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承先锋之锐 拓回归之新

作 者: 雷兴明
导 师: 姚恒璐
学 校: 中央音乐学院
专 业: 作品分析
关键词: 二十世纪音乐 先锋派 回归潮流 综合艺术 集合思维 技法分析
分类号: J61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0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波兰当代作曲家潘德列茨基的第一、二、三、四交响曲。首先,笔者把兴趣点着眼于作曲家对其音乐创作的同一体裁下不同风格的演变;其次,结合作曲家创作风格转变的客观事实,力图通过这一涵盖前后两种不同风格的同一体裁的作品研究来揭示这种转变的技术实质和审美因素。文章的切入点是四部交响曲的作曲技术问题,一方面是学习作曲家通过自己的创作语言来建构交响曲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结合二十世纪末以来现代音乐回归大潮来观察潘德列茨基这四部交响曲的先锋与回归的关系及其回归的意义和创新之所在。因目前国内外涉及对潘德列茨基交响曲全面技术研究的文章或论著为数很少,国内尚属空白。文章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的分析涵盖了结构、织体、主题与旋律的构造和发展、集合与动机、和声运用、配器与音色等领域,技术分析更多侧重于作曲家独到的处理,与作品艺术表现密切相关的点,或与论文的主旨相附和的、与回归因素相关联的传统技法的创新运用等。其中第一到第四章是侧重于分别对四部交响曲的结构和围绕结构问题的相关方面的论述,包括每部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全曲整体结构和曲式归属定性问题、有关体裁的运用与说明、各个次级层次的局部结构关系、与各级结构密切相关的调性因素、主题材料的运用与贯穿方法、音色-音响调配逻辑(《第一交响曲》)等,结构的论述与围绕结构而引出的诸多方面因素,将为后面进一步的各项音乐语言的阐明而奠定基础。第五章是对四部交响曲主要音乐语言运用的概括总结,包括音高体系及其思维模式,这里有集合音程思维及其扩展延伸运用、与回归性有更多联系的调式音阶思维、与作曲家早期先锋派“音色-音响音乐”有更多联系的纵向音块思维等;还包括主题材料共性特征与主要发展手法;和声运用的主要方面;个性化的织体手法以及管弦乐运用方面的特殊手段等,所以这一章是对涉及结构因素的各项其它技术的分析。第六章是文章的结论部分,是在前面各项技术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命题进行的概括总结。围绕“承前、启后和发展”的线索,总结了《第一交响曲》的过渡性,四部交响曲中共同存在的回归性因素,以及回归之后的螺旋式新发展。潘德列茨基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之后一改自己开拓并热衷的先锋技术而走向新浪漫主义,文章力图通过对四部交响曲的作曲技术分析,再结合音乐发展的大潮和作曲家本人思想的变化、艺术审美趋向的调整等方面来说明这种回归的动力和必然性。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2-4
Summary  4-11
导论  11-15
  一、论文写作背景  11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3
  三、作曲家的主要生平简述  13-15
第一章、承前————《第一交响曲》创作技术研究  15-32
  第一节、创作背景  15
  第二节、乐队编制及其特点  15-17
  第三节、整体结构原则概述  17-24
    一、分章结构  19-22
    二、乐章间材料关系及其结构意义  22-24
  第四节、音高体系  24-26
    一、半音化音高  24
    二、微分音音高  24
    三、非确定性音高  24-26
  第五节、偶然音乐技法  26-32
    一、不确定性因素  27-28
    二、偶然音乐的普遍性  28
    三、《第一交响曲》偶然音乐技法概况  28-32
第二章、启后————《第二交响曲》创作技术研究  32-43
  第一节、创作背景  32
  第二节、乐队编制及其特点  32-33
  第三节、整体结构原则概述  33-38
    一、再现性结构原则  34-36
    二、奏鸣性结构原则  36-37
    三、速度的结构力因素及其作用  37-38
  第四节、调性布局的主要暗示手法  38-40
    一、围绕~#f 的f、~be 调性中心布局特点  38-39
    二、调性中心布局的集合性思维  39-40
  第五节、主题构造、贯穿发展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40-43
    一、主要主题的特征  40-42
    二、主要主题的贯穿发展及其对结构的影响  42-43
第三章、发展(一)————《第三交响曲》创作技术研究  43-58
  第一节、创作背景  43
  第二节、乐队编制及其特点  43-44
  第三节、整体结构原则概述  44-54
    一、全曲总体结构概览  44-45
    二、各乐章内部结构探微  45-54
  第四节、调性布局的主要暗示手法  54-58
    一、各乐章调性特点  54-57
    二、全曲整体调性布局  57-58
第四章、发展(二)————《第四交响曲》创作技术研究  58-81
  第一节、创作背景  58
  第二节、乐队编制及其特点  58-59
  第三节、整体结构原则概述  59-64
    一、集中对称五部曲式  59-62
    二、附生性奏鸣原则的体现  62-64
  第四节、调性布局的主要暗示手法  64-69
    一、三点说明  65-67
    二、主要持续音和骨干低音的分布规律及其结构和调性意义  67-69
  第五节、主题构造、贯穿发展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69-81
    一、a,b 两个材料细胞的初现姿态及在全曲的横向贯穿  69-72
    二、主要主题和旋律声部的材料构成、贯穿规律及其对结构的影响  72-81
第五章、四部交响曲主要音乐语言运用的概括总结  81-140
  第一节、音高体系思维探观  81-99
    一、集合音程思维  81-91
    二、调式音阶思维  91-97
    三、纵向音块思维  97-99
  第二节、主题特征与材料发展手法  99-104
    一、主题形态的共性特征  99-102
    二、主题构造的一般规律  102-103
    三、主题与动机贯穿的普遍性手法  103-104
  第三节、主要和声手法  104-119
    一、持续音与流动声部之间关键部位的小二度和三全音运用  105-106
    二、持续与平行状态的音程与和弦  106-112
    三、和弦的纵向结构及其横向序进  112-119
  第四节、主要织体手法  119-135
    一、多音层结构  119-120
    二、斜形结构  120-123
    三、弧形结构  123-124
    四、网状结构  124-125
    五、同一片段内各声部音组的自由重复  125-126
    六、同一和弦或单音的多样化处理  126-128
    七、营造高潮的织体布局  128-129
    八、复调织体  129-134
    九、节奏、节拍主要特点  134-135
  第五节、主要管弦乐手法运用  135-140
    一、《第一交响曲》配器手法要点概览  135-138
    二、富有结构意义的音色手法  138-140
第六章、承前、启后与发展  140-151
  第一节、第一交响曲的桥梁作用  140-142
    一、音块技术的贯穿与渗透  140-141
    二、织体语言的影响与运用  141-142
  第二节、四部交响曲中的回归因素  142-145
    一、曲式结构与体裁  142-143
    二、调性与和声  143
    三、主题材料及其发展  143-145
  第三节、四部交响曲中的新发展  145-146
  第四节、回归潮流与综合艺术——总结与评价  146-151
附录一:第二交响曲综合结构图表  151-152
附录二:第四交响曲综合结构图表  152-153
附录三:注释  153-155
附录四:潘德列茨基主要作品目录  155-158
附录五:主要参考文献  158-160
后记  160-161

相似论文

  1. 面对“技术”的先锋写作,I207.42
  2. 李斯特交响诗研究,J605
  3. 从《大提琴与乐队》透视费尔德曼的创作艺术,J622.3
  4. 二十世纪中国音乐传媒技术,J609.2
  5. 话剧主题立意研究,J824
  6. 埃里克·萨蒂之钢琴音乐探究及演绎,J624.1
  7.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声风格分析研究,J622.1
  8. 于尔根·刚泽尔的手风琴作品《意想曲》分析研究,J624.3
  9. 基于精神建构序列分析的西蜀园林研究,TU986
  10. 黎英海歌曲选集,J605
  11. 穆索尔斯基艺术歌曲套曲《死之歌舞》研究,J605
  12. 美国二十世纪现代音乐创作,J609.712
  13. 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第二号长笛与钢琴奏鸣曲》的演奏实践探析,J621
  14. 译著《音乐学与表演》及其书评,J604.6
  15. 《红楼梦》的影视剧改编,I207.3
  16. 青主古诗词艺术歌曲研究,J605
  17. 后现代混合媒体艺术的美学现象及解读方式,J01
  18. MTV的艺术魅力——对音乐美学的发展与贡献,J604
  19. 诱人的声音 宇宙的情感,J624.1
  20. 西方先锋派音乐不确定性特征的美学研究,J601
  21. 现代大提琴演奏艺术初探,J622.3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 > 作曲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