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分析-基于融资约束理论的经验证据

作 者: 李国俊
导 师: 杨善林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企业管理
关键词: 现金持有 融资约束 动态调整 现金持有价值
分类号: F275.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金持有政策是公司一项重要的财务决策。现金持有行为不仅综合反映了公司的财务与经营战略,还与公司财务状况和宏观制度环境密切相关,而现金持有带来的经济后果到底是“价值创造”还是“价值毁灭”,更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事情。本文首先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研究背景及相关实证研究,导出研究主题。第二章对现金持有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回顾。第三章则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制度现状。第四到六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以融资约束与现金持有量、融资约束与现金持有动态调整以及融资约束与现金持有主要调整路径为主线,形成三个研究专题,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在,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结论和启示,并指出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融资约束理论假设下,以公司规模、是否为集团公司、终极控制人性质、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内部市场发达程度等划分融资约束强弱的指标,检验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结果显示,融资约束是影响企业内部现金持有行为的重要因素,市场不完全使得企业面临着融资约束,融资受到约束的企业,其现金持有量与内部现金流存在显著关系,其现金持有比例系统地依赖于内部现金流,融资禀赋高或存在预算软约束的企业,企业现金持有量与内部现金流没有必然联系。(2)结合融资约束理论,提出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动态调整假说,发现相对于非融资约束公司,融资约束公司向目标现金持有水平的调整速度更快,而且调整过程具有非对称特征,表现为当公司大幅下偏于目标现金持有水平时,调整速度较快,而大幅上偏时则调整较慢。同时,由于上市公司最优现金持有水平存在一定的时变性,加之调整速度过慢,因而出现了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持续性单方向调整,这有别于国外研究所发现的现金持有水平围绕某一最优值的波动式调整。(3)银行贷款与集团内部信贷作为我国企业重要的内外部融资形式,在融资约束条件下检验集团内部信贷与银行贷款两种主要的现金持有调整路径的替代关系及其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贷款与集团内部信贷在融通资金方面存在替代性。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和银行改革尚未完善,以银行贷款获得的资金在使用效率方面不高,而集团内部获得的信贷资金由于特殊的信息和控制优势,可以弥补资本市场发展的不足。上述结论说明,在中国,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是构成企业内部持有现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企业融资方式受到限制,资金供给渠道受到约束,这必然会增加资金在外部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所以,企业会偏好以内部持有现金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形式。本文关于融资约束对现金持有量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结论,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了我国融资约束机制作用的经验证据。

全文目录


摘要  8-9
ABSTRACT  9-10
致谢  10-15
第一章 绪论  15-27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5-16
  1.2 现金持有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16
  1.3 现金持有实证研究文献  16-25
    1.3.1 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17-22
    1.3.2 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实证研究  22-23
    1.3.3 现金持有动态调整的实证研究  23-24
    1.3.4 研究进展评述  24-25
  1.4 研究方法  25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25-27
第二章 现金持有的理论基础  27-33
  2.1 引言  27
  2.2 融资约束理论与现金持有  27-29
  2.3 权衡理论与现金持有  29-31
  2.4 代理理论与现金持有  31-32
  2.5 本章小结  32-33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制度现状分析  33-48
  3.1 引言  33
  3.2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制度背景  33-36
  3.3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现状  36-47
    3.3.1 资产规模与现金持有  37-42
    3.3.2 内部市场与现金持有  42-47
  3.4 本章小结  47-48
第四章 融资约束与现金持有量  48-68
  4.1 引言  48
  4.2 理论分析与假设建立  48-49
  4.3 研究设计  49-55
    4.3.1 融资约束的衡量  49-51
    4.3.2 模型与变量  51-53
    4.3.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55
  4.4 实证结果  55-61
    4.4.1 描述性统计  55-58
    4.4.2 回归结果  58-61
  4.5 本章小结  61-68
第五章 融资约束与现金持有动态调整  68-82
  5.1 引言  68
  5.2 理论分析与假设建立  68-70
  5.3 研究设计  70-72
    5.3.1 模型的设定及检验方法  70-71
    5.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1-72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72-76
    5.4.1 描述性统计  72-73
    5.4.2 目标现金持有的动态调整  73-75
    5.4.3 现金持有区间调整速度及其非对称性  75-76
  5.5 本章小结  76-82
第六章 融资约束与现金持有主要调整路径  82-101
  6.1 引言  82
  6.2 理论分析与假设建立  82-87
  6.3 研究设计  87-92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87
    6.3.2 模型设计  87-92
  6.4 实证结果  92-100
    6.4.1 描述性统计  92-93
    6.4.2 回归结果  93-100
  6.5 本章小结  100-101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105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  101-102
  7.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102-103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103-105
参考文献  105-11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113-114

相似论文

  1. 会计信息披露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F224
  2. 公司成长能力对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F224
  3. 基于Euler模型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的动因检验,F224
  4. 内部资本市场关联交易与公司价值研究,F275
  5. 金融发展、股权性质与企业研发投入研究,F273.1;F832
  6. 空间冗余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与仿真,TN929.5
  7.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对投资的影响性研究,F832.51;F224
  8.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融资约束研究,F275
  9. 运用EVA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评价研究,F275
  10.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F275
  11. 融资约束下公司投资与现金流敏感性的实证研究,F224
  12. 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基于图着色论的频谱分配方案,TN925
  13. 金融自由化改革对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研究,F272;F224
  14. 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现金流与投资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F224
  15. 中国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F324
  16. VaR在中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F832.5
  17. 反贫能力提高导向的财政扶贫标准影响因素研究,F224
  18.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研究,F275
  19. 无线传感器网络查询QoS机制研究,TP212.9
  20.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实证研究,F276.6
  21. 资本结构动态研究,F275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财务管理 > 企业资金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