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李大钊宪政思想探析

作 者: 李润
导 师: 王德志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李大钊 宪政 宪法 议会
分类号: D2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宪政思想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时间较晚,但是它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近代中国政治变动的内在动力。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近代时期是最汹涌澎湃的阶段,这一历史时期涌现出许多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李大钊正是集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一身的伟大人物,他的宪政思想也反映了中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宪政思潮。虽然李大钊的一生只有38年,但是他经历了辛亥革命、清王朝的陨殁、五四运动、国共合作等一系列的重要历史事件,因此他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认识既有深度也有广度。李大钊是一位理性的爱国者,一直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研究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宪政制度,想要为困顿的中国寻求最佳的政治路线。李大钊的宪政思想阶段性十分明显,他早期信奉资产阶级革命的改良主义后来信奉了资产阶级革命主义,他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与亲身实践;后期他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奉献出一切。中国革命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几十年中发展迅速,社会的各种思潮不断涌现,李大钊的宪政思想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他的思想都是向着正确的历史方向发展。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文章对李大钊的生平进行了介绍,从他童年少年的成长经历,再到留学日本的期间的各项活动,以及回国以后在北京大学的任教和生活。第二部分,他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此时他主张学习英国宪政制度,对中国的议会制度、议员选举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他既是宪政制度的支持者,也是一名反孔斗士,对孔教入宪的封建礼教进行了坚决的批判。他还对地方权力与国家权力的划分有着深刻的见解,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提出单一制、联邦制的提议;在政党思想上,他经历了反对政党竞争到赞同政党竞争的发展阶段。第三部分,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李大钊逐渐的成为共产主义者,他研究社会主义理论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因此产生了他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但实际上是自由主义宪政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宪政思想的争论,这次论战在中国及其广泛的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对于好人政府主义从最初的支持到后来的反对,是根据中国社会客观形势的变化做出的正确决定。李大钊的自由思想包括有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与政治自由;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平等观点以“平民主义”和男女平等思想为主要内容。李大钊的宪政思想是一步步发展,超越过层层阻碍最终站在历史发展的最前端,成为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与马克思主义者。第四部分,文章介绍了的李大钊宪政思想的渊源,他的宪政思想不断发展有着不同的文化与教育影响,他从童年到少年都是接受旧式教育,有着很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李大钊受到民国初年宪政思潮的影响,十分推崇英国的宪政制度。他在青年时期留学日本,学习了日本的宪政制度和政治思想。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他终于发现中国革命的新出路,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引言  12-17
第一章 李大钊生平  17-20
  一、童年与少年时代  17
  二、留学日本  17-18
  三、北京大学的生活  18-20
第二章 俄国十月革命之前的宪政思想  20-35
  一、议会思想  20-23
    (一) 关于议会制度  20-22
    (二) 关于议员选举  22-23
  二、制宪思想  23-27
    (一) 孔教入宪的斗争  24-25
    (二) 制宪权的争论  25-27
  三、国家结构的设想  27-31
    (一) 对于单一制国家的设想  27-29
    (二) 对于联邦制国家的设想  29-31
  四、政党思想  31-35
    (一) 对"党私"的忧患  31-32
    (二) 对"政治对抗力"的期盼  32-35
第三章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宪政思想  35-45
  一、马克思主义宪政观与自由主义宪政观之争  35-38
    (一) 《新青年》阵地的分化  36
    (二) "问题"与"主义"的辩论  36-38
  二、"好人政府"与工农联盟思想的碰撞  38-40
    (一) 好人政府的提出  38-39
    (二) 工农联盟思想  39-40
  三、自由思想  40-42
    (一) 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  40-41
    (二) 关于政治自由  41-42
  四、平等思想  42-45
    (一) "平民主义"的平等观  42-43
    (二) 男女平等的思想  43-45
第四章 李大钊宪政思想的渊源  45-55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45-49
    (一) 中国文化中民本主义  46-47
    (二) 中国传统治国思想  47-49
  二、英国宪政制度的影响  49-51
    (一) 英国议会制度的影响  49-51
    (二) 不成文宪法的影响  51
  三、日本宪政文化的影响  51-52
  四、苏俄的社会主义思想影响  52-55
结语  55-57
参考文献  57-60
致谢  60-61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1

相似论文

  1. 增量利益说视域下经济宪政的价值指涉研究,D922.29
  2. 论健康权的宪法保护,D921
  3. 孙中山、毛泽东宪政思想比较研究,D693.0;A841.6
  4. 论领导干部的行宪能力,C933.2
  5. 马克思、恩格斯宪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911
  6. 论我国公民隐私权的宪法保障,D921
  7. 基本人权原则在中国宪法中的嬗变,D921
  8. 北美殖民地时期弗吉尼亚议会制度研究,K712.3
  9. 宪政维度下的农村“空挂户”问题研究,D422.6
  10. 对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审视,DD911
  11. 美国违宪审查中的宪法解释方法,DD911
  12. 我国宪法监督权的重构,D921
  13. 基督教文化与西方宪政精神,D911
  14. 宪法法院管辖权研究,D921
  15. 地方人大在中国议会外交中的定位与作用,D624
  16. 哈耶克的国家观研究,D095.61
  17. 李大钊人生哲学研究,D231
  18. 构建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宪政思考,F812.2
  19. 欧盟“双重民主赤字”问题与成员国议会在欧盟决策中的参与,F15
  20.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评析,K269.5
  21. 黄群宪政实践研究,K25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