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波面位移非线性特征数值研究

作 者: 韩晓鹏
导 师: 宋金宝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专 业: 物理海洋学
关键词: 波面位移 二阶非线性 统计分布 数值模拟
分类号: P73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海浪的准确模拟和预报对海洋工程、海—气相互作用、上层海洋动力学等具有重要意义。海浪的波面位移是海浪最基本的特征量,与实验室造波机和通过实际观测等手段获取波面位移资料相比,数值模拟具有可以模拟复杂过程、模拟费用低且速度快等优点。本文在有限水深且存在均匀背景流的条件下,基于Song(2006)年给出波面位移的二阶表达式,采用全波数谱Combi谱,对海浪波面位移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计算特征参量C、 E、E1、 λ3、λ4(C表示水平波面位移的降低程度,E和E1分别表示线性波面位移的能量和总的波面位移的能量,偏度3是一个表示波面位移垂向不对称性的统计量, λ4表示波面位移分布相对于标准分布的峰度)和波面位移概率密度分布图像分析了二阶非线性项对波面位移统计分布的影响和波面位移统计分布随风速、水深、反波龄和均匀背景流的流速和流向变化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二阶非线性项使得波面位移分布偏离于线性波面位移所满足的正态分布,与正态分布相比,波面位移分布范围变大,最大概率密度值降低且对应的波面位移值降低,产生大的波面位移的概率增加,且波峰对应波面位移大于波谷处的波面位移,使得波面概率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对称特征。(2)波面位移的状态受风速、水深、反波龄和均匀背景流共同作用。即使在深水中,二阶非线性项引起的能量和偏度变化依然存在,它使得波面位移关于平均水平面垂向分布不对称,波的能量增加,导致非线性效应不能忽略。风速增大、水深降低、反波龄减小或者均匀背景流和风速方向夹角小于π/2时均使得二阶能量所占总能量的比率增大,二阶非线性项的作用加强,无因次波面位移概率密度分布的偏度和峰度随之增大。反之,二阶能量所占总能量的比率减小,二阶非线性项的作用减弱,无因次波面位移概率密度分布的偏度和峰度随之减小,当夹角成90度时则均匀背景流对波面位移概率密度分布无影响。(3)当均匀背景流和风速相同时,虽然非线性项的作用加强,但平均波面位移反而比平均水平面降低,当均匀背景流和风速相反时,虽然非线性作用增强,但平均波面位移反而趋于平均水平面。同时利用2009年在大连獐子岛进行的观测资料对模型在大风速下、深水并且有很强的的逆向背景流条件下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3阶Gram-Charlier级数分布,在考虑了背景流条件下,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实际情况。

全文目录


致谢  4-5
摘要  5-7
Abstract  7-9
目录  9-13
1 引言  13-18
  1.1 研究背景  13-1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6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6-18
2 海表面波面位移的模拟  18-33
  2.1 海浪模型  18-21
    2.1.1 Pierson 模型  18-19
    2.1.2 Longuet-Higgins 线性模型  19-20
    2.1.3 Fourier-Stieltjes 的积分模型  20
    2.1.4 以广义 Fourier 变换表示的模型  20-21
    2.1.5 Longuet-Higgins 非线性模型  21
  2.2 海浪仿真方法  21-26
    2.2.1 利用波叠加进行模拟  22-24
    2.2.2 利用线性过滤法进行模拟  24-26
  2.3 几种海浪频谱和海浪方向谱  26-32
    2.3.1 Neumann 谱  26
    2.3.2 Pierson-Moscowitz(P-M)谱  26-27
    2.3.3 JONSWAP 谱  27-28
    2.3.4 文氏谱  28-29
    2.3.5 Combi 谱  29
    2.3.6 方向谱  29-32
  2.4 小结  32-33
3 波面位移非线性特征  33-50
  3.1 非线性波面位移的表达式  33-35
  3.2 模拟的有效性检验  35-37
  3.3 波面位移随风速、水深、反波龄和均匀背景流的变化  37-49
    3.3.1 二阶非线性项的特征  37-38
    3.3.2 波面位移概率密度分布随风速和水深的变化  38-42
    3.3.3 波面位移随反波龄的变化  42-43
    3.3.4 均匀背景流流速大小对波面位移的影响  43-45
    3.3.5 二维波面位移的时空分布一致性检验  45-47
    3.3.6 均匀背景流的方向对波面位移的影响  47-49
  3.4 小结  49-50
4 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的比对和分析  50-58
5 结论及展望  58-60
  5.1 本文结论  58-59
  5.2 研究展望  59-60
参考文献  60-64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4-65
作者简历  65

相似论文

  1. LNG系统中工作压力设定依据与换热器正交试验设计,TQ051.5
  2. 高强度钢板冲压件回弹的研究,TG386
  3. 筒形件可控径向加压充液拉深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TG386
  4. 硬质合金与钢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TG454
  5. 具有非对称端壁的涡轮叶栅气膜冷却数值研究,V231.3
  6. 复杂形体的高速气动对流及耦合换热研究,V215.4
  7. 轨道交通引起周围环境竖向振动的振源特性分析,U211.3
  8.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聚团的传热特性研究,TK124
  9. 生物质直接再燃的数值模拟,TK16
  10. 670t/h四角切圆锅炉炉内煤粉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TK224.11
  11. 1000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炉内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TK224.11
  12. 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TK173
  13. 周向浓淡旋流燃烧器空气动力场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TK223.23
  14. 中心回燃式燃烧室燃烧特性研究,TK223.21
  15. 迷宫式汽封和薄叶式汽封的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TK263.2
  16.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17. 阀外置式小排量抽油泵的设计及性能仿真分析,TE933.3
  18. 渗流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分析,TV649
  19. 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研究,P618.13
  20. 果园风送式喷雾机流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S491
  21. 微型联合收割机气流式清选装置的仿真研究,S225.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基础科学 > 海洋水文学 > 海洋动力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