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作 者: 王文铜
导 师: 丁延芹
学 校: 山东农业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铁载体产生菌 花生根际 细菌群落结构 T-RFLP 16S rDNA
分类号: S15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研究花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与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以及花生根际铁载体产生菌的分布规律及其遗传多样性,筛选能够活化土壤有效铁的菌种,本研究在山东省的棕壤、潮土、褐土、砂姜黑土等四种土壤类型设置采样点,分别采集正常花生植株样品和黄化花生植株样品根际土壤,同时在棕壤上采集非根际土壤,共9个样品。利用分离筛选铁载体产生菌和ARDRA的方法分析了花生根际铁载体产生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T-RFLP和构建16S rDNA文库的方法,结合PCA(主成分分析)、CCA(典型对应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影响花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本文从花生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39株铁载体产生菌分别属于厚壁菌、拟杆菌、γ-变形杆菌、芽单胞菌、疣微菌、放线菌、和β-变形杆菌等7个大类群。其中芽孢杆菌有38株,假单胞菌20株,总共占据了42%,是明显的优势菌群。90%以上的芽孢杆菌只在黄化花生样品的根际土中发现,而假单胞菌在所有样品中都有发现。结果显示,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属是产生铁载体能力比较强的菌属。T-RFLP和16S rDNA分析表明,山东省花生根际细菌群落由12个细菌类群组成,包括: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包括α、β、δ和γ亚门)、酸杆菌(Acidobacteria)、浮霉菌(Planctomycetes)、拟杆菌(Bacteroidetes)、厚壁菌(Firmicutes)、疣微菌(Verrucomicrobia)、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绿弯菌(Chloroflexi)、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蓝藻(Cyanobacteria)、放线菌(Actinobacteria)以及部分待划分类群。酸杆菌和厚壁菌在9个文库中占据优势地位。基于16S rDNA克隆文库的多样性指数分析和PCA分析表明,非根际土与根际土样品间的细菌群落结构相差很大,表明花生根系活动对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所有根际土样品间,黄化花生和正常花生根际群落结构不同,不同土壤类型之间的细菌群落结构相差较小。CCA和RD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的铁元素含量和pH是与花生根际土细菌群落结构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子。γ-变形杆菌、厚壁菌、α-变形杆菌、放线菌、β-变形杆菌、拟杆菌、蓝藻门、芽单胞菌、酸杆菌等与铁、铜、有机质、腐殖质呈现正相关,与锰、锌、铵态氮、硝态氮、pH等元素呈现负相关;而δ-变形杆菌、疣微菌、硝化螺旋菌、绿弯菌和浮霉菌类群则都与铁、铜、有机质、腐殖质呈现负相关,与锰、锌、铵态氮、硝态氮、pH等元素呈现正相关;钾元素与所有的细菌类群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为利用微生物活化土壤有效铁,缓解缺铁引起的花生黄化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9-11 Abstract 11-13 1 前言 13-30 1.1 花生黄化病概述 13-16 1.1.2 花生黄化病发生原因 13-14 1.1.3 花生黄化病的防治 14-15 1.1.3.1 科学施肥 14 1.1.3.2 合理浇水,加强田间管理 14-15 1.1.3.3 化学手段 15 1.1.4 铁的生理机能和铁的生物有效性 15-16 1.2 铁载体及铁载体产生菌研究概述 16-18 1.2.1 铁载体的作用 16-17 1.2.2 植物根际铁载体产生菌的研究 17-18 1.3 细菌多样性概述 18-19 1.4 细菌多样性分析方法 19-26 1.4.1 环境基因组 16S rDNA 的 PCR 扩增 20-22 1.4.2 16S rDNA 文库 22-25 1.4.3 T-RFLP(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25-26 1.5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 26-27 1.5.1 物种丰富度 26 1.5.2 物种多样性指数 26-27 1.5.3 物种均匀度指数 27 1.6 生物群落梯度分析 27-29 1.6.1 直接梯度分析 27 1.6.2 间接梯度分析(Indirect gradient analysis) 27-28 1.6.3 约束直接梯度分析(Constrained direct gradient analysis) 28-29 1.6.3.1 冗余分析 28 1.6.3.2 典型对应分析 28-29 1.7 本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29-30 2 材料与方法 30-41 2.1 生化试剂 30 2.2 仪器设备 30 2.3 样品的采集 30-31 2.4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31-32 2.4.1 LB(Luria-Bertani)培养基 31 2.4.2 氨苄青霉素(Amp)溶液 31 2.4.3 X-Gal 贮液 31 2.4.4 IPTG 贮液 31 2.4.5 铁载体检测(CAS 法)试剂 31-32 2.5 样品理化指标的测定 32 2.6 PCR 引物 32 2.7 样品总 DNA 的提取及 16S rDNA 的 PCR 扩增 32-33 2.7.1 样品总 DNA 的提取 32-33 2.7.2 16S rDNA 的 PCR 扩增 33 2.7.3 PCR 扩增的反应条件 33 2.7.4 PCR 扩增产物的纯化 33 2.8 T-RFLP 分析 33-34 2.8.1 荧光 PCR 产物的限制性酶切 33-34 2.8.2 酶切产物的基因扫描 34 2.9 16S rDNA 文库 34-36 2.9.1 PCR 产物的连接 34 2.9.2 E.coli DH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 34 2.9.3 转化 34-35 2.9.4 阳性克隆的筛选 35 2.9.5 ARDRA 分型 35-36 2.10 铁载体产生菌的检测及筛选 36-37 2.10.1 筛选铁载体产生菌 36 2.10.2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36-37 2.10.3 ARDRA 分型 37 2.11 数据分析 37-40 2.11.1 T-RFLP 分析 37-39 2.11.1.1 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37-38 2.11.1.2 去趋势对应分析(DCA) 38 2.11.1.3 典型对应分析(CCA) 38-39 2.11.2 16s rDNA 克隆文库分析 39-40 2.11.2.1 序列分析 39 2.11.2.2 文库统计数据分析 39-40 2.12 铁载体产生菌的 ARDRA 分析 40 2.13 核苷酸序列登录号 40-41 3 结果与分析 41-57 3.1 花生根际土壤环境特征 41-42 3.2 T-RFLP 分析 42-46 3.2.1 样品的 T-RFLP 图谱分析 42-43 3.2.2 多样性指数分析 43 3.2.3 T-RFLP 图谱中主要片段的定性分析 43-44 3.2.4 基于 T-RFLP 的主成分分析 44-45 3.2.5 T-RFs 分布与根际土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CCA 分析) 45-46 3.3 16S rDNA 克隆文库分析 46-53 3.3.1 文库的构建 46-48 3.3.1.1 阳性克隆子的验证 46-47 3.3.1.2 16S rDNA 扩增片段的 ARDRA 分型 47 3.3.1.3 嵌合体检测及库容的估算 47-48 3.3.2 基于 16S rDNA 克隆文库的细菌多样性分析 48-51 3.3.2.1 花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48-51 3.3.2.2 基于 16S rDNA 文库的细菌多样性指数分析 51 3.3.3 土壤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RDA 分析) 51-53 3.4 花生根际土壤中铁载体产生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53-57 4 讨论 57-61 4.1 花生根际土壤样品的理化性质 57 4.2 花生根际土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57-60 4.2.1 花生根际土中铁载体产生菌的分析 57-58 4.2.2 花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58-60 4.3 细菌群落结构分析方法的比较 60-61 5 结论 61-63 5.1 花生根际铁载体产生菌多样性 61 5.2 花生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结构 61 5.3 花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61 5.4 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比较 61-63 参考文献 63-74 附录 74-83 致谢 83
|
相似论文
-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 连作花生红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微生物制剂对连作花生的影响,S565.2
- 黄淮麦区禾谷孢囊线虫ITS分子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S435.121
- 转基因香石竹遗传稳定性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初探,S682.19
- 南方红黄壤地区土壤微生物碳素循环相关基因多样性研究,S154.3
- 利用传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探索生防菌对黄瓜根围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S154
- 重金属胁迫下海州香薷根际微域细菌群落结构和特异基因表达研究,X173
- 甘蔗宿根栽培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S154.3
- 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病学研究及疫苗候选株的筛选,S858.28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研究,R714.256
- 铁载体细菌对桃树缺铁黄化病的生物防治初步研究,S436.621
- 不同利用方式对红壤坡地硝化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S154.3
- 铜尾矿不同氧化层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S154.3
- 塘沽地区典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S154.3
- 淹水时间对水稻土中地杆菌科细菌群落结构及丰度的影响,X172
- 枸杞岛海藻场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研究,S917.1
- 淹水时间对水稻土中厌氧粘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S154.3
- 抗虫和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S154.3
- 免培养法对新疆热气泉土壤原核微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地理的研究,S154.3
- 红茶菌ZJU1产胞外多糖的发酵工艺优化及发酵液的应用研究,TS275
-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调查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S435.1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物学 > 土壤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