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矿业循环经济及其物质流分析研究

作 者: 周兴龙
导 师: 张文彬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矿物加工工程
关键词: 矿业循环经济 物质流分析 “二元”物质流分析方法 云南矿业循环经济发展
分类号: F20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086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出后,在国内外逐渐得到实践,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应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经济发展原则在我国得到了高度认同,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矿业开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对整个工业和其他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价值和带动作用。物质流分析作为循环经济的核心调控手段和技术措施,对于矿业循环经济的实施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对矿业循环经济及其物质流分析进行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由七个部分组成,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循环经济总论。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及内涵,循环经济的特征,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理论支撑体系,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地位,以及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总趋势进行了分析评述。第二部分为矿业循环经济研究。对矿业循环经济的内涵,矿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矿业循环经济的实现方式和我国矿业循环经济的实践进行了研究评述。根据我国目前矿产品需求大的现状,分析了矿业循环经济“减量化”的实质,提出了用“高回收(Recovery)”代替“减量化(Reduce)”的矿业循环经济新“3R”原则。根据矿业生产的实际,分别提出了采矿、选矿、冶炼和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和要点,构建了相应发展模式。第三部分为物质流分析综述研究。对物质流分析的概念和发展,物质流分析的类型和方法,物质流分析的核算框架,物质流分析的指标体系,物质流分析的国内外实践,以及物质流分析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评述。第四部分为云南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研究。研究分析了矿业在云南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云南矿业发展存在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云南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基础和科技基础,云南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等。对云南矿业近年来在资源勘探、采矿、选矿、冶炼、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对云南省重点骨干有色金属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升出相应发展模式。第五部分为矿业物质流分析研究。根据物质流分析的研究应用现状,结合矿业物质流分析的实际需要,首次提出了矿业“二元”微观物质流分析的概念,提出了矿业生产的“价值流分析”概念和分析方法,分析了技术、管理、资源、资金、能源等参与价值流分析的重要性,提出了“二元”微观物质流分析方法在采矿、选矿、冶炼厂以及采选冶联合企业的具体应用方法。以瓦尔拉斯—卡塞尔(WalrasCassel)物质平衡与交换的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推导了区域物质流分析的分析公式和相应模型。在社会物质流分析方面,提出了矿业宏观物质流分析的步骤和分析框架。第六部分为云南矿业物质流分析研究。分析了云南矿业开展物质流分析的意义和必要性,提出了云南矿业开展物质流分析的思路、步骤和具体做法,对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会泽铅锌选矿厂进行了“二元”物质流分析的实例研究。第七部分为云南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综合建议。提出了加强宏观引导、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成立循环经济研究院、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在各个层面上开展试点、建立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等综合建议,提出了云南矿业中长期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考核指标。由于矿业是一个大的概念,包括金属、非金属、煤炭、化工等行业,为了使研究具有针对性,论文的研究范围主要限于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领域,不涉及煤炭和化工领域。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3
1、循环经济总论  13-35
  1.1 循环经济定义及内涵  13-16
    1.1.1 循环经济的定义  13-14
    1.1.2 循环经济“3R”原则  14
    1.1.3 循环经济的演变和发展  14-16
    1.1.4 循环经济的本质及内涵  16
  1.2 循环经济的特征  16-20
    1.2.1 政治特征  17-18
    1.2.2 经济特征  18
    1.2.3 生态特征  18
    1.2.4 资源特征  18-19
    1.2.5 效率特征  19
    1.2.6 技术特征  19-20
    1.2.7 观念特征  20
  1.3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主要区别  20-22
  1.4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2-24
  1.5 循环经济理论支撑体系  24-30
    1.5.1 自然科学基础  24-26
    1.5.2 生态学基础  26-27
    1.5.3 系统控制与自组织原理  27-28
    1.5.4 经济学基础  28-29
    1.5.5 “零排放理论”  29-30
  1.6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地位  30-33
    1.6.1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阶段  30-31
    1.6.2 循环经济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31-33
    1.6.3 循环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33
  1.7 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总趋势  33-35
2、矿业循环经济  35-59
  2.1 矿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35
  2.2 矿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35-36
  2.3 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现方式  36-37
  2.4 我国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37-42
    2.4.1 企业层次  37-39
    2.4.2 园区层次  39-42
  2.5 矿业循环经济的减量化问题  42-52
    2.5.1 减量化与资源供给的矛盾  43-44
    2.5.2 我国已进入矿产品消费高峰期,资源供给不能减量化  44-49
    2.5.3 矿业生产过程及其减量化问题  49-51
    2.5.4 矿业循环经济中“减量化”的实质  51
    2.5.5 矿业循环经济的新“3R”原则  51-52
  2.6 矿业循环经济的循环模式  52-59
    2.6.1 企业内部或园区内部小循环  52-56
    2.6.2 区域中循环  56-58
    2.6.3 社会大循环  58-59
3、物质流分析  59-81
  3.1 物质流分析的概念及发展  59-61
  3.2 物质流分析类型和分析方法  61-63
    3.2.1 物质流分析类型  61-62
    3.2.2 物质流分析方法  62
    3.2.3 物质流分析步骤  62-63
  3.3 物质流分析核算框架  63-65
  3.4 物质流分析指标体系  65-67
    3.4.1 主要输入指标  65-66
    3.4.2 主要消费指标  66
    3.4.3 主要输出指标  66-67
    3.4.4 资源效率指标  67
  3.5 物质流分析国内外实践  67-80
    3.5.1 国外物质流分析实践  67-71
    3.5.2 国内物质流分析实践  71-80
  3.6 物质流分析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80-81
4、云南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研究  81-126
  4.1 矿业在云南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81-84
  4.2 云南矿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84-93
    4.2.1 环境污染严重  84-87
    4.2.2 环境资源破坏大  87-89
    4.2.3 矿山地质灾害多  89-90
    4.2.4 能耗高、节能任务艰巨  90-91
    4.2.5 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瓶颈日益凸现  91-92
    4.2.6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技术装备相对落后  92
    4.2.7 发展循环经济的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92-93
  4.3 云南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条件  93-95
    4.3.1 矿产资源种类多,有色金属和磷矿资源优势突出  93-94
    4.3.2 地质工作成效显著,资源储量增长潜力大  94
    4.3.3 可从周边省区和东南亚国家获得资源补充  94-95
  4.4 云南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基础  95-107
    4.4.1 云南矿业的科技研发与设计机构  95-97
    4.4.2 云南矿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97-98
    4.4.3 云南矿业科技装备水平  98
    4.4.4 云南矿业的科技创新人才  98-99
    4.4.5 云南矿业的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成果  99-107
    4.4.6 云南矿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水平  107
  4.5 云南有色金属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做法  107-126
    4.5.1 铅锌行业  107-117
    4.5.2 铜行业  117-121
    4.5.3 锡行业  121-126
5、矿业物质流分析  126-146
  5.1 微观物质流分析  126-138
    5.1.1 “二元”微观物质流分析方法  126
    5.1.2 采矿物质流分析  126-130
    5.1.3 选矿物质流分析  130-135
    5.1.4 冶炼物质流分析  135-137
    5.1.5 采选冶联合企业物质流分析  137-138
  5.2 区域物质流分析  138-144
  5.3 社会物质流分析  144-146
6、云南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流分析  146-158
  6.1 意义及必要性  146
  6.2 思路  146-147
  6.3 步骤  147-148
  6.4 做法  148-152
  6.5 实例分析  152-158
    6.5.1 会泽铅锌选矿厂简介  152-154
    6.5.2 选矿厂物质流平衡核算  154-155
    6.5.3 选矿厂价值流分析  155-158
7、云南矿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综合建议  158-176
  7.1 加强宏观引导  158-160
  7.2 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160-162
  7.3 成立循环经济研究院,强化技术支撑  162-164
  7.4 解决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技术问题  164-168
    7.4.1 矿产资源综合勘查与综合评价技术  164-165
    7.4.2 安全高效的地下采矿技术  165-166
    7.4.3 难处理矿石矿物加工新技术  166-167
    7.4.4 冶炼新工艺及新技术  167-168
  7.5 在各个层面上开展循环经济的试点  168-170
  7.6 建立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170-176
8、结论  176-179
9、论文主要创新点  179-180
参考文献  180-188
致谢  188-190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190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参编的专著  190-191
附录C: 攻读博士期间负责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191-192
附录D: 攻读博士期间申请和获得授权的专利  192

相似论文

  1. 云铜钛业公司在实施循环经济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影响分析,F426.32
  2. A集团生物质能产业链分析与评价,F426.2
  3. 滨海新区海洋循环经济产业选择及其产业链优化研究,F205
  4. 工业园区碳、氮、磷代谢分析,X703
  5. 关于山东省企业环境报告指南及制度的研究,X321
  6. 我国铝资源产业物质流分析,F426.32
  7. 天津空港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205
  8.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炎陵县物质代谢初步研究,Q14
  9. 澳门物质流分析及其在低碳经济中的应用,F259.27
  10. 能物流分析理论在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中的应用研究,F323.22
  11. 珠三角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X196
  12. 湖北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F127;F259.27
  13. 石化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及发展模式研究,X826
  14.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F205
  15. 湖泊流域城市经济社会系统磷代谢研究,X143
  16. 基于MFA的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研究,X22
  17.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工业园生态效率研究,F224
  18. 矿区生态工业园规划建设研究,F426.1
  19. 石油行业循环经济的联合分析,F205
  20. 基于水资源社会循环的上海市水资源实物量核算研究,TV211.1
  21. 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实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F205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国民经济管理 >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