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Q谐振腔光学特性及非线性效应研究

作 者: 王丽
导 师: 闫树斌
学 校: 中北大学
专 业: 电路与系统
关键词: 高Q谐振腔 噪声抑制 封装 四波混频
分类号: O43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1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微球谐振腔由于其独特的回音壁模式而具有很高的品质因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日益广泛地应用在传感与测试领域。本文从微球腔的耦合特性出发,对高Q微球腔的光学特性及非线性效应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理论分析了微球谐振腔的各项性能指标,研究了微球谐振腔和锥形光纤的制备方法,建立了微腔与锥形光纤的耦合系统,并搭建了测试系统。通过对透射谱线的研究,建立耦合系统的反馈体系,为体系的后续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针对实际应用中,耦合系统的稳定性不仅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激光器自身性能的影响等问题,本论文重点改善了耦合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对光源频率的锁定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通过从外界因素和系统内禀特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采用低折射率的紫外胶封装固化的方法实现了微球谐振腔和拉锥光纤的一体化封装,有效克服了外界环境噪声对耦合系统的干扰,其为后续的实验与研究奠定了基础。由于微球腔具有高品质因数、小腔模体积的特点,使得微球谐振腔极容易达到非线性阈值,如何有效利用微腔的非线性效应,是目前微腔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为此,本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四波混频现象的产生机理,实现四波混频的关键因素是耦合系统需要满足相位匹配条件。本文设计并搭建了实现四波混频的实验平台,对四波混频现象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利用高Q值(107)的二氧化硅微球腔与拉锥光纤(锥区直径为8um)的耦合系统,在实现光源闭环锁频的条件下,测试得到了带宽大于60nm的级联四波混频现象。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1 绪论  10-16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0
  1.2 高 Q 谐振腔国内外发展现状  10-11
  1.3 微腔的非线性效应  11-15
    1.3.1 非线性效应的波动方程  11-12
    1.3.2 非线性光学的研究现状  12-13
    1.3.3 非线性效应的分类及应用  13-15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5-16
2 高 Q 谐振腔的光学特性研究  16-32
  2.1 高 Q 谐振腔的主要性能指标  16-17
  2.2 激光频率的稳定性  17-22
    2.2.1 影响激光频率稳定的因素  18-19
    2.2.2 外界震动对频率稳定的影响  19-22
    2.2.3 频率的稳定性技术研究  22
  2.3 光的偏振特性分析  22-26
    2.3.1 偏振态的介绍  23
    2.3.2 影响偏振态的因素  23-26
  2.4 高 Q 谐振腔的非线性效应理论分析  26-31
    2.4.1 非线性效应的理论研究  26-27
    2.4.2 二氧化硅的非线性极化  27-28
    2.4.3 基于高 Q 谐振腔的四波混频理论分析  28-31
  2.5 本章总结  31-32
3 测量系统方案的设计  32-39
  3.1 实验设计方案  32
  3.2 系统主要组成器件  32-38
    3.2.1 光源  32
    3.2.2 掺铒(Er3+)光纤放大器  32-34
    3.2.3 偏振控制器  34-35
    3.2.4 光纤衰减器  35-36
    3.2.5 光谱仪  36
    3.2.6 光电探测器  36-37
    3.2.7 锁腔控制器  37-38
  3.3 本章总结  38-39
4 耦合系统的建立及噪声抑制研究  39-51
  4.1 高 Q 谐振腔耦合系统的建立  39-45
    4.1.1 高 Q 谐振腔的制备  39-40
    4.1.2 锥形光纤的制备  40-43
    4.1.3 高 Q 谐振腔与锥形光纤的耦合  43-45
  4.2 被动式稳频法  45-50
    4.2.1 微腔耦合理论特性研究  45-46
    4.2.2 外部环境对耦合模式的影响  46-47
    4.2.3 采用防护罩抑制震动噪声  47-48
    4.2.4 采用封装结构抑制震动噪声  48-50
  4.3 本章总结  50-51
5 实验与结果分析  51-57
  5.1 谐振频率的稳定性研究  51-53
    5.1.1 高 Q 微球腔谐振频率锁定方案设计  51-52
    5.1.2 谐振频率稳定性测试  52-53
  5.2 高 Q 谐振腔的四波混频实验测试  53-56
  5.3 本章小结  56-57
6 总结与展望  57-59
  6.1 工作总结  57
  6.2 论文创新点  57
  6.3 工作展望  57-59
参考文献  59-6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63-64
致谢  64

相似论文

  1. 九十六通道电化学仪设计研究,TH832
  2. 铷原子共振布拉格散射光谱研究,O562.3
  3. LED封装用高性能有机硅树脂的研究,TQ324.21
  4. 基于IPSec协议的VPN穿越NAT的研究与实现,TP393.08
  5. 铜线键合优势和工艺的优化,TN305.94
  6. 基于设备整体效能(OEE)的恩智浦半导体广东公司封装制造产能的提升,F426.6
  7. 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制备及其产电性能研究,TM911.4
  8. 新型太阳能光伏电池封装材料的制备,TM914.4
  9. MEMS圆片级真空度检测器件的研究,TB77
  10. 温度传感器用热敏电阻制备工艺的研究,TP212.11
  11. 基于TSV的MEMS圆片级真空封装关键技术的研究,TP211.4
  12. 电信固话业务预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13. MEMS晶圆级真空封装结构设计与工艺集成,TN305
  14. 微波光子学滤波器及其应用的研究,TN713
  15. 多物理场耦合方法分析三种封装模块可靠性,TN05
  16. LED封装工艺设计及优化,TN312.8
  17. 面向三维堆叠封装的芯片间电感耦合无线收发电路的设计与研究,TN859
  18. 60GHz毫米波功率合成技术的研究,TN73
  19. 电感耦合通道传输协议及控制接口的研究与设计,TP333
  20. 虚拟实验构件封装与控制规范的研究与应用,TP391.6
  21. 用于宽带高效率及低偏振敏感波长转换的硅波导设计,TN252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物理学 > 光学 > 非线性光学(强光与物质的作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