、微加工、三维光学数据存储、光限幅、激光上转换、光动力学诊疗、生物活性药物释放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些应用对具有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新材料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以2,6-二-[(二乙氧基)磷酯基-甲基]-9,10-二溴为中间体,通过Heck、Wittig-Horner反应合成出LUMO/HOMO空间分离、强化双光子吸收截面、纳米聚集强化单/双光子荧光发射的具有络合金属离子能力端基(苯胺类/吡啶类)的新型蒽中心十字交叉共轭分子。它们的LUMO和HOMO能级水平可因金属离子的络合及络合性质而发生显著而独立的变化,这既是对分子光学带隙的有效调控,也可用于水性和有机介质中金属离子的单光子和双光子荧光传感。同时,我们对该系列化合物进行了压致变色行为的研究。实验发现带有苯胺类基团的蒽中心十字交叉共轭分子有着明显的压致变色现象,碾磨后其自然光下与紫外灯下的光色都发生了明显的红移。通过DSC、XRD的测试分析,其变色行为是由于在外力作用下晶体结构遭到了破坏,趋于无定形态;而这种变色是可逆的,碾磨后的固体在加热或者有机溶剂熏蒸下,可以恢复到碾磨前的状态。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水溶性竹红菌素/二氧化钛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性质研究,TQ460.1
  2. 微晶蒽固相萃取与光谱法联用分离富集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X832
  3. 芦荟天然提取物对紫外线B胁迫下小麦的保护作用研究,S512.1
  4. 基于星射状三芳胺类双光子吸收材料的合成与聚集态发光性能研究,O622.6
  5. 五种水生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研究,Q93
  6. 陶瓷薄膜(涂层)材料力学性能评价技术研究,TB383.2
  7. 高固态荧光效率的有机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TB34
  8. 蒽醌二乙酸—铁(Ⅲ)的合成及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损伤生物分子的研究,R914
  9. 非线性吸收系数与泵浦超短脉冲激光时空结构关系的研究,O437
  10. 具有协同给电子体三苯胺衍生物及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光学性质及生物性质研究,O641.4
  11. 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抗震分析,TU973.31
  12. 无溶剂合成氧杂蒽二酮类化合物、N-羧甲基氮杂蒽二酮类化合物和喹唑啉二酮类化合物的研究,TQ252
  13. 双偶氮苯聚合物双光子偏振存储与多维存储研究,O631
  14. 含三苯胺树枝分子发光材料合成与电致发光性能研究/OLED器件的制作,TN383.1
  15. 基于双光子共振的生物组织的非线性效应,O437
  16. 双光子分子材料的光限幅特性研究,O437
  17. 有机共轭分子的双光子吸收特性,O437
  18. 基于分子内电荷分离的二苯乙烯类染料光谱性质的调控研究,TQ610.1
  19. 共轭型二苯甲酮染料的合成与双光子性质的研究,TQ610.1
  20. 含有不同电子给体—受体的枝状荧光染料的合成与光学性质研究,O621.2
  21. 虎杖中白藜芦醇和蒽醌类提取分离工艺研究,S567.239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有机化学 > 芳香族化合物 > 芳香烃及其衍生物 > 稠环芳烃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