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研究

作 者: 满小静
导 师: 杨晓平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女性主义 人的解放 女性解放
分类号: C913.6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女性是人类的母亲,女性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妇女问题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政治或者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是妇女运动关注的问题,而且是人类和谐协调发展的问题;不仅涉及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法律方面的权利问题,而且还关系着人类生存境况的解决。妇女问题的解决也是衡量人类文明的指示器,政治和经济的解放不等于女性的解放、女性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女性主义的研究。女性主义理论体系目前正在建构中还不能称其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与他者相比,她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重新认识世界的方法,展现出了以女性文化视角打破男性单一文化视角的自觉追求,不但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具有变革意义而且也具有崭新视野的开拓意义。同样,女性问题的研究也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纵观当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女性问题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课题。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受到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重视,但通常是以一般介绍为主,专题研究较少,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最终导致很多人甚至对女性主义只是一知半解的知道,只知道女性主义主要就是女权主义,其余的都不是很清楚明白。本文采用文献法、比较综合、归纳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的各个方面知识的梳理,使女性主义理论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齐全的理论体系,另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也做了一个比较完整、齐全的梳理,使这一理论,不是零散的分散在多个著作,也形成了一个更加完备的体系,使读者对它的发展脉络有一个较全面丰富的了解,这对于我国当前对待妇女问题上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论外,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女性主义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包括西方女性问题的历史渊源、女性主义的概念及其与女性学之间的关系、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包括女性主义的几次运动和主要流派,使读者能够沿着一条很清晰的线,看到女性主义的发展脉络,及其相关知识,从而引出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主要对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分析,包括概念、背景及发展阶段。第三部分主要对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得出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第四部分对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当今的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探讨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以及妇女解放途径时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中的局限性和价值,从而使女性解放这条道路更加的平坦。第五部分得出整篇文章的目的也就是女性解放,在这部分通过对女性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女性解放与政治解放这两部分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女性解放是人的解放的根本尺度,女性得不到解放,全人类的解放也无法实现,然而女性要想实现真正的解放必须得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必须得超越政治解放,真正的女性解放必须是人类解放。第六部分对写作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进行了研究。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2
一、女性主义概述  12-19
  (一) 西方女性问题的历史渊源  12-13
  (二) 女性主义理论  13-19
    1. 相关概念  13-15
    2. 女性主义发展历程  15-19
二、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概述  19-23
  (一) 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19-20
  (二) 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  20-23
    1. 社会政治氛围的自由、开放  20
    2. 女性主义运动的结果  20-21
    3. 女性主义理论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  21-22
    4. 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  22-23
三、经典著作中马克思主义对有关妇女问题的理论阐述  23-29
  (一) 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与女性问题的产生  23-25
    1. 两种生产理论  23-24
    2. 两种生产理论的不平衡与女性问题的产生  24-25
  (二) "阶级"作为基本的分析范畴  25-27
    1. 私有制是父权制取代母权制的直接动因  25-26
    2. 私有制导致了父权制家长制的建立  26
    3. 私有制是一夫一妻制家庭建立的基础  26-27
  (三) 女性劳动的边缘化  27-29
    1. 妇女劳动成了廉价的劳动  28
    2. 妇女成为劳动后备军  28-29
四、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妇女问题的探讨  29-34
  (一) 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生产理论的探讨  29-32
    1. 从妇女与工作的角度出发,探讨妇女的家务劳动  30
    2. 从资本主义和父权制出发,探讨物质生产与再生产中的妇女  30-32
  (二) 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异化理论的探讨  32-33
    1. 家务劳动是否是异化劳动  32
    2. 异化是居于性别之间的体验  32-33
  (三) 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性别分工的探讨  33-34
五、女性解放  34-40
  (一) 女性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  35-37
    1. 人的全面发展  35-36
    2. 从女性解放的角度,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6-37
  (二) 女性解放与政治解放  37-40
    1. 政治解放对于女性解放的意义  37-39
    2. 女性解放必须超越政治解放  39-40
六、探究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  40-43
  (一) 理论意义  40-41
  (二) 实际意义  41-43
致谢  43-44
参考文献  44-46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4.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5. 范达娜·席瓦的发展伦理观研究,B82-0
  6.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7.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8.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研究,A841
  9. 薇尔·普鲁姆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评析,B82-05
  10.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G641
  11. 威廉·莱斯生态批判理论诠解,X2
  12. 论当代中国大学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传统,G641
  13. “灌输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G641
  14. 斯坦贝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研究,I712.074
  15. 女性主义视角下《恩惠》的主题解读,I712.074
  16. 杨之华早期妇女解放思想研究,D442.9
  17. 哈尔滨解放区民事权利的法律实践,D929
  18. 《紫色》中的妇女主义研究,I712.074
  19. 从文学到革命—丁玲《北斗》、《解放日报》文艺栏时期心态研究,I206.6
  20.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05
  21. 从《苔丝》看哈代的历史书写,I561.074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妇女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