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南极普里兹湾海洋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作 者: 于培松
导 师: 张海生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专 业: 海洋化学
关键词: 有机碳 生物标志物 沉积通量 沉积物捕获器 浮游植物 初级生产力 气候变化 普里兹湾
分类号: P736.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南极科学考察(CHINARE)在南极普里兹湾海域开展的多个调查航次,针对海洋水体、颗粒物、沉积物和捕获器样品,进行了以有机碳为主的生源要素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了上层海洋环境要素、生产力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沉降颗粒物质来源、通量及全年变化趋势,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埋藏通量以及利用生物标志物恢复了近百年来上层海洋生产力、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海表温度的变化,揭示了海洋沉积记录对上层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普里兹湾海域上层水体硝酸盐、活性磷酸盐和活性硅酸盐分布趋势一致,均表现为湾内50m以浅水体中含量较低,溶解氧则呈现相反的分布趋势。海水颗粒有机碳含量从湾内向湾外递减,且湾内含量远远大于湾外,颗粒有机碳含量年际变化较大,且与叶绿素a、生物硅和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等均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而与营养盐呈负相关关系。颗粒有机碳主要由夏季生长旺盛的浮游植物贡献,占绝对优势的硅藻群落是颗粒有机碳的主要贡献者,研究海域不存在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多年来对普里兹湾海域的现场实测发现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均以湾内陆架区域最高,并远高于陆坡区和湾外深海区,湾内海域同时具有较高的新生产力和再生生产力。初级生产力虽然年际间差异较大,但多年来趋势较为稳定,实测平均值为0.91±0.52gC·m-2·d-1,按每年90天计则为82±47gC·m-2·a-1,而新生产力为35gC·m-2·a-1,显示该海域有较高的生产力输出通量。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也以湾内陆架区域最高,且初级生产力以微型和小型浮游生物贡献为主。研究海域浮游植物以硅藻占绝对优势,优势度可达80%以上。普里兹湾湾内海域颗粒物沉降通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在南极夏季颗粒物沉降通量较高,而整个冬季通量都较低。沉积物捕获器获取的沉降颗粒物质全年通量为74.31g·m-2·a-1,其中夏季约90天时间内的沉降通量占66%。有机碳全年沉降通量为4.3gC·m-2·a-1,占上层海洋初级生产力的5.2%,具有较高的碳输出通量。捕获器中生源组分沉降通量夏季最高,冬季则几乎为零,而陆源组分沉降通量则是夏季较高,冬季略低。普里兹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与沉积物泥质含量分布相似,湾内东部区域多为泥质沉积,有机碳含量也较高,而湾内西部区域泥质含量和有机碳含量均较低。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分布与生物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与上层海洋浮游植物密切相关,占有优势地位的硅藻群落是有机质沉降和埋藏的主要贡献者。沉积物中有机碳与总氮呈密切线性相关,C/N比值为5.58.2,反映出有机质主要为海洋生源沉积。有机碳含量随沉积物深度增加逐渐降低,到达一定深度后趋于稳定,研究区域有机碳保存率较高,具有较高的碳汇潜力。利用210Pb测年法测得了普里兹湾5个站位的沉积物沉积速率,平均为1.06mm·a-1,与南北极多个陆架边缘海沉积速率相当。湾内中心区域的沉积速率相对较快,而靠近陆缘和冰架的沉积速率较慢。沉积物积聚通量为3131254g·m-2·a-1,受陆源砂输入和生源物质沉降的共同影响。有机碳沉积通量不仅与沉积物积聚通量有关,还受到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湾内有机碳沉积通量平均为4g C m-2a-1,占上层海洋初级生产力的4.9%,表明研究海域具有较高的生物泵效率。表层沉积物中的生物标志物含量与有机碳、生物硅等生源物质含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应用沉积地层中长链烯酮不饱和指数估算的表层海水温度揭示近百年来南极普里兹湾表层海水温度变化范围为-1.851.44℃。海表温度在厄尔尼诺时期明显偏高,而在拉尼娜时期则较低,表现出受异常气候事件影响明显。利用浮游植物标志物重建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受到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影响,在厄尔尼诺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硅藻相对含量显著增高,甲藻降低;在拉尼娜期间硅藻比例有所降低,甲藻则呈增加趋势。底部被埋藏的浮游植物标志物总含量和硅藻植物群落有很高的一致性,反映出海洋底部对上层海洋生物地化过程的响应。沉降颗粒物质中的生物钡通量与生源物质通量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根据通量模型估算的输出生产力可以反映出研究海域上层水体的生产力状况。沉积物中的生物钡与生物硅、有机碳含量都呈现正相关关系,且与上层海洋生产力和浮游植物密切相关。利用通量模型估算了百年来的输出生产力状况,结果表明近几十年生产力呈上升趋势,并与海表温度趋势相同,且都与厄尔尼诺暖事件呈对应关系,反映出极区海洋沉积记录信息不仅能够反映上层海洋环境的变化,还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8
Abstract  8-13
1 引言  13-29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3-22
    1.1.1 全球气候变化、原因及其影响  13-16
    1.1.2 海洋对气候变化的调节作用  16-19
    1.1.3 海洋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研究  19-2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22-27
    1.2.1 南大洋及南极边缘海研究特点  22-26
    1.2.2 普里兹湾研究现状与趋势  26-27
  1.3 研究目标与科学问题  27-29
    1.3.1 本文研究目标  27-28
    1.3.2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28-29
2 环境背景与研究方法  29-40
  2.1 研究海域  29-31
    2.1.1 普里兹湾地形特征  29-30
    2.1.2 普里兹湾水文环境  30-31
  2.2 研究方法  31-40
    2.2.1 样品采集  31-33
    2.2.2 沉积物捕获器布放  33-35
    2.2.3 实验方法  35-40
3 普里兹湾海洋水体生态环境与沉降颗粒物质  40-58
  3.1 海洋水体生态环境特征  40-50
    3.1.1 海水温盐  40-41
    3.1.2 颗粒有机碳  41-44
    3.1.3 溶解氧与营养盐  44-46
    3.1.4 生物生态  46-50
  3.2 沉降颗粒物质  50-58
    3.2.1 沉降颗粒物质通量  50-54
    3.2.2 生产力估算模型  54-58
4 普里兹湾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58-78
  4.1 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特征  58-67
    4.1.1 有机碳和总氮  58-63
    4.1.2 生物钡  63-67
  4.2 有机分子标志物  67-78
    4.2.1 总类脂物与正构烷烃  67-70
    4.2.2 脂肪酸与甾烷  70-74
    4.2.3 浮游植物标志物  74-78
5 普里兹湾沉积记录对上层海洋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78-96
  5.1 生源物质沉积通量  78-85
    5.1.1 沉积速率与沉降通量  78-82
    5.1.2 有机碳埋藏通量  82-85
  5.2 沉积记录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85-96
    5.2.1 海表温度  85-88
    5.2.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88-92
    5.2.3 初级生产力  92-96
6 结论与展望  96-100
  6.1 主要结论  96-97
  6.2 主要创新点  97-98
  6.3 展望  98-100
参考文献  100-116
作者简历与发表论文  116-117

相似论文

  1.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动态研究,S153.6
  2. 黑碳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S153.6
  3.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4.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太湖水体藻蓝素和CDOM浓度估算模型研究,X87
  5. 江淮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与稻麦生产潜力的演变特征,S162
  6. 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东北黑土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异研究,S153
  7.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S511
  8. 太湖地区水稻土有机碳空间表征尺度效应研究,S158
  9. 小麦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气候效应模拟,S512.1
  10. 福建海坛岛主要防护林树种的生物生产力研究和土壤养分特征分析,S727.2
  11. 福州鼓山马尾松年轮α-纤维素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S791.248
  12. 不同氮磷肥水平下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S158
  13. 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活性有机碳、氮与作物生长间关系动态研究,S158
  14. 2000~2007年不同管理措施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估算,S812
  15. 不同施肥措施对矿区复垦土壤活性碳库的影响,S158
  16.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尿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分析,R692.3
  17. 低碳经济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F205
  18. 气候变化条约遵约机制研究,D996.9
  19.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与中国多边外交,X321
  20. 基于尿液代谢组学对胃癌诊断及转移的研究,R735.2
  21. 海南雾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P457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基础科学 > 海洋地质学 >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