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聚合物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研究

作 者: 聂海
导 师: 张波
学 校: 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
关键词: 聚合物半导体 发光二极管 聚合物/小分子异质结 掺杂 杂质陷阱效应
分类号: TN312.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7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目前已成为平板显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信息显示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色彩丰富、低耗能、绿色环保、轻便甚至可卷曲的显示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由于其低压驱动、高效发光、色彩丰富、响应快、视野宽及易于实现超薄轻便等优点,正迎合了这一要求,它必将成为信息时代一种理想显示技术。但其效率低、寿命短、性能不稳定等缺点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当今研究主要集中在大量开发高发光效率、物理性质稳定的有机发光材料和载流子输运材料,改进器件结构等方面。理论上,深入研究其发光机理,弄清其微观物理过程是很迫切的任务。本论文以提高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效率与稳定性为目的,从材料制备、器件结构以及基本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总结如下:1)从分子设计和材料设计的思想出发,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电荷传输聚合物。以18—冠—6为相转移催化剂以邻二氯苯为溶剂由N,N′-二苯基联苯二胺与对卤烷基苯进行Ullmann反应制得单体N,N′-二(4-烷基苯)-N,N′-二苯基联苯二胺(烷基-TPD),然后以氯苯为溶剂SnCl4或AlCl3作催化剂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和1,4-双卤甲基苯(BCB),9,10-双卤甲基蒽(BCA)进行缩聚反应,将TPD结构单元引入到聚合物的主链。采用循环伏安(CV)法结合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研究了聚合物TPD(PTPD)的能带结构,研究发现,聚合前后TPD的能带结构没有太大的改变。测定了聚合物TPD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发现所有聚合物TPD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远高于小分子TPD,最高可达248℃。因此,这些电荷传输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制备高稳定性的发光二极管方面具有优势。2)设计和制备了新型的发光二极管。采用的方法是在聚合物和有机小分子组成的异质结器件中掺杂。异质结的基本结构为PTPD/Alq3,掺杂剂选用红色高效荧光染料Rubrene和DCJTB。考察了器件的效率与稳定性。实验表明,当空穴传输层(HTL)的电子传输层(ETL)同时掺杂Rubrene时,器件电致发光的量子效率为1.47%大约是未掺杂器件0.74%的两倍;当空穴传输层(HTL)掺杂Rubren而电子传输层(ETL)掺杂DCJTB时,器件的量子效率是大约是未掺杂器件三倍;掺杂器件的稳定性显著高于未掺杂器件,其中双层掺杂不同的掺杂剂器件为最高,所有用PTPD作为HTL材料的器件稳定性均高于用TPD作为HTL材料的参考器件的稳定性。3)提出了聚合物/有机小分子异质结掺杂器件的发射机制。实验表明:其电致发光出现主体发光与客体发光互换现象,掺入的染料由客发光体变成了主发光体。基于电致发光(EL)光谱,我们认为载流子复合机制为载流子陷阱和F(?)rster能量转换过程的共同作用。另外,提出了发光二极管稳定性改善的机理,认为器件的稳定性与主体分子和掺杂分子激子的单重态(S1)和三重态(T1)活性、材料的电化学稳定性有密切关系。4)建立了聚合物掺杂有机小分子发光二极管杂质陷阱模型。在新型空穴传输聚合物聚TPD(PTPD)中掺杂电子传输有机小分子荧光染料Rubrene制成单层薄膜器件。考察了不同掺杂浓度以及不同薄膜厚度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存在杂质陷阱效应。基于固体中双注入理论,假设杂质陷阱限制在分立能级上,通过求解泊松方程,得到了掺杂器件J~V特性解析模型。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一致。从该陷阱模型得出如下结论:掺杂主要引起器件中有机层的有效载流子迁移率的改变,对应的是掺杂浓度越大,载流子的有效迁移率越小,从而,在相同偏压下,电流越小;同时,J~V特性曲线对分立陷阱能量水平比陷阱密度更敏感。另外,考察了影响聚合物掺杂小分子薄膜器件发光性能的因素。实验表明,通过在器件中掺杂,能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也可以控制所发光的颜色。发光效率在较低掺杂浓度下,随掺杂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而在高掺杂下,器件的发光效率反而下降,因此,存在一个最佳的掺杂浓度。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3
第一章 绪论  13-44
  1.1 引言  13-14
  1.2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18
  1.3 聚合物半导体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  18-32
    1.3.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使用的主要材料  18-21
    1.3.2 聚合物半导体电致发光材料  21-22
    1.3.3 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能带结构  22-25
    1.3.4 聚合物电致发光二极管(PLED)的基本结构  25-27
    1.3.5 聚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27-29
    1.3.6 器件性能的表征  29-32
  1.4 聚合物半导体二极管电致发光基本理论  32-41
    1.4.1 聚合物/有机电致和光致发光机理  32-36
    1.4.2 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薄膜器件的基本物理过程  36-41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本文研究的内容  41-44
    1.5.1 目前存在的问题  41-42
    1.5.2 本文研究的内容  42-44
第二章 三芳胺聚合物(PTPD)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44-57
  2.1 引言  44-46
  2.2 三芳胺聚合物空穴传输材料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46-50
    2.2.1 合成原理  46-47
    2.2.2 合成实验  47-48
    2.2.3 结果与讨论  48-49
    2.2.4 结构表征  49-50
  2.3 三芳胺聚合物(PTPD)性能表征  50-56
    2.3.1 三芳胺聚合物(PTPD)能带结构  50-56
    2.3.2 三芳胺聚合物(PTPD)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56
  2.4 本章小结  56-57
第三章 聚合物单层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及载流子的注入与复合  57-68
  3.1 引言  57-58
  3.2 聚合物TPD单层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  58-61
    3.2.1 器件的制作与性能测试  58-59
    3.2.2 聚TPD器件的发光性能  59-61
  3.3 聚合物单层发光二极管载流子的注入与复合  61-66
    3.3.1 理论计算  61-64
    3.3.2 结果与讨论  64-66
  3.4 本章小结  66-68
第四章 聚合物/小分子异质结电致发光二极管及其稳定性  68-80
  4.1 引言  68-69
  4.2 聚合物/小分子异质结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电致发光  69-75
    4.2.1 器件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69-70
    4.2.2 器件的光电特性  70-72
    4.2.3 PTPD/Alq_3异质结的电场对载流子复合区域的影响  72-75
  4.3 聚合物/小分子异质结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稳定性  75-78
    4.3.1 影响发光二极管稳定性的因素  75-77
    4.3.2 PTPD/Alq_3异质结电致发光二极管的稳定性  77-78
  4.4 本章小结  78-80
第五章 聚合物/有机小分子异质结掺杂型发光二极管及其发射机制  80-96
  5.1 引言  80-81
  5.2 聚合物掺杂有机小分子薄膜中的发光  81-87
    5.2.1 聚合物掺杂有机小分子薄膜中的发光机理  81-85
    5.2.2 有机掺杂发光材料的选择  85-87
  5.3 聚合物/小分子异质结掺杂器件的电致发光  87-95
    5.3.1 器件的结构与制备  87-88
    5.3.2 器件的光电性能  88-89
    5.3.3 聚合物/小分子异质结掺杂器件的发射机制  89-93
    5.3.4 聚合物/小分子异质结掺杂器件的稳定性  93-95
  5.4 本章小结  95-96
第六章 聚合物掺杂有机小分子发光二极管及其杂质陷阱模型  96-114
  6.1 引言  96-97
  6.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J—V模型  97-99
  6.3 聚合物掺杂有机小分子器件的杂质陷阱模型  99-105
    6.3.1 理论推导  99-102
    6.3.2 实验方法  102-103
    6.3.3 结果与讨论  103-105
  6.4 聚合物掺杂有机小分子器件的发光  105-112
    6.4.1 电致发光(EL)机理  106-107
    6.4.2 光致发光(PL)机理  107-110
    6.4.3 影响器件发光性能的因素  110-112
  6.5 本章小结  112-114
第七章 总结  114-117
致谢  117-118
参考文献  118-131
个人简历、攻博期间科研情况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131-132

相似论文

  1. 钛酸盐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分解水性能,O643.36
  2. 稀土元素掺杂Ca3Co4O9与A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TQ174.1
  3. 静电纺丝法制备TiO2及其光催化行为的研究,O614.411
  4. 钛酸钡基NTC热敏陶瓷电阻的制备与研究,TQ174.1
  5. 掺杂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O643.36
  6. Bi、N共掺杂TiO2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O614.411
  7. 功能化纳米二氧化钛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TB383.1
  8. 有序多孔TiO2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383.2
  9. 一维纳米TiO2的制备及染料废水脱色研究,TB383.1
  10. 光环境调控对水稻幼苗和黑豆芽苗菜生长发育的影响,S511
  11. 锂离子层状正极材料LiMO2(M=Co,Ni,Mn)的第一性原理的研究,TM912
  12. 铁、镧掺杂纳米TiO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O614.411
  13. 石墨烯制备及其缺陷研究,O613.71
  14. 基片参数对微带带通滤波器传输特性影响研究,TN713.5
  15. 多维电荷传输基团修饰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电特性,O627.8
  16. 近紫外光激发下白光发射的镝掺杂七铝酸十二钙粉体制备及光学特性研究,O482.3
  17. ZnO掺杂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O614.241
  18. Tm和Dy掺杂的YSZ涂层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TG174.442
  19. TiO2光催化剂的掺杂改性及应用,O643.36
  20. 低温快烧结晶釉的制备与性能,TQ174.65
  21. 纳米多孔玻璃基复合发光材料的研究,TB383.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半导体技术 > 半导体二极管 > 二极管:按结构和性能分 > 发光二极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