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有限长方形柱体尾流流动及传热特性研究
作 者: 王汉封
导 师: 郑楚光;周裕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热能工程
关键词: 有限长柱体 尾流 流动结构 拟序结构 PIV 热线风速仪
分类号: TK1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采用了多种实验手段,如热线、冷线、PIV、LDV以及流动显示等,研究了一端固定于壁面一端为自由端面的有限长方形截面柱体尾流的流动结构和传热特性。实验中所主要研究的有限长柱体高宽比分别为3,5和7,柱体宽度为20mm。所有实验均在亚临界Reynolds数范围内进行,保证了实验结果与大部分文献中所报道结果的可比性。研究主要围绕有限长方形截面柱体高宽比对其后尾流结构的影响,壁面边界条件对有限长柱体尾流的影响,以及有限长方形截面柱体尾流中的传热特性等问题而展开。研究发现,有限长方形截面柱体尾流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柱体侧面所脱落的剪切流,自由端面后的下降流及柱体底部附近的上升流,这三部分流动分别形成尾流中的轴向涡,顶部涡和底部涡。上述三种涡的相互作用规律决定了有限长柱体尾流的特性。有限方形截面柱体的高宽比对其尾流有显著的影响。当H/d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尾流中除靠近自由端面的大部分区域内反对称的Kármán涡街在都占主导地位;而当H/d小于该临界值时,尾流则主要被对称的拱门形涡街所支配。顶部涡和底部涡都具有将尾流从反对称变为对称的趋势,因此,在自由端面下降流或底部上升流较强的区域内反对称涡街出现的概率会减少,而在其影响较小的区域内,反对称涡街的概率会增加。对于H/d较小的柱体,自由端面下降流和底部上升流相对较强,因此其尾流中对称涡结构占主要地位;而对于H/d相对较大的柱体,在尾流中间高度上由于上升流和下降流的影响较小,尾流以反对称涡街为主,而当靠近自由端面或底部时,反对称涡街概率有所减小。顶部涡对尾流的影响要大于底部涡的影响,并且顶部涡在尾流中衰减的较慢。边界条件对有限长柱体尾流也有显著的影响。当边界层厚度增加时,底部涡被增强,因此尾流中上升流得到加强而下降流则相对被抑制。边界变化对尾流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边界层厚度以内的尾流中,而且在超过边界层范围的尾流中也同样存在影响。随着边界层厚度的增加,反对称涡街概率在尾流下半部分有所减少而在上半部分则有所增加。相应的,尾流中Reynolds应力在下半部分有所减少而在上半部分反而增加。对有限长方形截面柱体尾流的传热特性在流向距离为x*=10的位置上进行了研究。由于尾流具有很强的三维性,在该流向位置上,周期性Kármán涡街在尾流中的影响已经相对较弱,因此其对尾流中散热的影响已经很小。由拟序结构所带来的温度脉动和热流都明显小于二维方形截面柱体尾流中的对应值。由随机脉动所带来的热流在尾流传热过程中占了主导地位。对H/d=5和7的柱体,尾流中不同高度上的传热特性明显不同。在尾流中间高度上可以观察到传热的周期性,但在此高度上由拟序结构所带来的热流仍远小于随机脉动所带来的热流。当靠近自由端面或底部时,随机脉动热流的周期性减弱,这与尾流场周期性在对应位置的减弱是一致的。而对H/d=3的柱体,尾流中传热特性在z*=2和1上是近似的。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绪论 10-24 1.1 研究背景 10-15 1.2 有限长柱体的研究现状 15-20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20-23 1.4 全文安排 23-24 2 二维柱体形状对其尾流流动与传热的影响 24-45 2.1 引言 24-25 2.2 热线风速仪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 25-30 2.3 时均速度和温度分布以及流场周期性 30-32 2.4 相平均尾流特性 32-41 2.5 拟序结构和随机脉动对时间平均统计量的贡献 41-44 2.6 本章小结 44-45 3 高宽比(H/D)对有限长方形截面柱体尾流的影响 45-77 3.1 引言 45-46 3.2 研究方法及实验条件 46-50 3.3 流动显示结果 50-53 3.4 尾流内周期性 53-56 3.5 尾流流动结构 56-75 3.6 本章小节 75-77 4 边界条件对有限长柱体尾流的影响 77-103 4.1 引言 77 4.2 实验条件及实验参数 77-80 4.3 侧向平面(X-Z 平面)内流动结构 80-87 4.4 轴向流动结构 87-101 4.5 本章小节 101-103 5 有限长方形截面柱体尾流传热特性 103-129 5.1 引言 103-104 5.2 实验方法 104-106 5.3 流场周期性和时均速度及温度分布 106-108 5.4 不同高度柱体尾流的相平均流动结果 108-116 5.5 不同高度柱体尾流的相平均温度、脉动温度及热流 116-120 5.6 不同柱体尾流中的REYNOLDS 应力和热流 120-127 5.7 本章小节 127-129 6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129-133 6.1 全文总结 129-131 6.2 研究展望 131-133 致谢 133-134 参考文献 134-141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141
|
相似论文
- 沙尘暴导致输电导线产生电晕的机理研究,TM851
- 关于静态水力旋流分离器的理论研究及仿真,TH237.5
- 舰船气泡尾流的数值模拟,U674.701
- 船用排气系统引射问题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U664.12
- 结构化表面约束流道内的磨粒群分布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TG664
- 非光滑车表汽车的空气阻力特性研究,U461.1
- 气液传质过程中Marangoni效应的PIV实验研究,TQ021.4
- 可变气门升程直喷汽油机缸内气流运动特性研究,TK411
- 透平叶片顶部泄漏流和气膜冷却混合特性研究,TK471
- 船舶尾流作用下抛石基床块石冲刷稳定性研究,U657
- 超声速后台阶湍流结构试验及其相关技术研究,V216.7
- 盐岩储气库建腔期流场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P618.13
- 微型飞行器阵风响应特性的风洞实验研究,V211.74
- 风电场输出功率预测的研究,TM614
- 燃烧室燃油喷雾场特性研究,V231.2
- 火焰筒壁面复合冷却结构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V231.1
- 风电场建模及风电场能量管理系统的设计,TM614
- 双馈异步发电机风电场等值建模研究,TM614
- 微流控芯片上电渗流与压力流的动力学特性分析,TN492
- 涡激振动的非线性振子模型研究,P756.2
- H_2D~+的核间距及尾流效应研究,P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热力工程、热机 > 热力工程理论 > 传热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