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氯化聚丙烯溶液性质和超声降解动力学的研究

作 者: 唐四叶
导 师: 刘大壮;王键吉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化学工艺
关键词: 氯化聚丙烯 分子量 密度 粘度 体积性质 溶解度 溶解度参数 相互作用参数 超声降解 动力学方程
分类号: O63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0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聚丙烯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一般涂料树脂对聚丙烯附着力很差,而氯化聚丙烯对聚丙烯具有优良的附着力,因此,聚丙烯的广泛应用就成为研究氯化聚丙烯的推动力。本文针对氯化聚丙烯理论研究欠缺的薄弱环节,对氯化聚丙烯在溶液中的体积性质粘度性质、溶解度参数等热力学性质及超声降解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前景。用沉淀分级方法对氯含量为30%的氯化聚丙烯进行分级,得到5种窄分子量的级分,测定了氯化聚丙烯的不同级分与不同溶剂组成的二元混合物溶液的密度,在溶剂一定、浓度一定、温度一定时,不同级分氯化聚丙烯溶液的密度是相同的,不受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氯化聚丙烯链节在溶液中的表观摩尔体积、标准偏摩尔体积和偏摩尔体积,并与溶剂分子的体积进行对比,确定了氯化聚丙烯链节的组成为丙烯二聚体为母体,表达式为C6H11Cl。为Flory-Huggins晶格理论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数据。实验测定了298.15K、308.15K和318.15K温度下,氯化聚丙烯与甲苯、四氢呋喃、氯仿、四氯化碳、二甲苯和丁酮组成的二元混合物6种浓度的密度。该系列数据为氯化聚丙烯工程设计和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用乌氏粘度计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浓度在10%以下6种氯化聚丙烯溶液的粘度,证明所考察的氯化聚丙烯溶液均为牛顿流体。考察了浓度、温度和分子量对溶液粘度的影响,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确定了模型参数。计算了实验温度范围内氯化聚丙烯溶液的流动活化能。为工程设计中混合和流动条件的选取提供了依据,为溶液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分别对五种浓度氯化聚丙烯甲苯溶液进行超声辐照,得到了低分子量的氯化聚丙烯。降解前后氯化聚丙烯分子结构、氯含量及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均没有发生改变,氯化聚丙烯分子断裂位置在C-C键。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降解后氯化聚丙烯的分子量和特性粘数,发现文献中的Mark-Houwink方程[η]=0.017M0.6919也适用于超声降解后的氯化聚丙烯,扩大了该方程的使用范围。测定了超声降解得到的不同分子量的氯化聚丙烯的相对溶解度。进而提出了一个判断氯化聚丙烯可溶溶剂与不可溶溶剂的溶解度新标准:相对溶解度增加的溶剂为可溶溶剂;分子量降低后溶解度不变的溶剂为不可溶溶剂。对于氯化聚丙烯来说,这种判别方法所得结果与客观事实及Flory-Huggins高分子溶液理论和Hansen、Lieberman、Funasaka所用标准的结果是一致的。依据本文提出的新标准,计算了氯化聚丙烯的三维溶解度参数,并用浊度法进行了验证。从热力学角度详细讨论了温度、聚合物浓度和聚合物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对聚合物溶解过程的影响。氯化聚丙烯三维溶解度参数的确定为氯化聚丙烯热力学数据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氯化聚丙烯的溶剂选择提供了依据。用数据拟合方法求取了超声降解动力学方程中的极限分子量和速率常数,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考察了常用超声降解动力学方程对氯化聚丙烯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发现处理结果并不满意,于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聚合物超声降解二级动力学方程式,1/(Mt-Mlim)-1/(Mo-Mlim)=kt,氯化聚丙烯甲苯溶液的超声降解服从该动力学方程。详细考察了浓度对氯化聚丙烯降解反应速率常数和极限分子量的影响。该方程为聚合物超声降解动力学作了新的补充。用收集到的41组聚合物超声降解文献数据验证了常用和新提出的动力学方程的普适性,发现所有数据均可用一级或新提出的二级动力学方程处理,进而对聚合物超声降解动力学进行了归纳,得出了一般化的表达式:-dMt/dt=k(Mt-Mlim)n,n=1或=2。认为超声降解动力学可以用统一的GPLE方程式表示。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12
第一章 绪论  12-19
  1.1 聚丙烯树脂及其表面涂饰  12-13
  1.2 氯化聚丙烯工业生产的发展概况  13
  1.3 氯化聚丙烯的结构和性能  13-16
  1.4 氯化聚丙烯附着机理  16-17
  1.5 氯化聚丙烯的接枝改性  17-18
  1.6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18-19
第二章 制备不同分子量氯化聚丙烯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原理  19-25
  2.1 聚合物的分级原理  19-21
  2.2 超声波在聚合物降解中的应用  21-23
  2.3 影响超声降解的主要因素  23-25
第三章 实验方法  25-35
  3.1 主要原料和化学试剂及仪器  25
  3.2 氯化聚丙烯的表征  25-29
  3.3 聚合物溶解性能  29-33
  3.4 涂膜性能测试  33-34
  3.5 超声辐照氯化聚丙烯甲苯溶液  34-35
第四章 氯化聚丙烯及其分级样品和超声辐照产物的表征  35-43
  4.1 氯化聚丙烯原料的表征  35-36
  4.2 氯化聚丙烯分级样品的表征  36
  4.3 氯化聚丙烯超声辐照样品的表征  36-40
  4.4 Mark-Houwink方程的校核  40-41
  4.5 本章小结  41-43
第五章 氯化聚丙烯溶液的体积性质  43-67
  5.1 前言  43-44
  5.2 分级氯化聚丙烯甲苯和丁酮溶液的密度  44-46
  5.3 氯化聚丙烯与不同溶剂组成的二元混合物的密度  46-56
  5.4 氯化聚丙烯在不同溶剂中的体积  56-66
  5.5 本章小结  66-67
第六章 氯化聚丙烯溶液的粘度性质  67-88
  6.1 牛顿流体的验证  67-75
  6.2 乌氏粘度计与旋转粘度计测定结果的对比  75-79
  6.3 粘度随浓度的变化  79-82
  6.4 粘度随温度的变化  82
  6.5 由旋转粘度计测定的粘度估算分子量  82-87
  6.6 本章小结  87-88
第七章 氯化聚丙烯的三维溶解度参数  88-104
  7.1 溶解度参数概述  88
  7.2 三维溶度参数求取方法  88-89
  7.3 判别聚合物可溶和不可溶溶剂的方法  89-91
  7.4 溶解度判别标准的热力学分析  91-93
  7.5 不同聚合度氯化聚丙烯的相对溶解度  93-97
  7.6 氯化聚丙烯的一维溶解度参数  97-98
  7.7 氯化聚丙烯的三维溶解度参数  98-99
  7.8 本实验对溶解判断的标准与其他标准的比较  99-101
  7.9 氯化聚丙烯与各种溶剂的相互作用参数  101
  7.10 关于氯化聚丙烯相对溶解度的讨论  101-102
  7.11 本章小结  102-104
第八章 氯化聚丙烯甲苯溶液超声辐照下的力化学降解  104-123
  8.1 超声降解动力学概述  104-106
  8.2 超声降解实验  106-108
  8.3 超声降解的条件实验  108-110
  8.4 实验结果及拟合优劣评价方法  110-111
  8.5 常用动力学方程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  111-112
  8.6 新动力学方程式的提出  112-114
  8.7 降解速度常数和极限分子量随浓度的变化规律  114
  8.8 氯化聚丙烯甲苯溶液超声辐照降解机理  114-115
  8.9 聚合物超声降解动力学一般式  115-121
  8.10 本章小结  121-123
第九章 结论和下步打算  123-125
  9.1 结论  123-124
  9.2 下步打算  124-125
参考文献  125-135
附录  135-138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138-139
致谢  139

相似论文

  1. 刚体系统非定点碰撞运动学与动力学研究,O313.3
  2. 交叉杆型并联机床运动学及Kane动力学研究,TH113
  3. 絮凝细菌对好氧污泥颗粒化影响的研究,X703.1
  4. 高压脉冲电场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及结构作用研究,TS205
  5. 磁化等离子体中的微观不稳定性及湍流理论研究,TL612
  6. γ=3等熵气体动力学方程组Cauchy问题弱熵解的正则性,O411.1
  7. 杂色云芝和杂色云芝漆酶对环境污染物降的初步研究,X172
  8. Mn-Cu/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低温催化氧化NO的实验研究,O643.3
  9. 基于DSP的液压挖掘机机械臂操控系统设计,TU621
  10. 活性炭纤维脱硫与超声改性研究,X701.3
  11. 弹性杆拟动力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的研究,O343
  12. 弹性杆模型方程的数值谱方法,O241.8
  13. 机械式矿用挖掘机工作装置动态特性研究,TD422.2
  14. 过氧化氢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难降解废水技术的研究,X703
  15. 混凝土动力强度与静力强度的关系探讨,TU528
  16. 超声波/芬顿试剂氧化分解水中有机染料的研究,X703.1
  17. 某新型坦克驾驶模拟训练系统视景仿真设计与研发,TJ811
  18. 相对转动动力学系统的周期解与混沌运动研究,O175
  19. 两类非线性发展方程的适定性及其无穷维动力系统,O175.2
  20. 超声降解造纸黑液的研究,X793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高分子化学(高聚物) > 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物理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